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亭45岁的张双伟常年种菜卖菜,阴雨天才能歇歇 4月30日凌晨5点多,寒亭区固堤街道大张村村民张双伟就开着三轮车拉着一车自家地里产的芹菜来到了奎文区孙家大集,准备抢个好位置。选好摊位后,他又开始忙活着搬菜摆摊。张双伟种植蔬菜已有二十多年了,赶孙家大集卖菜也有十多个年头了,早就有了一批“老客户”。当天,他共拉了700多斤芹菜,到中午11点半左右,一车芹菜卖完了。“起早贪黑不要紧,挣的就是个辛苦钱。”张双伟说。
现场探访 早上捎了仨包子 卖完才有心思吃 还不到凌晨6点,张双伟就已摆好了芹菜摊。说是摆摊,其实就是在地上铺上一层塑料薄膜,把一部分芹菜摆上去。随后,他脱下身上的一件旧棉服,扔到了车里。今年45岁的张双伟个子很高,上身穿一件蓝色T恤,下身穿一条迷彩裤,非常干练。摆好摊后,他从三轮车上拿下一个小凳子,坐在摊前开始叫卖。 听说记者要采访他,张双伟连连摆手,“就是普通的庄稼汉,有啥可说的。”尽管如此,张双伟还是从车上拿下了一个凳子,让记者坐下。 张双伟对记者说,他这次一共拉了700多斤芹菜,全都是头一天下午刚从自家蔬菜大棚里收的。“从昨天下午3点,我们两口子就到大棚里去收芹菜,一直干到晚上8点多。”张双伟说。 “今天早上,我不到4点就起床了,把芹菜全都装到车上,忙活完就快5点了,饭也没来得及吃就跑过来了。”张双伟说。记者看到,他的摊位旁边有三个包子,但他并没有要吃的意思。“拉了这么多芹菜,今天上午必须得卖完,否则再拉回去就太不划算了。”张双伟笑着说,刚开始卖还不知道行情会怎样,他心理压力很大,得等卖完以后才能吃饭,否则吃不踏实。 菜要一斤一斤卖 钱得一分一分挣 早上6点多,陆续有人来买菜了,张双伟也开始大声叫卖起来,“芹菜一块钱一斤,自己种的芹菜,安全无公害,又鲜又嫩,快来抢吧。”张双伟这一吆喝还挺见效,来买芹菜的人越来越多。 “孙家大集是个天天市场,从早上6点多就开始上人了,大部分都是晨练的老人,这部分顾客一定要抓住。”张双伟说。这样卖了约一个小时,7点半左右,张双伟主动出招,将自己的芹菜降价出售,每斤降到了8毛钱。“我选的这个位置比较靠里,走到这里的顾客大部分都已经问过价了,所以我把菜价稍微降一降,菜品好价格低,肯定能留住顾客。”张双伟笑着说。 果然,大批顾客开始涌到张双伟的摊位前。一时间,张双伟既要收钱找钱,还要给顾客捆扎芹菜,忙得团团转,很快便汗水直流,但他连擦汗的工夫都没有。 记者注意到,来买芹菜的市民每人顶多买一斤两斤,但张双伟依然非常开心。“这里是个天天市场,市民大部分都只买自己家当天吃的,所以一次性买的比较少。但你不能嫌琐碎,钱就是得一分一分地挣。”张双伟对记者说。 一盒烟全抽完了 记者注意到,从摆摊位时起,张双伟就从兜里掏出了一盒烟,还准备了两个打火机。不管多忙,张双伟嘴里总是叼着一根烟,抽完了赶紧再点上一根新的。 张双伟对记者说,他平时没啥别的爱好,就好抽口烟,但在家里不敢抽,只能抓住赶集的机会,让自己过把瘾。“你看我赶集的时候抽烟好像挺着迷的,其实我平时在家里并不怎么抽烟,一是在家里老婆不让抽,说是对身体不好,管得我特别严。再就是平时在地里干活,管理蔬菜,忙都忙不过来,实在没空抽烟。”张双伟说,但一到赶集的时候,他离了烟还真不行。 “这次一共从家里拉来了700多斤芹菜,虽说并不是特别多,但也够我卖一上午的了。”张双伟说,赶集其实是一个非常枯燥的活,虽然看着并不是特别累,但总是重复同样的动作,说同样的话,长期下来非常折磨人。“抽烟就跟解闷一样,另外也算是给自己加油鼓劲了,鼓励自己赶紧把芹菜卖完。”张双伟憨笑着说。 从早上7点半开始,张双伟一直在忙碌,不停地招揽顾客,不停地给顾客捆菜找零,而嘴里的烟也没停下,一直忙活到中午11点半,最后一捆芹菜终于卖完了,此时,一盒烟也只剩下了最后一根。张双伟对着空摊位悠然自得地品着最后一根烟,“没想到今天还挺不错,这么快就把菜全卖完了,卖的钱也不少,有四五百块呢。”张双伟乐呵呵地抽着烟,数着手里的钱对记者说。 讲述 种菜二十多年 累出一身毛病 张双伟说,1987年他初中毕业以后,就开始回家种菜。“那时候菜便宜,像一斤芹菜,也就卖个一两毛钱。”张双伟说,种了五年菜后,他觉得并不是很赚钱,就到市区学厨。刚干厨师那一年,他23岁,28岁时他又回到了老家,开始专心种菜。 张双伟跟记者说,回老家后,他侍弄大棚蔬菜,妻子养鸡,这样一直持续到了2003年。那一年养鸡行情特别差,他们两口子开始专心种植蔬菜。“从那时起,我们家里每年都得种10亩左右的蔬菜,有一个蔬菜大棚,还有一大片露天菜地。”张双伟说,这些年他种过的蔬菜种类特别多,像茄子,黄瓜、西红柿、甘蓝、芹菜等都种过。 “种菜是一个非常辛苦的活,这些年来我们两口子基本上是全年无休,除了阴天下雨能歇歇外,其余时间要么是在棚里,要么是在地里,要么是在集上。”张双伟说,常年的劳累,让他和妻子的身体都落下了一些毛病,“从2010年起,我们又建了个养猪场,让她主要养猪,这样比种菜轻松点。我主要还是种菜,累也没办法。” 想干到六十岁 盼儿早日成家 这些年种菜,张双伟也总结出经验来了,就是要搞多样化经营。“养着猪还种着菜,而且种的菜也有多种,这样可以减少风险。”张双伟笑着说,猪不赚钱还可以靠菜,这种菜不值钱,还有别的菜,总之就是尽量别让一年白忙活。 张双伟告诉记者,去年猪和蔬菜行情都比较好,他们收入可观。而今年行情都不是很好。“搞养殖和种植就是这样,不能年年赚大钱,不赔就挺好。”张双伟说。 在和记者聊天的过程中,张双伟接到了儿子的电话。他告诉记者,他就只有一个孩子,今年21岁了,目前在市区上班,他跟妻子辛辛苦苦赚钱,就是为了儿子。“去年给他在寒亭首付买了一套房子。”张双伟乐呵呵地说,前几天儿子把女朋友领回家,他看着挺满意的,现在就盼着儿子早点成家。 收拾完东西,张双伟准备开着他那辆破旧的三轮车回家了。“我打算干到60岁退休,还不知道这个老伙计能不能陪我干到那个时候。”张双伟轻抚着车笑着跟记者说。 文/图 本报记者 赵春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