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Q18版:青州新闻一周年特刊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重点
 
标题导航
大山拓荒牛 耕来满眼春
2014年04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山拓荒牛 耕来满眼春
  闫建春(右)和王家新面对成活的苗木,很欣慰。
  庙子镇党委书记张洪刚(右二)多次到林场检查指导工作。
  南李林场一角,郁郁葱葱。



昔日荒山现新颜
  2014年4月11日,一个万木萌发,生机盎然的春日。
  在青州市庙子镇唐北峪村的老村旧址,一个卧在母亲山脚下的小山包,新砌了层层石堰,整平了层层梯田,贫瘠的山土里还露出密密麻麻的碎石块,但已经栽满了从中科院林业研究所引进的原生木本红豆杉、辽榛、达维榛及纸皮核桃树,梯田边缘则栽满了密密匝匝的藤本药用植物连翘。每颗苗木周围土壤都湿着,沉下去一大圈,显然是刚浇过水。数十多名山区农民,有的在铺设水管,有的在山脚下一块大些的平地里垒砌管道井,有的在给苗木浇水。
  唐北峪村书记王家新,陪同这片林场的女经理闫建春详细查看苗木的成活情况,新栽植的苗木芽苞几乎全部萌动,看来是都成活了。王家新说:“今春滴雨不见,我不敢松懈,栽着新树的同时,派人一停不停地浇水。咱们的这些苗木都是稀有品种,最重要的保成活率。”
  闫建春满意地点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王家新目前是这里的技术总监,全盘负责林场的土地整理、工程建设、苗木管理。前些天,办公室还没建起来,春风很寒,但他坚持睡在自己的面包车里,看护着设备、工具和苗木,十分辛苦。
  他向我们介绍说,自从王宗民老总决定在这里搞有机农业开发以后,村民们为了感谢王总的付出,真心实意的出工干活。在王总的指挥下,将老村搬迁后的旧摊子砌石墙整土地,修筑了多个蓄水池,所有的田间铺设了了灌溉管道,并引进了全自动灌溉机器,实现了自动检测旱情、自流喷淋灌溉,还可以用手机远程控制灌溉,终于在栽植季节到来之前做好所有准备工作,工程量是很大的。
  目前,王总已经从台湾订购先进的田间除草机,实现了田间管理现代化。

