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新时期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重要举措。作为住房公积金管理单位,住房公积金管理得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广大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为此青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始终把维护群众利益,满足群众合理需求作为首要职责,以人为本,以“便民、利民、惠民”为导向,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态度,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着眼民计民生 坚持制度创新 保障民计民生,是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宗旨所在,立足改善民生进行制度创新,才能使住房公积金制度始终保持勃勃生机。 制度创新首先体现在推动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维护广大职工合法权益上。2012年1月1日,青州市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由10%提高到18%。其中单位负担部分由5%提高到12%,个人负担部分由5%提高到6%。进一步提高了广大职工的住房支付能力,增强了公积金在住房保障体系中的作用。 其次体现在支持职工住房消费,改善群众住房条件上。2012年5月1日,市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最高额度由原来的20万元调整为30万元,更好地满足了职工贷款需求。2013年11月1日,又下调了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担保服务收费标准,比原担保费率降低50%以上,减轻了购房家庭的经济负担。 第三,推出了逐月提取还贷业务。2013年5月1日,为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对职工住房的保障功能,减轻职工还款压力和经济负担,与四家委托银行联合推出住房公积金逐月提取还贷业务。符合申请条件的职工到公积金驻人民办事中心服务窗口签订委托协议书和逐月提取还贷业务申请审批表,工作日内随到随办,即时办结。之后每月还款就可以直接从住房公积金账户公积金余额里自动划转到指定账户,开创了潍坊市住房公积金逐月还贷的先河。截至2013年底,累计已有503户801名职工办理了住房公积金逐月提取还贷业务。 第四,开展了邮寄结息对账单业务。2013年7月,对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邮寄结息对账单,让职工足不出户就能了解住房公积金个人账户的缴交、支取、余额和结息情况,对住房公积金政策和个人基本信息有更全面的了解。
着眼便民利民,坚持服务创新 不断改进服务水平,提升工作效率,提高群众满意度是民生之本,也是推动住房公积金制度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首先不断完善窗口职能、提升服务质量,打造“民生公积金”品牌。恪守以人为本、便民利民、群众有需求、窗口有服务的理念,加强与委托银行、担保公司等部门的协调配合,不断优化办事流程,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办事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一体化管理、一条龙服务;坚持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等,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的发生,为广大职工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其次大力推进电子政务、电子服务建设。2012年10月底,开通了集政务公开、政策咨询、办事指南、账户查询、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青州市住房公积金网站,方便了广大职工更直接有效地了解公积金相关政策、动态、办理程序、公积金运行和个人信息情况等,维护了广大职工的知情权和监督权;通过“民生在线”和“行风在线”平台,与群众进行互动交流,认真解决群众诉求,及时公开答复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第三以建设“和谐中心”为目标,不断强化廉政意识,塑造良好形象。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确保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协调推进,持之以恒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宗旨教育、党风党纪教育等,自觉遵守廉政准则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建立以岗位安全为重点,以规范程序为主线,以完善制度为根本的住房公积金监管机制,保证权力行使安全、资金运用安全和干部职工成长安全;健全内控机制,完善贷款风险控制制度和审贷分离、分级审批的工作流程;接受社会监督,着力营造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务环境。
着眼包村联户 密切干群关系 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扎扎实实稳步推进“第一书记”任职村工作,扑下身子,真包实联,以实际行动推动强村富民。 一是深入调研,了解村情民意。“第一书记”和班子成员多次到村庄实地调研,在农户家中,在田间地头,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掌握好“第一手”资料。加强与村干部的座谈交流,召开参加村“两委”会议,了解村内开展的重点工作和面临的困难与瓶颈,为明确包村任务、有序开展“包村联户”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是真心实意,帮扶困难群众。把“紧密联系群众、积极服务群众”作为工作信条,融入到每一项驻村工作中。走访慰问困难户和老党员,广泛听取不同群体的意见建议,并与困难群众进行全员帮扶结对子,定期到他们家中走访慰问,让联系村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桥梁纽带。 三是尽心尽力,办好惠民实事。针对两个村庄面临的实际困难,及时召开班子成员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制定工作规划,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首先完善了村两委办公场所,建立党员活动室,健全党员学习制度。在何官小陈村建设彩钢房办公室,配备了办公桌、办公椅等必要办公设施,并安装了监控设施,目前已投入使用;在何官董家村新建办公室3间和村卫生室2间,目前已基本完工,相关配套设施待工程竣工后立刻到位。其次组织村民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对“三大堆”进行清理,按照城乡环卫一体化要求,分别在两个村庄主要街道设置了垃圾箱6个,垃圾池1个。 本报通讯员 邱建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