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都市生活·潍坊耍儿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变形计(三)·晚报记者百家行
 
标题导航
在俗人和诗人之间,他忙着切换
2014年05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俗人和诗人之间,他忙着切换



小民的志
  莫言曾为《华夏龙魂》题了一段“诗经范儿”的词:“华夏龙魂/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维德维芳/诗书继世/千古馨香/牟文小民/其志大矣/牟文小友/长诗万行。”《华夏龙魂》也被诗歌界、评论界誉为华夏民族第一部神话英雄史诗。
  这部“史诗”源于一个梦想。
  牧文第一次写神话诗是在高中时代,有次读到夸父逐日而走、道渴而死,炎帝之女女娃游东海溺水身亡、化为精卫鸟填海不息的故事,他震撼不已,就把夸父和精卫想象成一对恋人,创作了《夸父与精卫》叙事诗,约有一千行。
  工作后,牧文在劳动部门上班,趁出差逛了次新华书店,看到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和古印度的《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等,他再次被震撼了。“中国古诗以短诗为主,即使《离骚》这样的长诗,也不过370多行,读起来不过瘾。五千年来,作为华夏民族主体的汉民族怎么就没有一部长篇史诗呢?古希腊的神谱完整立体,中国不缺神话故事,但我们的神系并不完整。”牧文说。
  牧文开始广泛搜集典籍,走访专家,到各地大学图书馆查阅资料,初步梳理出上古神话传说的脉络。他发现盘古、女娲、伏羲、炎帝、黄帝、大鲧、尧、舜、禹,也是完整的神系,只因没人整理,所以显得零散。“我们的血统很珍贵,盘古用身体开辟世界,女娲用身体补天等都是在用生命创造历史。”牧文说。
  后来,牧文准备把十年来创作的长篇神话史诗以“女娃之歌”为题出版。出版前,他拜访了著名散文家章永顺。章永顺提出,诗集的名字是否可以改为《华夏龙魂》?“当时我还年轻,没理解透为什么用这么宏大的题目。”牧文说,后来他终于明白章永顺的建议非常准确。随着创作的深入,牧文的目标逐渐清晰:创作华夏长诗,构建华夏神系,弘扬华夏精神。用“华夏龙魂”当帽子,的确很合适。2003年9月,《华夏龙魂》第一部《女娃之歌》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写诗很“遭罪”
  牧文的写作不存在“跋涉”,他只是在“走路”。
  作为诗人,牧文有“娇气”的一面,他写作不能久坐,“这太痛苦了,我坐不住。”牧文开玩笑说。他的创作时间往往是零散的,一般写个几分钟,消耗完灵感后就停止。“有时候我正在写,别人叫我出去溜达一下,我撂下笔,抬脚就走。”牧文说,自己缺乏莫言老师的定性。他从不“拗”句子,但也没有浪费灵感,随身带着本子和笔,想起来就写几句,主题都跟神话有关。“长诗就好比一条项链,三五句短诗就是珍珠。”
  对牧文来说,时间持久地看书既奢侈又“痛苦”。牧文经常忙里偷闲翻阅资料,但一次只看几分钟,从没机会坐下来一次看上几小时。好在他见缝插针地看,时间长了自然也就有了积累。“如果光写诗不看书也不行,就像缺乏营养一样,不写不得劲,写又很痛苦。”
  牧文好书法,买宣纸订成本子,每天都把灵光一现的句子用毛笔誊抄在本子上,把家里塞了个满满当当,大部分纸张已泛黄。翻开一看,他居然什么都写,里面夹杂着日记,如流水账一般。
  他写了这么多诗,在朋友圈子总遭到调侃:“这是某主任、那是某经理、这位,是位诗人。”牧文说:“我听了心里真不是滋味啊。”可半个小时过后,他立即忘了自己的“委屈”:“朋友们也是开玩笑,就算是打击也没用,我就是愿意写。”

35岁后只为一件事
  今年4月,《华夏龙魂》七部曲正式出版发行了,《女娲之歌》《黄帝之歌》《女娃之歌》《大鲧之歌》《大羿之歌》《大舜之歌》《大禹之歌》,共计两万七千行。牧文说,《华夏龙魂》发行后,想静下心来,重新构思、打磨,完善,以增强长诗的广度、深度和力度。“我一生就为这一首诗,希望能有人给我修改,我会在后记中写上他的名字。”自费出书在务实的人看来,简直是行为艺术,但牧文把写诗当成一项事业,“这个社会总需要有些傻乎乎的人,来做点傻乎乎的事。”
  这五六年来,牧文向潍坊市的一些学校无偿捐赠了1万多本书。他希望今后可以走商业路线,与别人合作,将《华夏龙魂》改编为动漫、连环画等。“走市场路子不为挣钱,能收回成本就行。”牧文说。
  牧文在高密市一文化事业单位工作,他在一篇面向潍坊五所高校的演讲稿中说,“人活着,35岁以前是为了浪漫,35岁以后是为了一件事。”演讲稿讲述的是《华夏龙魂》的创作过程和基本框架,其中罗列了近百位神祗、英雄的谱系、名字。
  这些名字在扩音器里被念诵,在人们的心中被吟唱。

◎相关链接
长诗第五章《女娲补天》节选:
  有了美好的理想就会有升华的心灵,
娲洁白如栀子花的玉华升上太空;
温馨修长的秀发在清风中蜿蜒飘展,
仿佛一阵微风飞翔在纯洁的天空。
大理石般完美的玉体堵住了窟窿,
银河的水从此更加清澈晶莹;
娲每天晚上放出千万个祝福,
祝福的话语就是满天的星星。

  著名作家、山东省作协主席张炜为《华夏龙魂》题词:“牧文的这部诗稿表现出恢宏的气势,博大的胸襟以及顽强的追索能力。它不太像这个消费时代的一个青年人的所为,但它的确是发自底层的夺人心魄的长吟。” 
  著名诗人林莽说:“牧文在为我国汉民族神话诗意的再现做着不懈努力。” 
  诗人蓝野在《人民日报》撰文评论:“虽然华夏大地的上古神话五彩缤纷,但得以留传下来的仅仅是些碎片。因而,牧文的贡献就在于他糅合贯通了这些碎片,使它们具有了史诗的规模和质地。”文/本报记者 孙艺丛 台可实习生 孙泽君 图/本报记者 刘辉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