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中国新闻·聚焦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多彩盛会
 
标题导航
父母突击离婚跨区给娃择校
2014年04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父母突击离婚跨区给娃择校
  家长在排队登记。



南京市小升初借读生回原籍登记,现场冒出不少崭新离婚证 
  4月18日是南京市规定的小升初跨区借读生回原籍登记的第一天,在不允许跨区择公办校的严规下,名校云集的鼓楼区,报名的人特别多。记者发现,有些孩子并不符合户口、实际居住地及房产证三个条件,但不少家长拿出了近期才办的离婚证,有的还是登记前一天才离的婚。他们都是一方放弃婚后房产,带着孩子迁回住在名校学区房的父母家。
报名前协议离婚
  18日一大早,一位妈妈就赶到鼓楼区的登记现场,为女儿登记。她掏出崭新的离婚证,上面的日期是4月17日,这是前一天刚离的。她还出示了离婚协议,上面显示,房子归男方所有,而孩子的抚养权归女方。这位妈妈无业,孩子的户口已经落在外婆为房主的一套鼓楼区的29中学区房里,孩子父亲的户口也在里面。
  在现场,记者还看到了一本今年3月签发的离婚证,但这回是爸爸带着女儿,妈妈分得一套鼓楼区以外的房子。
  “今天拿着离婚证和离婚协议来登记的家长不少,三四月份离婚的居多。”一位负责登记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不能随便猜测这些家长的离婚动机,但看看他们的离婚协议,实在是有违常理。她又拿出了几份家长提供的离婚协议,这些协议的主要内容非常相似,离婚后夫妻原本共有的房产归一方所有,另一方不仅净身出户还要抚养小孩。
  工作人员说,最不可思议的是,有一个来登记的妈妈刚刚离婚,把两套房子都给了前夫,自己带着女儿做无房户,户口挂在老人的房子里要就近上29中,“很多这样的家长现在落户的都是好学区。”
两本户口簿拼一本欲蒙事
  “这个户口簿乍一看没问题,但仔细看就能发现破绽,这张户口页是插进来的,户号都不一样。”审核材料的工作人员说,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入好学区、进好学校的迫切心情都能理解,但想“蒙混过关”是绝不可能的。
  “您这个户口簿不太对啊,爸爸户口页的户号跟其他家庭成员的户号不一样,这是不符合规定的。”工作人员向一位女士解释道,这位家长似乎预知到会有这样的“意外”,悻悻地收回材料离开了。工作人员说,孩子父亲的户口不在这个学区,她可能有侥幸心理,就把孩子父亲的户口页插进了这本户口簿,还有意调了调顺序。
  “拿两个不同的户口簿拼起来的情况不少,因为每个本里的单页都是可以抽出来的,以前就发现过。”工作人员介绍,不仅有拼的户口本,还有假的房屋租赁证,还有把不是父母名下的房产,公证在自己名下的公证书……
  “还有一些真不知道怎么说了,家长的工作收入应该很高很稳定,但就能从单位开出无房证明来。”工作人员说。现场,有一位高校教授,拿着无房证明前来登记,他们一家户口在鼓楼区,自称名下无房,常年在秦淮区租房给孩子上小学,房产、户口、居住地“三不对应”。教育部门工作人员很快便识破了这位教授的计谋。
冲着公办校摇号,一家人乱挂户口
  还有一种特殊的方式,是把户口随意地挂入一所名校甚至普通校的学区内,有时,一间十几二十平方米的房子,挂了五六个户口。工作人员一看,觉得不可思议,这么小的房里连摆几张床的地方都没有,而孩子父母的工作还是相当不错。
  “你看我们这学区一般,只要给我们摇号就行了。”当看到明显的三个条件不符,工作人员质疑时,有些家长表示,不要直升什么名校,给个摇号的机会就行。这也是刚出现的新情况。因为从去年开始,公办名校的空余学额试点拿出来摇号,只有拥有本区户口的学生,才可以摇。也就是说,以鼓楼区为例,只要有鼓楼区户口,并且房产及实际居住地一致的小学毕业生,可以报名参加公办名牌初中的摇号,摇上了免费入学。这一政策,对符合条件但小学在外区就读的学生,也是一视同仁的。不少家长明说,自己就是冲着摇号来的,想请教育部门行个方便,不要再追究只挂个户口的问题。
  只有户口在学区里的学生,可以参加公办学校的摇号吗?
  工作人员明确表示,这种只有户口在鼓楼区的学生,公办学校的摇号也不能参加,区里会给他统分一所中学,可以保证有学上。
教育部门回应
  记者了解到,根据政策,凡持老人产权证上学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一是学生的父母双方都未购房或未分配住房,确实没有自己的住房;
  二是父母婚后,孩子出生后的户口一直都与老人在同一户籍上,且从未迁动过;
  三是父母、孩子与老人实际常住在一起。“对于这种离婚后突然变成无房的情况,教育部门充分尊重家长隐私,也会安排好孩子上学,由区教育局统一安排一所区内初中免费入学,但是不一定能上挂靠户口的施教初中,也不能参加热门公办初中摇号。”工作人员表示。

◎相关新闻
上海多城区向炒卖学区房开刀
  近年来,在不少城市的住宅市场中,所谓的“学区房”成为最特殊的“衍生品”。不管市场大势如何,学区房价格总是越炒越高。近日,上海中心城区地方政府接连出手,向炒卖“学区房”开刀。
  日前,上海市静安区发布《静安区教育局关于2014年本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从今年起,静安区各公办小学将开始建立对口入学新生数据库,静安区每户地址五年内只享有一次同校对口的入学机会。这项规定被称为“最严入学新政”。
  专家认为,此举有助于抑制为了入学而买学区房挂户口、一入学就将房子出手的学区房炒卖现象。
  与静安区相邻的长宁区,日前也对“就近入学”作出了严格规定,要求适龄儿童的户籍地址与其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房产证地址必须一致,而使用权房的对口入学条件则更为严苛。长宁区一些小学今年在户籍和房产证上也做了更严格的规定。愚园路第一小学、天山第一小学的入学报名通知中都对使用权房的买卖进行了限制。
  今年年初,上海市教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市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完善了居住地登记入学办法。其中明确:学生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需严格按照“就近对口入学”的原则。上海市教委巡视员尹后庆表示,上海的小学是根据居住量配置的,大约25000人口盖一所小学,按照这一标准,“对口入学”基本没有问题,而目前出现的类似“学区房”的现象导致了区域内的资源紧张。   本报综合新华社、《现代快报》报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