慧眼投向有机农业
  据闫建春介绍,眼前这个中民农林科技园是他们有机农业投资规模的一部分。自从2012年他们决定开辟有机农业项目后,将目光投向荒凉的河滩山坡贫瘠农田,一发不可收,先后在庙子镇大牟村、南李村、黄花溪等村庄的河滩荒山建立了“山东省万亩坚果基地”“万亩特色农业基地”等有机农业项目园,去年引进栽植了辽榛、达维榛、平欧榛、纸皮核桃等特殊果木,明年可以挂果见收益。
  这个建在唐北峪村的中民农林科技园就是在庙子镇党委政府的努力撮合下,于2013年底签约开发的,准备在涉及唐北峪村旧址及前后的两座荒山上,遵循原生态有机农业模式,栽植百万棵红豆杉、百万棵榛子、百万棵核桃、千万颗连翘,在两个山坡上栽满红玫瑰。红豆杉提取素是很有效的抗癌、治癌新药;连翘花、叶、种子,全身是宝;榛子、核桃是健脑补肾的优质食品,深加工开发这些珍稀果木的药用价值、食用价值,前景好。  三年以后,山山披绿挂翠,鸟语花香,生态环境将发生根本改变。再依托庙子镇的秀丽山水,搞观光旅游特色农业,这里的农民会很快富裕起来。
  庙子镇党委书记张洪刚也十分关心他们,这天又专程来观察林场的建设。他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多次来林场检查指导工作。王宗民陪同张书记,详细查看新苗木的萌发情况,介绍了林场发展方向。下一步要安装喷灌设备,实现自动喷淋,利用太阳能提供廉洁能源,建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张书记向王宗民建议,增强林场的技术力量,不光要聘请农林专业的大学生,还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和国家、省林科院的合作交流,请专家来做技术指导,做现代农林示范园。“别等果木长起来再做这些,现在就做,越早越好,专家一句话,胜过你摸索十年……”。王宗民连连点头称是,感谢他的悉心指导。
  张书记还对笔者说:“庙子镇确定发展观光农林业以后,先后招来十多家大商家投资庙子山水,以后的庙子镇将是一个山清水秀的迷人风景福地。王宗民目前是庙子镇最大的投资商,为改变庙子镇面貌、带动山区农民发家致富做出巨大贡献,我代表庙子镇人民感谢他们。”
万山皆绿色 四海无荒田
  目前,王宗民、闫建春经营的山东泰吉工贸有限公司、泰吉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的电动车锂电池、电器产品畅销全国。为顺应经济形势发展,响应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王宗民走遍全国各地考察,与专家学者交谈,决定开辟新的创业项目,最终选择了有机农业开发。
  “在农村刨了二十多年土坷垃的我,最烦的就是种地。”王宗民说,以前自己宁愿扛盐包,也不摸䦆头,但现在有了根本的改变:对待苗木,像对待自己的孩子,疼爱有加。在林场,王宗民裤子挽膝盖上,打着赤膊下田,天天挥舞着䦆头刨树坑,捡石头,小心翼翼地埋土浇水,唯恐伤了树皮树芽,整月不回城里,一再嘱咐栽树的工人要小心要上心,别伤了树木,要认真管理。风吹日晒,王宗民变黑了变瘦了,与原来西装革履、心闲气定的王总简直判若两人,他一天不去河滩山坡巡视他的“宝贝”,就像掉了魂儿,一进入树林便露出欣慰的笑容,乐呵呵地和技术员交流经验,找回了做农民的感觉。
  笔者转了转王宗民的几个林场,原来蒿草丛生、卵石密布的河滩,改造成平坦的林地,里面一棵杂草没有,只有一堆堆选出的砾石还没来得及运走,横平竖直一斩齐的榛子林、核桃林都已经萌发出碧绿的嫩叶,中间套种着他们培育的小树苗,准备往大山上移栽。有农民正在林间繁忙地除草浇水,有鹌鹑什么的鸟儿不时地从林中飞起,见了人也不惊慌,还在悠闲灵巧地啄来啄去,整个林场充满旺盛的生机。管理也有模有样,一看就是内行人做的。闫建春告诉笔者,这都是王宗民张罗的。看看,他确实从大老板回归成了有技术有作为的农民。目前,中民农林科技已经成为省林科院现代农林高科技示范单位。
  在林场,处处可见王宗民自己创作的标语:“万山皆绿色,四海无荒田;你我手拉手,营造一片绿;沟边路边林木旺,人民群众受益多;齐心协力大办农业,绿色撑起一片蓝天……”。这些都能激发起工人们的种树积极性,也彰显出王宗民的远大理想与大有作为的气势。
二人心愿
想让山村农民 有事做有钱挣
  谈起为什么不在肥沃的平原上投资,偏偏选中遥远的庙子镇山区,王宗民说:“我喜欢大自然,有空就到山区旅游,看到这里土地贫瘠,投入大产出少,大片的河滩地、山坡都荒芜着,农民一年收入不了几个钱。年轻的都进城打工,剩下的都是弱势老人妇女,常年没有收入,很可怜。所以,有想投资的念头后,就决定往大山里投,为这里的老少爷们做点实实在在的事,让他们有事做有钱挣。所以,我就成了庙子镇农民中的一员。来了以后,我才真正感受到山里人的实在、山里人的善良,待我们太好了,真心实意,工钱不讲高低,干活不用催促。王家新是村书记,忙村里的工作,更把这里的事当成他自己的事,跑前跑后,白天调度生产、安排施工,夜里亲自来做保卫,很辛苦,我很感谢他。”王宗民说得朴实无华。
  笔者随机询问了在这里打工的几位农民,他们从心底里表达出对王宗民、闫建春来投资的感激之情。68岁的曹家村村民张永福说:“我这么大年纪了,上哪干也没人要,多亏王总来种树,我在家门口就有钱挣有饭吃了。”63岁的赵家崖坡村村民赵文福说:“我来这里干一个多月了,王总待我们很好,从不催促我们多干活,而是自己带头猛干,我们能不实心实意地干?他们是来给我们造福的,我们也不能亏待他。”
  其实,王宗民、闫建春两人多年来一直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每年都赞助二三十名山区的贫困孩子上学,每逢遇上捐款活动、慈善活动,都是抢着参加。
  王宗民夫妻有这样的胸怀,到贫困的山区投资,也就顺理成章了。有了他们这样的大山拓荒牛,我们的山区会变成美好的福地洞天。             马汝建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