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孟镇实施迁村并点工程,朱家屯村村民告别偏僻小村 朱家屯村是昌邑市北孟镇的一个小村子,只有160户人家,地理位置和交通的不便制约了村里经济的发展,孩子上学、村民外出购物都是难题,走出村子、过上现代化的生活是村民们最大的心愿。如今北孟镇实施迁村并点工程让村民们梦想成真了,从4月23日起,朱家屯村村民陆续搬进新建在北孟镇上的圣泽苑小区,开始崭新的生活。 新房三室一厅,还是集体供暖 4月23日上午,记者来到北孟镇上新建的圣泽苑小区,看到这里全是崭新的居民楼,在小区门口挂着红色的横幅,上面写着“恭祝朱家屯村父老乡亲乔迁新居”。朱家屯村的村民有的开车从老家拉行李,有的在新家装修,还有的在打扫新房,大伙儿都忙得热火朝天。 记者在一栋楼房内见到了正忙着和木工师傅商讨装修事宜的村民朱曙东。谈到就要搬进新房子住了,朱曙东笑逐颜开。他告诉记者,他们家之前住的是一个不大的院落,有四间破旧的小屋,条件很差,而且村里的道路崎岖不平,非常难走。 “如今能住进这90多平方米的三室一厅,还是集体供暖的楼房,以前想都不敢想。原来我们老百姓的旧房子卖掉也不值几个钱,现在的新楼房升值了10余倍。我们村的朱庆军分了两套楼房,固定资产得40多万元了。”电锯声中,朱曙东一边看着工人师傅帮自己装修着新房,一边向记者说着心中的欢欣。
旧村土地流转,村民收入增加 “您最好能给我协调500亩的土地,面积小了算不着账。”在北孟中心社区的办公室里,社区书记岳峰普正在与前来承包村民土地的种植大户商议承包的事。 以前朱家屯村的土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当记者问及一年的收成如何时,朱家屯村村支部书记赵京林说,现在种地不挣钱,刨去化肥、机械、浇水等费用,一亩地也就挣一季粮食,1000多元钱。 北孟中心社区书记岳峰普告诉记者:“现在我正在和承包商商议土地流转的事,等朱家屯村搬迁以后,村址进行复垦,我们将村民的土地流转出去,兴办家庭农场,走大户种植、规模种植的路子。这样村民既在村里对外承包土地有收入,又到镇上打工、做生意有收入,这个账老百姓算得很清楚,现在很多搬迁的村民都联系好企业打工了。” 在崭新的小区里,到处都弥漫着乔迁的喜悦,村民们的脸上都荡漾着由衷的笑容。一个村子整体搬迁住楼房,村民们说这样的好事千年难遇。 分房程序全由 村民商议决定 参与分房的北孟镇镇政府工作人员唐晓彤告诉记者,他们分房子政府只参与指导,具体操作全部由朱家屯村的老百姓自己决定、自己商议、自己办,分房过程由市公证处公证。 村民朱相法是分房小组的成员。老朱说:“我们从群众中选出了16名代表,从分房方案的制定、抓阄的程序、房屋的验收等每一件事,一块商议,一块办,分头向村民传达。有一个不同意就不能办,算算光开讨论会也得开了30多次了。” 路灯绿化样样全 生活不比城里差 以前的朱家村屯,若是遇到雨雪天,道路泥泞不堪。“孩子要出村读小学,每天一大早就要离家,因为村路太难走,出村之后还要赶8里路才能到学校,每次我都要接送。搬到新房后就方便多了,干什么都顺畅了。”想起以前的苦日子,朱曙东感慨万千。 朱家屯村村支书赵京林告诉记者,现在镇区建设得更漂亮了,路灯、绿化样样齐全,像圣泽苑这样的小区,镇上还有四五个。镇上还建设了敬老院、供热中心、幼儿园,这里的生活一点不比城里差。 文/图 本报记者 齐文 曾庆建 本报特约记者 于大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