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记者走访市区多个居民小区、 清明节即将到来,原本在这个节日家家户户都会架秋千、荡秋千,秋千也已经成为不少市民对清明节的美好记忆。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农村,都很难找到秋千的影子。近日,记者连续走访了市区多个居民小区、广场、公园等场所,发现如今想要尽兴地荡一次秋千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市民表示,小小的秋千代表的其实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但现在这种传承已逐渐被漠视了。 居民小区 仅有少数小区内设有秋千 3月31日上午,记者探访了市区10个居民小区,发现仅有3个小区内设有供儿童玩耍的秋千,分别是福海花园小区、华都小区和东方世纪城小区。 记者看到,就算在3个有秋千的小区里,来荡秋千的人也不多。在高新区福海花园小区的广场上,并排有两个秋千,其中一个已损坏,另一个可以玩,但也只是偶尔有人在上面坐一会儿。“可能是这时候孩子都不在家的原因,其实广场上的这个秋千挺受孩子们欢迎的。”该小区居民孙女士说。 记者上去荡了一下,发现这个秋千“吱嘎吱嘎”直响,秋千架及铁链都已经锈迹斑斑。 在高新区华都小区,记者看到这里也架设了两个秋千,由于是铁制的,坐上去并不是特别舒服。而在高新区东方世纪城小区,记者发现小区广场上也有两个秋千,都完好无损,但并没有人在上面玩耍。 市区广场 遍寻各大广场难觅秋千踪影 4月1日,记者走访了市区几大广场,像风筝广场、人民广场等一些市民常去的广场上,都没有秋千的踪影。 家住高新区华安东方明珠小区的王先生告诉记者,清明节快到了,他想带孩子找一个能畅快地荡秋千的地方,体验一下自己童年时的那种乐趣,但在市区转了一圈,结果让他大失所望。“附近小区里的秋千感觉特别没意思。”王先生说,东方新世纪乐园、金宝乐园内虽有,但离家太远。 不少市民表示,清明节假期快到了,带孩子去哪玩成了问题。“我走遍了市区各大广场,没有看到一处可以让孩子荡秋千的地方。”家住经济区博悦世家小区的潘先生说,他的老家在诸城市,“以前农村里的秋千虽然比较简陋,但玩起来真是其乐无穷,现在只能回忆了。” 公园乐园 想玩秋千可以到这些地方来 3月31日,记者探访了市区富华游乐园、东方新世纪乐园、金宝乐园、浮烟山森林公园等场所,发现这些场所多数都设有秋千。 “单说秋千,肯定是我们乐园最有特色了。”金宝乐园的相关负责人说。记者看到,在金宝乐园综合娱乐区南部,架设有各式各样的秋千,既有常见的单人秋千,也有双人秋千、“转秋千”等,样式非常多,种类也特别齐全。 东方新世纪乐园、浮烟山森林公园内也设有秋千,很受孩子们欢迎,入园后秋千属于免费娱乐项目。在富华游乐园,记者也看到了一种类似秋千的娱乐项目,可以容纳几十个孩子一起玩,跟以前的“转秋千”有异曲同工之妙,玩的孩子也特别多。不过,玩这个娱乐项目需要付费。 市民呼声 小小秋千代表的其实是文化传承 距离清明节还有几天时间,但不少市民早已作好了假期安排。采访中很多市民表示,除了祭祖,传统清明节的文化实质已渐行渐远,这一节日习俗本来是非常丰富的,如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等,虽然像放风筝、荡秋千等活动平时也能进行,但实际上,这些传统活动正慢慢被忽视。 “放风筝还好一点,毕竟咱们潍坊是国际风筝都,有时候走到广场上,也能看到放风筝的市民的身影。可荡秋千这个传统活动简直都要被人遗忘了,市区的广场上和一些免费的公共场所几乎看不到秋千的影子。”家住高新区潍大花园的市民尹先生跟记者说,小小的秋千,代表的其实是一种文化传承,但这种传承现在显然受到了漠视。 “我记得去年清明节的时候带孩子去东方新世纪乐园玩了一次,在秋千旁边队伍排得特别长,大家都想让孩子尽兴地玩一玩,但下面有这么多人等着,怎么可能玩得尽兴呢,有几名家长甚至为了谁先玩谁后玩差点吵起来。”尹先生说。 “我觉得有关部门可以在广场、公园等一些公共娱乐场所多设一些秋千,毕竟很多孩子喜欢玩这个东西,而且这些都是代代相传下来的,如果连这些公共娱乐场所都没有设置秋千,孩子想玩秋千家长还得花钱的话,恐怕玩的人会越来越少,很快大家就把这个活动给淡忘了。”家住潍城区清平花园小区的市民张女士说。 清明习俗讲述 当年家家户户架秋千 今年49岁的席思芳家住临朐县东城街道席家洼村,说起清明节架秋千,席思芳称那是自己童年“最幸福的记忆”。席思芳告诉记者,她小时候,每年快到清明节时,她就会扳着指头数日子,因为到时自己就可以荡秋千了。 “那个年代不比现在,孩子们的玩具非常少,所以能有个秋千玩,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儿。”席思芳回忆说,每到清明节临近的时候,她便会催着自己的父亲架秋千。那时他们村里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架秋千,有钱人家架个大点的好看点的,普通百姓家架个小点的普通点的。