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话说得好:“吃了潍坊饭,哪儿都不用转”。说起潍坊,除了风筝,各种小吃也让人流连忘返。不少来潍坊的外国友人对潍坊美食赞不绝口。“抬头看风筝,低头尝美食”成为不少外地人对潍坊的印象。 四月的潍坊,正用最热情的盛会,接纳四方来客,在这里且让我带你品尝一下舌尖上的潍坊,且垂涎且流连…… >>>不得不吃的潍县美食 潍坊肉火烧 潍坊肉火烧是以面粉加油酥制成酥皮,包入三鲜馅心,入烤炉烤制而成的一种小吃食品,特点是外皮色泽金黄,馅鲜香,咬一口外酥里鲜,口角流油,满屋飘香,潍坊人常吃不厌。据潍坊民俗专家于家干介绍,肉火烧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东汉人赵歧流落北海(即潍坊)以卖饼为生。这是有文字记载以来较早经营烧饼的例子。可见那时潍坊地区的烧饼已经作为商品流向了社会。 说起潍坊肉火烧,家住奎文区东方太阳城小区的李先生回味无穷。“记得小时候家门口有一家正宗的火烧铺,那时候五毛钱一个,吃起来特别香。”李先生回忆说,每天早晨,那个火烧铺子前面,都是一群排队等着吃肉火烧的人。 老潍县人吴先生说,吃肉火烧一般是搭配咸粘粥或者豆腐脑。所谓的咸粘粥,一般铺子里卖的那种是用面粉和玉米粉熬成的稠稠的粥,粥上面浮几片绿色的菜丝,喝一口,咸中带香。特别是肉火烧的油滴进碗中的时候再喝,那味道就更加美了。豆腐脑一般是在雪白的豆花上撒几滴香油,几朵韭菜花。清香滑腻美味爽口。 潍坊朝天锅 朝天锅源于清代乾隆年间的民间早市,据说与郑板桥有关。当年,郑板桥治理潍坊时,对民间疾苦十分关心。某年腊月,他微服赶集以了解民情,见当时潍县赶集的农民吃不上热饭,便有人在集市上架起大铁锅,为路人煮菜热饭,锅内煮着猪下货、肉丸子、豆腐干等。汤沸肉烂,顾客围锅而坐,由掌锅师傅舀上热汤,加点香菜和酱油等,并备有薄面饼,随意自用,因锅无盖,便称之为“朝天锅”。 家住奎文区潍棉宿舍小区的张先生经营朝天锅已经有十个年头,他介绍了朝天锅的做法:锅内放水烧沸,分别放入猪下货焯透捞出,放清水内冲洗干净,母鸡焯水洗净;清水加入煮锅调料,放母鸡、猪下货煮烂,盛入盆中凉透。将猪下货分别切成条或片状,卷入饼内即可食用;煮汤盛碗内,放入葱末、香菜末,边吃饼卷肉,边喝汤。
鸡鸭和乐 据说,鸡鸭和乐起源于山西、陕西,原名为河漏、饸饹,后经北京传至潍坊,取其谐音改为和乐。“河漏”是用荞麦面在密凿细孔的河漏床上压出的面条,本是农家日常食品。潍坊人对此作了改进,用小麦代替荞麦面,并配以鸡鸭肉、“憨肉”和小调料的卤子,用其谐音取名“和乐”有“和谐欢乐,幸福美满”之意。 于家干介绍,鸡鸭和乐的做法并不难。猪肉剁成泥,加调料装盘蒸熟,做成憨肉;鸡、鸭洗净加调料煮烂,剔下肉,切成丁;鸡蛋吊成蛋皮切小像眼片;花椒油熟锅,烹入酱油,倒入鸡鸭汤,制成卤汤;将和乐床放锅上,和乐床放入和好的面团压出和乐条,漏入锅内煮熟;煮熟的和乐面条盛入碗中,分别放上鸡鸭肉丁、憨肉丁、鸡蛋皮、咸香椿芽、甜蒜、咸韭菜、香菜切段等,浇上汤卤即可。
>>>不可错过的潍坊特产 潍坊萝卜 潍坊萝卜是我市的地方特产,俗称“高脚青”,又叫“潍县萝卜”。潍县萝卜已有300多年种植历史,山东潍县当地人家中来客常以烟、茶、萝卜招待。清朝郑板桥,在任潍县知县时曾写下:“东北人参莱阳梨,不及潍县萝卜皮。” 潍坊青萝卜营养丰富,有“小人参”之称,也有“吃萝卜喝茶,不用找医生把药拿”之说。其药用价值,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萝卜乃蔬中最有益者”,生食还有开胃健脾、清热解毒、理气降浊等功效。如饭后腹胀,生食能及时嗝气,顿感舒适;如滞食不消,可将萝卜切片与山楂服用;冬季感冒,可边吃萝卜边喝热茶,疗效甚佳。 上乘精品潍县萝卜,个高六寸,直径寸半,其樱叶绿色,外皮黑绿色,尾部白色,内瓤青绿,绝无白糠花,清香,汁多且甜,皮微辛,甚是可口。潍县萝卜既可做蔬菜,也可生食。做菜凡炒、拌、炖、腌均可,为当地秋、冬、春三季主要蔬菜之一。 昌乐西瓜 昌乐西瓜原名叫“金山西瓜”,当地群众称为“黑皮蜜宝”,以其早熟、皮薄、瓤脆、味甜而闻名,被列为山东省特产瓜果之一。 昌乐西瓜以早、大、甜闻名,六月中下旬便能“上市夺魁”。在香港,昌乐西瓜上市时间仅亚于广东雷州半岛的西瓜。昌乐西瓜大的一般二十多斤,小的约六、七斤。含糖量高,为百分之八至十二,比“大青皮”高百分之四左右。昌乐西瓜呈圆球形,瓜皮黑中透亮,有不明显的深黑色条纹,皮极薄,质密而脆。吃时,用刀在瓜皮上轻轻一摁,就会听见清脆的“咔嚓”声,瓜顺着刀刃自动裂开,鲜红的瓜瓤立时突成凸面,透出诱人的瓜香。 昌乐无籽西瓜,是几位老瓜农在技术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从“黑皮蜜宝”西瓜诱变、培育而成的。它不仅具有黑皮蜜宝皮薄瓤红、质密而脆的优点,而且不空心、不裂果,无着色秕籽,含糖一般为百分之十一左右,单瓜重平均为七、八斤。近年来昌乐无籽西瓜在国外深受顾客欢迎。 青州银瓜 青州银瓜是清朝初年引入青州市(古益都),是甜瓜的一个品种,有“瓜中佳品”的美称,因皮色银白而得名。青州银瓜呈长圆筒形,柄部稍长,长六寸左右,果面有纵沟,中部凸起成棱,脐部稍大。成熟时瓜皮略呈乳黄色,瓜肉白嫩,含糖量一般在8—15%。 青州市恰好处在泰沂山脉和渤海冲积平原的交接部位上,境内“半山半洼”,河渠纵横,几十里的弥河两岸,有大面积的白沙滩。这种沙滩白天光照强,气温高,能促进瓜叶的光合作用,创造较多的养分;晚上气温低,瓜叶呼吸减慢,又便于积蓄养分。从而形成了青州银瓜一甜、二香、三脆的独特风味。同时也是青州银瓜含糖量高的主要原因。 目前,青州银瓜也开始陆续上市,行销国内各大城市及港澳地区。 文/图 本报记者 陈静静 通讯员 周玉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