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他们融入了潍坊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多彩盛会
 
标题导航
异国寻工作收获爱情
2014年04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异国寻工作收获爱情
  大图:博客旦在练咏春拳。小图上:博客旦没事喜欢骑自行车逛潍坊。小图下:放学后孩子们都喜欢跟博客旦玩耍。



  2008年,21岁的乌克兰小伙博客旦来到中国,在北京呆了三天后,便只身来到了潍坊,从此便深深扎根于潍坊。转眼间,6年过去了,博客旦娶了潍坊媳妇,他跟妻子的爱情结晶也刚刚诞生。对博客旦来说,潍坊这座城市,承载了他生命中太多重要的东西。“潍坊最出名的就是风筝,而我就像一只飘在空中的风筝,如今终于落在了潍坊。”博客旦说,潍坊家常菜、风筝文化、潍坊风俗,越来越多的潍坊元素正慢慢融入他的生命,如今他已经定居在潍坊,最大的希望就是能跟妻子在潍坊这座城市慢慢变老。
有胆量 学了一年中文孤身闯潍坊
  博客旦现在是潍坊中新双语学校的一名英语外教老师,记者跟他约好中午放学后在学校门口见面。当记者如约来到学校门口时,博客旦已经在门口等着了,他扶着一辆自行车,非常热情地跟记者打招呼。记者跟博客旦来到学校附近一个小区,坐在长椅上聊了起来。
  博客旦今年27岁,来潍坊已经6年了。提起当初来潍坊的原因,博客旦跟记者说,他以前在乌克兰的一家外贸公司上班,因为工作需要,他跟随一位中文老师学习了一年中文。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袭来,博客旦供职的这家公司也未能幸免,公司倒闭,博客旦失业了。
  失业后,博客旦在家里呆了一段时间,后来跟他的中文老师联系上了。他的中文老师在潍坊学院任教,当时老师问他愿不愿意来潍坊当外教,博客旦听后没有太多考虑,就毅然决定来中国闯荡一番。
  “我来中国去的第一个城市是北京,呆了三天。”博客旦说,他在北京有一位大学同学,这位大学同学是中国人,当初在乌克兰上学时,他给了这位同学很多帮助。
  记者注意到,博客旦的中文说得非常流利,不过他跟记者坦言,虽然说得不错,但他对汉字却是一窍不通。“有时候会照着字帖学习一下怎么写汉字,但到现在也没有学会。”博客旦耸耸肩笑着说。
最喜欢 跟孩子们打交道其乐无穷
  来潍坊后,博客旦应聘到了一家学校当了大约5年的外教。回忆起刚来潍坊时,博客旦说自己遭遇了很多工作和生活上的困扰。博客旦在工作中时常会感到非常困扰,毕竟中国的教学方式跟乌克兰有很大的差别,他总感觉在这里外教的作用并没有发挥到最大,他的很多教学方法和想法没办法付诸到实践当中。
  “这5年当中,为了更好地做好我的本职工作,我经常到潍坊的各个学校里面去调研、学习,听其他学校的英语老师讲课。”博客旦说,走了很多学校后,感觉潍坊中新双语学校的教学方式他最喜欢。“我觉得这个学校里学生的素质挺高,而且英语老师的水平也非常高,这里的英语老师都可以跟我进行正常的交流。”一年前,博客旦应聘到潍坊中新双语学校任教。
  在记者跟博客旦聊天的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潍坊中新双语学校的孩子们经过这里,这些孩子无一例外都会跟博客旦打招呼。甚至有一位家长专门走过来跟博客旦打招呼。博客旦说,他非常喜欢跟孩子们打交道,这些孩子也都非常有礼貌。“在教学过程中,我一直非常注意维护我们的关系,我不仅是他们的老师,还是他们的朋友,我很喜欢他们,孩子们也很喜欢我。”博客旦说。
真得意 潍坊俊媳妇两天“抢”到手
  在中国生活4年后,博客旦遇到了自己的爱情。
  他跟记者说,其实在潍坊生活的这几年里,他也认识了一些中国女孩,但一直没有谈一场非常正式的恋爱,这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两国的文化差异。
  “我发现中国女孩的父母对男方的家庭条件非常关注,像我这样的‘穷小子’他们自然是看不上的。”博客旦说,很多中国女孩的家长要求女儿的男朋友要有房有车,但这些他都没有,所以在认识现在的妻子之前,他的恋爱都不成功。博客旦说,结婚以前他做着4份兼职,一周就挣两万多元,但他一直觉得钱并不是最重要的,既然双方观念不一样,就只能分手。
  2012年1月13日是他第一次见到妻子的日子。那天博客旦跟朋友一起去一家咖啡厅喝咖啡,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她。当天两个人就聊了很多,他发现两个人太相似了,他意识到自己找到了真爱,而对方显然也有这种感觉,认识不到两天,他就对女孩表白了,两个人就这样开始交往了。说到这里,博客旦显然非常得意。
  “她不在乎我是否有钱有车有房,她在乎的是我们两个人一起共同为将来而拼搏奋斗。”博客旦说,2013年8月8日,他跟妻子结婚了,现在女儿已经出世,还没有过满月。有了一个美满的家庭,博客旦觉得非常幸福,他说这才算是真正扎根潍坊了。
很自豪 首次放风筝 就一飞冲天
  为了更好地融入潍坊生活,博客旦还特别学习过潍坊话,比如说:“奇好”“你自己知不道”等,而他的这些潍坊话都是学校旁边的一位老太太教他的。提起这位老太太,博客旦的话题情不自禁地转移到了潍坊的美食上。博客旦说,这位老太太在学校旁边开了一家小餐馆,他经常去那家餐馆吃饭,最爱吃的菜是那个老太太炒的木须肉。“我觉得木须肉真是太棒了,有肉有蛋也有菜,营养丰富还特别好吃。”博客旦笑着告诉记者,上次岳父来家里做客,还特地给博客旦炒了一道木须肉让他解馋。另外,糖醋里脊、炸酱面等美食也是他特别喜欢吃的。妻子给他做的第一顿饭就是炸酱面,到现在炸酱面依然是他的最爱。
  博客旦跟记者说,在他的印象中,中国最出名的是武术,而潍坊最出名的是风筝,这两样东西他都非常喜欢。他在乌克兰时曾当过兵,在部队里学习过搏击,从那以后就对武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来到中国以后,他还专门去了广东佛山学习咏春拳。
  提起潍坊风筝,博客旦更加兴高采烈,他对第一次放风筝的场景还记忆犹新。有一次他跟着几个朋友去杨家埠玩,“当时风筝放飞场上有很多人,但他们都放不起来,而我伸手试了试风向,一下子就把风筝给放起来了,而且风筝飞得特别高。”博客旦笑着说,当时有几个女孩还责怪自己的男朋友,嫌他们还不如一个老外会放风筝。“其实那是我第一次放风筝。”博客旦得意地说。
  除了放风筝以外,博客旦还特别喜欢欣赏一些工艺风筝,他觉得那些风筝做得非常艺术,非常漂亮。“等女儿长大了,我一定会带着她一起放风筝,让她看看她老爸是多么厉害。”博客旦笑着说。
  文/本报记者 赵春晖 图/本报记者 殷梦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