虽然秋千不同,但荡秋千的快乐都是相同的。“我记得父亲都是找两棵粗壮的大树,系上一根麻绳,在麻绳中间放上个棉花做的软垫子,一个简易秋千便架好了。”席思芳说,一个秋千架好后,很快就会吸引一帮小孩子来玩,有的时候连大人也会被吸引来,忍不住坐在上面荡几下。 怕下雨屋梁上架秋千 提起对秋千的印象,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高先生还停留在儿时。他的老家是诸城市石桥子镇西王院村,关于秋千,他印象最深的就是父亲在自家房梁上架秋千让他和弟弟玩。 “农村的房子跟现在不一样,那时候没有几家的房子是吊顶的,家里的房顶上都有一根梁,非常结实。屋内也是通着的,很宽敞。”高先生回忆说,每到清明节,父亲就会在家里的房梁上架一个秋千。父亲先把绳子拴到房梁上,然后在中间放一块木板,秋千就架好了。他和弟弟或坐在上面,或蹲在上面荡秋千。秋千虽然简陋,却是他和弟弟童年最快乐的记忆。 “有的人家也会把秋千架到树上,当时父亲怕外面下雨没法玩,就把秋千架在了屋里,我和弟弟吃完饭就去荡秋千,玩一整天也玩不够。”回忆起小时候,高先生感叹道,现在的孩子再也享受不到他们小时候那种乐趣了。 红鸡蛋好几天舍不得吃 除了荡秋千,清明节家家户户都有吃鸡蛋的习俗。席思芳告诉记者,由于小时候家里穷,兄弟姊妹又多,轻易吃不到鸡蛋。到了清明节,父母就会煮上几个鸡蛋,兄弟姊妹一人分上一个,然后细心地用红纸染成红蛋。每次她都小心翼翼地把红鸡蛋放在口袋里,好几天舍不得吃。 “那时候父亲每天干活很辛苦,我的红鸡蛋玩上几天还是舍不得吃,就留给父亲下酒。”席思芳说,如今吃鸡蛋已经不是稀罕事儿,但每到清明节,她还是会给家人煮上几个鸡蛋吃,“吃了鸡蛋,才感觉这个清明节过完整了。” 说起对鸡蛋的记忆,家住青州市谭坊镇南孙家村的孙燕也感慨颇多。孙燕今年29岁,她小时候鸡蛋已可以“敞开吃”。“小时候家里经常会煮鸡蛋,但每到清明节吃鸡蛋都是我们家雷打不动的一个习惯。”孙燕告诉记者,她每到清明节都会去村里的小广场上荡秋千,清早从家里出门的时候在口袋里放上两个鸡蛋当午饭,玩一上午秋千,饿了就吃两个鸡蛋,下午再接着玩。 几百人争玩“转秋千” 除了席思芳所说的家家户户都会架的“简易秋千”外,以前还有一种大型复杂的秋千,名为“转秋千”。这种秋千虽然架设麻烦,但架好后总会受到疯狂追捧,甚至出现十里八村的人聚在一起争玩“转秋千”的场景。 家住安丘市景芝镇沙浯村的代先生回忆,他小时候玩的“转秋千”类似于游乐场的旋转秋千,立一根粗壮的钢管在地上,然后安装一个可用手推的旋转装置,再架设上面的其他设备。“架好后,小孩子可以坐在秋千上,大人在地上推,慢慢地就会旋转起来,可以转得很高。很多孩子为了多玩会儿,都赖着不下来。” 代先生说,这种“转秋千”制作工艺非常复杂,前后要花费大约一周的时间,村里没几个人会这门手艺。一般距离清明节还有一周,“转秋千”就开始架设,他记得曾经有几百人围观架秋千的场景。“转秋千”架好后,不仅本村的人玩,附近十里八村的人都跑来玩,“热闹程度不亚于看大戏,一大堆人排队等着玩。” 秋千习俗今昔 如今 秋千在农村也成了稀罕物 家住安丘市景芝镇沙浯村的代先生告诉记者,他玩“转秋千”是在自己六七岁的时候,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如今村里的“转秋千”早已经没有了,会架“转秋千”的老人也年事已高,而年轻人几乎没有愿意费劲去架的。加之如今孩子们的玩具一大堆,对秋千也远没有他们当年的热情。所以,现在不仅在城市里难觅秋千的影子,即便是在农村,秋千也成了稀罕物。 4月2日上午,家住临朐县东城街道席家洼村的村民董曼为自己5岁的女儿架了一个简易秋千。她找了两棵距离适宜的树,拴上一根绳子,一个秋千便架好了。原本只是为了哄自己的女儿玩,一时心血来潮架的简易秋千,没想到很快便吸引了一大帮村里的小孩子。他们有的荡秋千,有的在后面推,有的在旁边看,欢声笑语不断。 董曼告诉记者,在如今的清明节,很少会有人家架秋千了。“现在的小孩子玩具一大堆,谁还稀罕荡秋千。”董曼说,她这次也是回忆起自己小时候清明节荡秋千的场景,一时兴起才给女儿架的。“现在整个村子都找不出几户人家还能架秋千了。”董曼说。 昔日 最初仅女孩玩,后来广受欢迎 我市著名文史专家于家干告诉记者,清明节又称为“女儿节”,荡秋千最初也是女孩子的一项活动。“最开始都是女孩子荡秋千,后来由于这项活动趣味性强,广受欢迎,不少男孩子甚至成年人也逐渐喜欢上了荡秋千。”于家干说。 除了荡秋千外,于家干介绍,踏青也是清明节非常重要的一项活动。踏青、赏花是古人一种自我释放的表现,也体现了古人浪漫的一面。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鲜花绽放,草吐新绿,人们走出家门,尽情地去拥抱绚烂的春天。此外,放风筝是潍坊人民喜爱的娱乐活动。“以前每到清明节,在白浪河河滩上空就飞舞着五彩斑斓的风筝,不少老潍县人都会在自家院子里架起秋千,把街坊四邻的孩子喊过来一起玩。”于家干说。 此外,老潍县人在清明节还有折柳、吃鸡蛋碰鸡蛋等习俗。 A4-A5版文/图 本报记者 赵春晖 李楠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