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江龙经常陪父亲聊天,告诉他学校里发生的趣事。 |
|

|
|
父亲瘫痪母亲失踪,10岁男孩精心照料撑起这个家 10岁,本应该是无忧无虑,围绕父母撒娇的年龄,而家住安丘市大汶河旅游开发区东仓村年仅10岁的刘江龙却沉稳懂事,每天放学后第一件事就是回家照顾瘫痪在床的爸爸,然后帮爷爷奶奶做家务、干农活。8年了,他从未喊过一声累,也从未抱怨过一句话。2006年,爸爸突发脑溢血瘫痪在床,2007年,妈妈离家出走,年仅2岁的刘江龙是在爷爷奶奶的照顾下长大的,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好好学习,将来当一名医生,治好爸爸的病。
父亲瘫痪 母亲失踪 4月3日上午,记者来到大汶河旅游开发区东仓村刘江龙家中,发现他家的房子有些破旧,屋内光线显得有些昏暗,墙上贴着几张刘江龙的奖状,虽然桌椅十分陈旧,但摆放得整齐有序,擦拭的也非常干净。在西侧的房间中,刘江龙的父亲正依着墙坐在床上,嘴里含糊不清的说着什么,见记者进来还和记者打招呼。 据了解,刘江龙今年10岁了,正在读小学4年级,自记事起就和爷爷奶奶以及瘫痪的爸爸刘志华一起生活。2006年2月17日上午,刘志华帮邻居干活,吃完午饭后,突然感觉身体不舒服,便到村里的一个医生家,想让这个医生帮忙看看,谁知,见到医生后,他就已经说不出话来,从医生家往外走的时候,晕倒在医生家门口。知道刘志华晕倒的消息后,爷爷刘增年赶紧送刘志华到安丘市人民医院抢救。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以及亲朋好友凑得12000多元后,爷爷刘增年把刘志华接回家照顾。 2007年正月里的一天,妈妈突然不辞而别,谁也不知道她去哪儿了。“早上叫她去吃饭,结果找不到人了。”爷爷刘增年回忆道,他发现儿媳的衣服和买的电饭锅等物品全都不见了,也曾经到儿媳的娘家问过,却不知去向。“到娘家找了他母亲好几次都没有找到,他们家里人也从来没看过孩子,等于那家跟我们彻底断绝关系了。”刘江龙的爷爷气愤地说道。 “我不记得妈妈长什么样子了。”刘江龙告诉记者,妈妈离家出走的时候,他才2岁,对妈妈也没有什么印象。提到妈妈,刘江龙沉默了,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
小小年纪懂事乖巧,帮助爷爷干家务 刘江龙的奶奶患有高血压,腿脚也不方便,爷爷平时则忙着下地干活,刘江龙非常心疼爷爷、奶奶,放学回家后,就尽量多帮爷爷、奶奶干些农活。爷爷刘增年告诉记者,刘江龙平时非常乖巧听话,因为刘志华瘫痪在床,行动不便,刘江龙就经常帮他爸爸端屎端尿,有时候一晚上要三四次,有时间就陪他聊天解闷。 刘志华说出来的话模糊不清,大多数人都听不懂,可刘江龙却能很快理解父亲的意思并且转述出来。“孙子年龄虽小,但是非常孝顺。他从很小就担起了照顾父亲的重担,每天起床后都会帮助奶奶一起做饭。村里像他这么大的孩子都在父母的呵护下,但孙子这么小就担起了一个家庭的重担。”刘增年哽咽的对记者说。 “只要有空,他就到地里干活。”爷爷刘增年心疼道,家里的2亩地是主要的经济来源,种玉米、花生等便于管理的作物,他也想种一些收益好的经济作物,但71岁高龄的他已经干不了重活了。“每次种玉米,都是孙子和我一起。”他告诉记者,种玉米的时候,他在前面刨坑,孙子刘江龙就跟在后面撒种、填坑。 虽然生活很艰难,但是刘江龙很乐观。刘江龙告诉记者,他很珍惜现在的日子,至少爷爷奶奶还在,自己也有能力照顾父亲,甚至家中还有一台别人淘汰下来的旧电视,对这些他已经很满足了。 人穷志不穷 立志当医生 生活的艰辛,让刘江龙更加珍惜在学校里的每一分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帮助其他班级的同学搬大桶矿泉水,他的勤劳、懂事赢得了老师、同学们地肯定。 安丘市大汶河开发区仓上小学校长张念理告诉记者,刘江龙的品质非常好。有一次刘江龙班上的同学吃苹果,他就在旁边羡慕的看着。“苹果这样很普通的水果刘江龙都买不起,要是不听话的孩子一般都会抢过来吃,但他只是安静的在一旁羡慕的看着。”张校长心酸的告诉记者。 “孙子学习还可以,不能因为家庭情况断了孩子的上学路。只要我活着,就要供养我孙子上学。”爷爷刘增年告诉记者,他现在最期盼的是能多活上十年,每年赚上几千元供孩子完成学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学校在得知了刘江龙的家庭情况后,给予了他不少的帮助,每逢节假日,经常会有老师去看望刘江龙一家,校长张念理也经常联系社会爱心团体帮助刘江龙。潍坊市龙飞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建军曾对刘江龙承诺,每月会定时给刘江龙打上一百元,上大学后也会支付相应的学费,一直给到参加工作为止。 刘江龙告诉记者,他一定会记住好心人对他的帮助,等长大了一定报答他们。他在心中一直坚守着一个信念,那就是要努力学习,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治好爸爸的病。 文/图 本报记者 刘国敏 实习生 宋树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