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车行天下·关注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标题导航
手机与汽车“冤家何解”
2014年04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手机与汽车“冤家何解”



分别研发新模式进行应对
  在开车过程中用手机打电话、娱乐、看新闻等现象似乎是司空见惯的事情,那么手机真的也成为汽车的一部分了吗?在开车过程中用手机有什么样的危害呢?对市场高度敏感的汽车厂商、手机厂商则分别开发新的模式来应对开车过程中用手机的不安全因素。

◎危害 频发交通事故
  虽然开车用手机有很多“不得不”的理由,但最终造成的影响和后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分散司机的注意力,小则堵塞道路影响交通,大则分心造成严重事故。“现在有不少车辆经常红灯变绿灯了还不走,过去一看是车主正在发短信。”城区一交警告诉记者。
  “上次我在潍州路开车,手机来了条短信,我便低头看手机,但是再抬头时发现距离前车已经只有四五米的距离了。”在潍州路一4S店工作的方先生说起上次的事故仍心有余悸,在惊出一身冷汗之后方先生赶紧踩刹车,但是由于前车减速过火车道,速度非常慢,方先生的车还是追了前车的尾。
  事后方先生反思,虽然看短信的时间只需几秒钟,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车辆已经行进了数十米,周围的路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自己还停留在看手机之前的判断,所以才酿成车祸。

◎解决方案
手机厂商研发车载模式
  针对这些问题,对市场高度敏感的手机厂商率先在手机上推出“车载模式”。所谓车载模式,主要是依赖语音技术来实现诸多在用车环境下的需求。从拨打电话到读取信息,接受邮件、控制导航等都可通过语音技术来完成。
  记者体验手机车载模式后发现,虽然部分程度上能够解放双手,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由于车辆中的噪音干扰,对于语音的正确识别还存在很大困难,而且语音技术对于手机信号、流量等有很大依赖性。此外,蓝牙耳机、车载多功能耳机也成为手机厂商研发的重点。
汽车厂商开发人机交互系统
  除了手机厂商,汽车厂商也开始暗自发力,继宝马、奥迪等高端品牌纷纷推出了各自的人机交互系统外,荣威、比亚迪等国产品牌也在研发中加强人机交互系统。手机可以通过蓝牙、数据线等方式与车辆相连,并通过方向盘多功能按钮或者车辆屏幕对手机进行相关的操作控制。
  记者在体验中发现,相对于手机单独的车载模式,汽车厂商所配备的人机交互系统体验度更好,不需要触碰手机就可以通过方向盘进行相关操作。但是就现在来看,其并不能完全实现手机的相关功能,而且在操作中仍不可避免的需要操作屏幕按钮等从而影响注意力。
手机支架广为流行
  无论是手机的车载模式还是人机交互系统,其研发的高成本注定价格不菲。对于大多数的普通消费者来说,一个合适的手机支架似乎更为实惠便捷。特别是近段时间打车软件的风靡,使得出租车司机几乎至少人手一个车载手机支架。
  记者注意到,现在市场上销售的手机支架从几元钱到几百元不等,其功能大都是通过支架将手机固定在前挡风玻璃或者空调出风口等处。“无论是打电话还是抢单,用手机支架快多了。”出租车司机陈师傅表示,“不过我有一同事在事故中手机支架甩落砸断了鼻骨。”手机支架也存在不安全隐患。
    本报记者 禹法鑫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