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禹法鑫 汽车和手机都是现代人们生活的必需品,难以舍弃。而计算机可以增加处理器来进行多任务同时处理,但是科学家已经研究证明,人的大脑一旦同时处理两项任务,哪怕是非常简单的任务,大脑处理信息的效率都会严重下降,这在神经科学中称作“双任务干扰”。 对于司机来说,驾驶汽车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除了手脚配合掌握方向盘和油门等部件,还要密切观察周边环境,这是一项需要全神贯注的复杂工作。如果在这个时候打电话,负责思维和控制语言系统的大脑额叶部分将“超载”,上述两项工作不免要出问题。 那么有什么方式能够避免冲突并将两者完美的结合起来呢?其实无论是手机车载模式还是手机支架等现在流行的方案,都没有根本的解决问题。人们其实很早就已经关注到汽车和手机之间的关系和矛盾,上个世纪的时候车载电话便开始出现,但是由于成本所限和较差的人性体验,并没有普及开来。笔者认识一位老款奥迪A8的车主,开了近十年的车还不知道车载电话怎么使用,车主开玩笑说,其最大的作用就是撑面子。 近年来,无论是汽车厂商还是IT厂商,都开始意识到汽车和手机融合的趋势,车载互联网概念也应运而生,但是车载互联网应该由汽车厂商来主导还是IT厂商来主导却一直没有定论。在没有出现统一规范之前,车载互联网仍然处于各自为战的阶段,但毋庸置疑的是苹果IOS系统和安卓系统仍然是发展的主流方向。 其实技术的发展终究不能解决人脑具备“多重任务处理系统”的问题,无论如何解放双手,只要在驾驶过程中分心去做其他事,其肯定会影响正常的行驶安全。所以,相对于研究如何实现人机互联,倒不如研究如何让车辆实现自动行驶,将人彻底解放以操作手机更加靠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