第24版:乌克兰乱局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俄军部分撤离乌边境地区
2014年04月0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俄军部分撤离乌边境地区
  当地时间3月31日,克里米亚,一批俄罗斯坦克被装载到货运火车上。CFP供图
  3月31日,在克里米亚首府辛菲罗波尔,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左)与克里米亚总理谢尔盖·阿克肖诺夫会见。
  4月1日,克里米亚塞瓦斯托波尔,俄“特朗图尔”(Tarantul)级轻巡洋舰停泊在塞瓦斯托波尔港。              CFP供图



乌议会通过法案,允许外国武装力量在境内参加联合军演
  俄罗斯方面3月31日说,俄军一个营的士兵已经开始撤离靠近乌克兰的边境地区。这一消息得到乌克兰方面证实。
  只是,乌克兰当局对俄军在边境地区的部队集结依然表达担忧,乌克兰议会4月1日通过法案,允许外国武装力量进入乌克兰境内参加演习。

俄乌暂没有外交会面打算
  俄罗斯多家通讯社援引国防部声明报道,中央军区第15摩托化步兵旅的一个营在罗斯托夫的一处训练场完成演习任务,开始撤往位于伏尔加地区萨马拉的常驻营地。
  乌克兰武装部队司令部副参谋长亚历山大·罗兹马兹宁向美联社记者证实,俄军部署在边境附近的军队人数确实有所减少。
  3月30日,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与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在法国巴黎会面,讨论给乌克兰危机“降温”的办法。克里着力敦促俄军从乌俄边境地区撤回。  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美国政府官员告诉记者,拉夫罗夫曾向克里保证,俄军的一部分将撤回。
  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的办公室3月31日证实,普京当天给默克尔打电话,通知德方,部分俄军将从乌俄边境地区撤回。
  俄新社报道,现阶段,俄乌之间没有外交会面的打算。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格里戈里·卡拉辛3月31日谈及俄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与乌克兰外长安德烈·杰希察会面的可能性时说,“谢尔盖还没有从巴黎回来,但当他回来时,我确信(如果与杰希察有会面安排)他会让我们知道”。

乌允许外国入境参加军演
  针对俄方撤军消息,美国白宫发言人杰伊·卡尼告诉媒体记者:“有报道说俄军可能从边境地区撤回,但我们还没有看到。如果消息属实,将是好事情。”
  俄方撤回部队的消息并未打消乌克兰当局的担忧。
  乌克兰外交部发言人叶夫根·佩雷贝尼斯3月31日说:“我们得到的消息是,俄罗斯在边境地区展开令人费解的军事演习,一些地区的部队后撤,另外一些又前移。显而易见,这就是为什么我方担心俄军部队调动的原因。我们并没有从俄方得到有关这些调兵原因的解释。”
  乌克兰议会4月1日表决通过代行总统职务的议长图尔奇诺夫提交的法案,允许外国武装力量今年进入乌克兰境内参加演习。
  乌克兰国防部代部长科瓦利当天在议会说,乌境内将举行的多国演习主要是为参加国际维和行动以及人道主义搜救行动进行训练,其中也包括保卫国家的训练内容。
  图尔奇诺夫提交的法案中列出了演习计划,其中包括乌军与波兰空军的“安全天空-2014”演习、与美军的“快速三叉戟-2014”演习、“喀尔巴阡-2014”多国演习等。

俄废除与乌克兰四份协议
  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4月1日一致通过一项由俄总统普京提交的法案,决定终止俄罗斯与乌克兰就黑海舰队驻扎问题签署的四份协议。
  上述法案已于3月31日在俄国家杜马(议会下院)进行的表决中获得一致通过。被废除的协议包括1997年5月28日签署的三份协议,内容涉及俄乌关于黑海舰队划分、黑海舰队在乌克兰境内地位和驻扎条件、与黑海舰队划分和其在乌克兰境内驻扎有关的费用结算等问题,以及两国于2010年4月21日就黑海舰队在乌克兰境内驻扎问题签署的“哈尔科夫协议”。
  俄联邦委员会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马尔格洛夫4月1日指出,在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加入俄联邦后,上述协议失去存在意义,因为俄乌双方在黑海舰队驻扎方面的租赁关系已经被终止。
  3月28日,普京主持召开了有联邦安全会议成员参加的会议,并在会上作出有关终止俄乌两国上述协议效力的决定。普京于当天将相关法案提交国家杜马审议。
◎乌方态度
俄总理访克 系赤裸挑衅
  据英国路透社4月1日报道,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3月31日前往克里米亚,与当地政府官员召开会议。此举引发乌克兰强烈不满。报道称,梅德韦杰夫此行意在向西方证明,俄罗斯不会放弃克里米亚,任何形式的威胁都无济于事。
  此次陪同梅德韦杰夫的还有俄罗斯副总理罗戈津。尽管正受到西方的制裁,但罗戈津认为此次克里米亚之行的象征意义十分明显,并在推特上说“克里米亚是我们的!”。在前往黑海舰队驻扎地萨瓦斯托波尔的路上,梅德韦杰夫一行受到了民众的热烈欢迎。
  但乌克兰方面则对此表示了强烈谴责,称俄总理此行是“赤裸裸的挑衅行为”,在没有征得其同意的情况下,随意踏入乌克兰领土,违反了国际外交政策。
中断军事合作 取消导弹保养
  据俄媒报道,由于俄方取消与乌克兰签署的黑海舰队驻扎协议,乌方考虑中断与俄在军事技术领域的合作。有分析认为,尽管俄军近年来加强军事建设,但在战略导弹、军用发动机、防空雷达等多个领域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乌克兰。
  俄社会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弗拉基米尔·叶夫谢耶夫承认俄军战略武器确实存在“对乌依赖”,例如全球最强大的陆基洲际导弹RS-20V(北约称SS-18“撒旦”)便需要乌克兰的技术保障,这些苏联时期建造的超级导弹可携带10颗分导核弹头,堪称是粉碎美国反导系统的“撒手锏”。俄退役少将尤里·尼古拉耶夫认为,乌克兰取消对俄军重型洲际导弹的维护和保养,将使莫斯科的“核基石”出现裂痕。      本报综合报道
相关新闻
三万人请愿要求阿拉斯加“入俄”
  有媒体报道,在美国白宫请愿网站上,一份3月21日发起的“阿拉斯加重归俄罗斯”的请愿截至4月1日凌晨4时,已经获得了35964个签名,若4月20日签名达到了10万,白宫就得回应。
  阿拉斯加离美国本土3170公里,而离俄罗斯却只隔着一个白令海峡,最近处只有82公里。1784年俄国人在三圣湾建立居民点,1799年起俄国获得了阿拉斯加的主权,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英法向俄罗斯宣战,战败的俄国国力受损,对阿拉斯加变得鞭长莫及。由于害怕阿拉斯加殖民地被英国趁机夺走,因而有了将阿拉斯加卖给美国的提议。1867年3月20号,俄罗斯和美国达成协议,阿拉斯加以720万美元成交,每公里仅两分钱,土地和约的生效日期是1867年的10月18号。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