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版:他们融入了潍坊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多彩盛会
 
标题导航
漫天风筝拴住他的心
2014年04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漫天风筝拴住他的心
  大图:和女儿放风筝是尤金最高兴的事。小图上:尤金全家福。小图下:尤金和女儿在喜欢的中国画前留影。



  只因为那一眼的相望,他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城市:漫天飞舞的风筝,不同肤色的面孔,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2002年,24岁的尤金第一次来到潍坊便被眼前这个城市所吸引了。转眼间,12年过去了,36岁的他也已经成了五岁半孩子的爸爸。回忆起12年前他孤身一人牵着风筝奔跑在浮烟山的场景,尤金笑谈那根线拴住的不仅仅是飘在天上的风筝,更拴住了他那颗漂泊的心。潍坊肉火烧、潍坊家常菜、潍坊话、潍坊风筝……已经成为尤金生活的一部分。
首次放飞儿童版风筝,他被线割伤手
  “天哪,为什么这么多人穿着这么漂亮的衣服在路上跳舞?”2002年,尤金第一次来到潍坊时,被东风西街与和平路交叉路口的情景吸引住了。“他们手里拿着各种各样的风筝,后面飘着许多国家的国旗,很多外国人也在队伍之中,当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看看有没有我们乌克兰的国旗,可惜没有找到。”尤金笑着说,虽然当时知道这是在风筝比赛,但是他并不知道自己当时所在的城市就是世界风筝之都。“当时我还奇怪,为什么好多公交车上有蝴蝶的标志,后来才知道,原来那是风筝的象征。”尤金说,那时潍坊给他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国际化的都市,在这里外国人随处可见。
  “当时路边上有很多卖风筝的,我也买了一只漂亮的鹦鹉风筝,但是很遗憾,由于自己技术不行,根本放不起来。”尤金说,后来在一位潍坊市民的指导下,自己买了一只最简易的三角风筝,用尤金的话说就是“儿童版”风筝。“很神奇,风筝飞起来了感觉好开心。”尤金说,当时自己是在潍坊百货大楼对面放的风筝,那时还是一片空地。随后他又带着这只风筝去了风筝会比赛现场浮烟山。“没想到风那么大,怕风筝刮跑了,我使劲拽着手中的线,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风筝线把我的手割破了,风筝也跑了。”尤金回忆至此,脸上露出了欢快的微笑。
在乌克兰放潍坊风筝,吸引路人围观
  尤金在乌克兰也会放风筝,但是那里的风筝多是一个款式,即四边形风筝。“在乌克兰,放风筝只是一种乐趣,风筝的样式也很单一,来到潍坊后才知道风筝原来可以如此多样。”尤金说。
  尤金每年都会去看风筝会。“老鹰风筝、龙头风筝、金鱼风筝、还有杨家埠年画版的风筝,尤其是刚来到潍坊时看到的那个900米长的龙头风筝,太让人震惊了,这么大这么好看的风筝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尤金说,由于当时风很大,好几个人拽着线想拽住风筝,没想到反被风筝拖着向前“飞行”了3米。
  “我每次回家都会带风筝回去,亲人朋友们很喜欢。”尤金笑着说,自己在乌克兰放潍坊的风筝放得正开心时,猛然回头发现周围的人都在看他的风筝。“在乌克兰你要放潍坊风筝,围观的观众会特别多。”
  尤金说,风筝现在成了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们最喜欢的礼物,“有的挂在家里,有的摆在办公桌上,有朋友知道我要回国时,怕我忘了,还会特地打电话提醒我别忘了给他带一只潍坊风筝。”尤金笑着说。
家乡风筝队来潍参赛,他自荐当导游
  每年的风筝会,除了带着家人去现场观看,尤金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做,就是做乌克兰风筝队的导游。“他们住宿吃饭不用我管,但是他们想了解潍坊时,我就成了他们的导游。”尤金会向乌克兰朋友们介绍哪里有正宗的潍县菜,也会告诉他们哪里有好吃的西餐厅和好玩的酒吧。
  “风筝会的时候,我经常是上午和家人去看风筝会,到了下午和晚上,就带着乌克兰的队友们一起吃野餐,那些记忆对我来说很特殊。”尤金说,就像在乌克兰遇到中国人,尤其是潍坊人自己会感到特别亲切一样,自己在潍坊遇到乌克兰的朋友也会格外亲切。
  “每当他们快要走的时候,就会问我带什么有当地特色的礼物或者纪念品回去比较合适,我就会带着他们去买风筝,尤其是那种放在盒子里的小风筝,即方便携带,也适合送给亲朋好友作纪念,他们一般都会特别喜欢。”尤金说,今年他还会去风筝会,期待能再次遇到乌克兰的朋友们。
  “今年2月8日我回中国时,在北京南站下车,在车站里我看到了‘欢迎到世界风筝之都——潍坊参加风筝会’的宣传,顿时觉得特别自豪。”尤金说,那时他的感觉就是,自己就是个地地道道的潍坊人,他为自己所生活的这座城市感到骄傲。
  说着尤金拿出自己的手机说:“这是我为你们写的一条信息,里面是我对潍坊风筝和潍坊这座城市的看法。”
  在尤金的手机上,他这样写道:“通过风筝会这个窗口,潍坊可以与世界进行文化和历史交流,有些人最初可能是因为风筝来到潍坊,可是当他们离开的时候,一定会带着对潍坊的美好记忆。他们不仅了解了潍坊的历史与文化,也了解了潍坊的风土人情,所以潍坊风筝不仅是潍坊乃至中国走向世界的窗口,也是潍坊人民乃至中国人民了解世界的窗口……”
放飞技术差 欲以后恶补
  12年了,生活在潍坊的尤金已经是能做潍坊饭,会说潍坊话的“地道”潍坊人。“我会做西红柿炒鸡蛋、会包饺子和包子,会炒蘑菇,炒芹菜肉……”说起会做的潍坊饭,尤金兴致很高,而说到是否会说潍坊话,本来说着普通话的尤金则立刻换了“频道”,有模有样地跟记者“显摆”了几句潍坊话。
  但是说起放风筝,尤金表示自己技术还是不行。“12年了,我带给乌克兰亲朋的风筝已经数不清了,自己买的风筝也已经有十几只了,但遗憾的是现在我还是只能放‘儿童版’风筝,那些放飞难度高点的风筝还是驾驭不了。”尤金说,自己也曾尝试过,但是放得都不是很成功。“有一次忍不住买了个仙女的风筝,特别漂亮,但是还是没让它飞起来。”尤金遗憾地说。
  现在5岁半的女儿也很喜欢放风筝。“但是她还小,不能自己放,只能是我或者她姥爷放的时候,她在一边看,我们将风筝放起来后会让她牵着风筝线玩玩,她就很开心。”尤金计划着等女儿长大了,自己要教女儿放风筝。不过尤金放风筝的技术还不行,“等退休了,我要好好学习怎么放潍坊风筝,到时候我就可以放各种漂亮的风筝了。”尤金说。文/本报记者 李早花 实习生 张艳华  图/本报记者 殷梦
  本期部分人物信息由潍坊市外侨办驻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窗口提供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