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梨花风起正清明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范国强 在足球或篮球场上,任何一支搞个人崇拜的球队都不可能在一个漫长的赛季走得很远。可是,即便不搞个人崇拜,也丝毫不妨碍在赛场上出现一个主宰比赛胜负的关键性人物或决定性时刻。 在NBA赛场,无论是常规赛还是季后赛,出现个人爆发以及绝杀的比赛数不胜数,一些关键性瞬间被反复回放,一些关键性球员在决定比赛结果之后被“封神”。但事实上,这些精彩瞬间以及数据只是比赛的一部分,比如杜兰特连续41场得分超过25分的纪录已经超越乔丹,这证明了杜兰特超强的稳定得分能力;又比如10年前麦蒂在比赛最后35秒得到13分帮助火箭获胜,这证明了麦蒂是“大心脏”类型的球员……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我们无法得知球员在球场上比赛时,对这些纪录的在意程度,但媒体热衷数据的指数却一直居高不下。笔者一直都不主张用数据来将一名球员进行定性分析。毋庸置疑,现在科学技术将各类比赛数据进行汇总,通过各类数据可以将一个运动员的运动机能、球场表现以及擅长领域直观地反映给教练员和球迷。但有些情况下,数据是会说谎的。比如马刺队的莱昂纳德,他的数据要远远逊于“GDP”组合,但看过马刺的比赛之后,你就会明白莱昂纳德在马刺的进攻和防守体系中的重要性。这时,那些所谓的统计数据就会说谎,它们掩盖了一个跑动积极、防守拼命球员的重要性。 其实,精彩的比赛需要有关键性球员站出来决定比赛,这也是吸引球迷的重要手段,也是体育比赛的魅力所在,而那些数据可以作为观看比赛时候的配料。但看官别忘记了,咱们看的是比赛本身,而不是哪条数据又被谁刷新了,比赛本身比枯燥的数据精彩得多,您说呢?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