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巴沙尔在妻子陪伴下投选票 根据叙利亚内政部公布的数据,全国共有超过1584万选民,境内设立约9600个投票站,选民可凭身份证到任意投票站投票。 3日上午,巴沙尔在妻子阿斯玛陪伴下,到大马士革马勒基街区一个学校内的投票站投下选票。叙利亚国家电视台播放的电视画面显示,巴沙尔身穿深蓝色西服,系着领带,微笑着投下选票。 投票站的不少支持者身穿印着巴沙尔竞选口号的白色T恤,呼喊口号支持巴沙尔。一名支持者说:“‘同心协力’的口号意味着我们将在巴沙尔的领导下重建恐怖分子毁掉的一切。” 叙利亚外交部长瓦利德·穆阿利姆当天脖子上系着国旗,前往投票站投票。穆阿利姆说:“通过政治途径化解危机的道路今天开始。” 当天早些时候,另外两名候选人哈贾尔和诺里在大马士革市中心的喜来登酒店投下选票。
投票结束时间将视情况而定 选举当天,大马士革周边增设众多检查站。士兵盘查车主和路人,查看他们的身份证明文件。 记者在首都大马士革马扎区一个投票点看到,工作人员在6时30分左右就完成了投票点的布置。临近7时,已有多名民众在门外排队等候投票。 在大马士革中部一处酒店内的投票站,选民用钉子扎破手指,在选票上按下血印投票,以示忠于巴沙尔。 不少人还选择在电视镜头下公开投票支持巴沙尔,而不是走到隔帘后私密投票。 学生乌代·尤鲁斯尼选择“血印”示忠巴沙尔。他说,巴沙尔能够重新带给叙利亚安全,“他是我的领导人,我热爱他”。 叙利亚国家电视台画面显示,在多个大马士革投票站,选民排着长队投票,一些人手持巴沙尔画像,戴着巴沙尔头像的徽章,他们说:“我们来给巴沙尔投票。” 叙利亚国家电视台报道,在邻近巴沙尔家乡的拉塔基亚,选民以高投票率参与投票。 一名选民告诉国家电视台记者:“我们来到这里行使民主权利,没有受到任何压力。” 投票站定于当晚7时关闭。不过,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内政部官员说,投票站关闭时间可能推后,这将视选民投票情况而定。
反对派和西方指责“不合法” 在叙利亚政府失去控制的北部和东部地区,几乎看不到选举投票场景。反对派指责选举“不合法”。 叙利亚反对派组织“反对派和革命力量全国联盟”高级成员阿卜杜勒·巴塞特·西达说:“巴沙尔试图展示他赢得选举,但我们会告诉他,他想错了。” 反政府武装“叙利亚伊斯兰阵线”表示,不会对投票站发动袭击,因为“我们决定不让平民卷入冲突”。 6月2日,叙利亚反对派武装分子连续第三天袭击叙利亚北部城市阿勒颇市中心的商务区和居民区,欲破坏6月3日的总统选举。袭击造成23人丧生,近80人受伤。 2011年3月叙利亚危机爆发后,巴沙尔下台成为受西方国家支持的叙反对派最核心诉求。北约秘书长安诺斯·福格·拉斯穆森3日称,叙利亚总统选举是一场“闹剧”。“这没有满足自由、公平和透明选举的标准,”拉斯穆森说,“我确信我们的盟友不会承认所谓选举的结果。” 法国外交部长洛朗·法比尤斯说,叙利亚人在政府控制区投票,对象只能是巴沙尔,所谓选举是“可悲的闹剧”。 专家解读 巴沙尔获胜有利于中东局势稳定 6月3日,叙利亚终于迎来新一届总统选举,巴沙尔再次当选的可能性甚大。这是叙利亚实现浴火新生的“机会之窗”,也是巴沙尔政权的巨大政治胜利。 叙利亚危机从开始就是外力主导的地区热点,是一场“颠覆与反颠覆”的生死之战。2011年3月,叙利亚开始出现政局动荡,外部势力的积极干涉,使得民众抗议很快演变为惨烈的全面内战。当时,不少人预测,巴沙尔政权很可能像卡扎菲政权那样,在西方势力干预下几个月就迅速垮掉。但巴沙尔寸步不退,与政权誓死共存。加上在国内得到政府军和多数民众的支持,在地区得到伊朗和真主党等的军事和经济援助巴沙尔很有可能熬过最艰难的时刻,守得云开雾散,最终将战场上的优势,转换为选票箱中的政治优势。 长远看,如果巴沙尔顺利赢得大选,将极大增强他的政治声望和统治合法性,也将使中东地区持续数年的“政权垮台潮”逐渐被遏制。2011年,突尼斯爆发“茉莉花革命”以来,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也门等国强人政权先后垮台,叙利亚正是“下一张多米诺骨牌”。如果巴沙尔倒台,其外溢效应可能在黎巴嫩、约旦等邻国引发新的连锁反应,甚至可能使伊朗受到极大冲击。现在巴沙尔政权屹立不倒,执政基础继续巩固,无疑有助于中东地区局势向稳定方向发展。 当然,叙利亚危机不会因为这场选举而根本缓解。叙利亚境内外各种反对派仍会继续发难,西方国家仍会以各种方式继续尝试颠覆现政权。从这个意义上说,叙利亚离实现稳定仍有相当漫长的路要走。
背景 危机后首次选举 叙利亚总统选举7年一次。本次选举是2011年3月叙危机以来举行的第一次,也是第一次有多名候选人参加叙利亚总统选举。在2000年和2007年的总统选举中,巴沙尔均作为唯一总统候选人,并以超过90%的支持率当选。 2011年3月叙利亚危机爆发后,巴沙尔下台成为受西方国家支持的叙反对派最核心的诉求。 为缓和局势,改善国内政治环境,2011年8月,叙利亚颁布新的“政党法”和“选举法”,允许实行多党制。2012年2月,叙利亚举行公投,通过新宪法。2014年3月,叙利亚议会通过新选举法。 根据新宪法,叙国家政治制度以多元化为原则,改一党制为多党制;实现选举民主,总统由人民直接选举,任期为7年,只允许连任1次。 根据新选举法,总统候选人进行登记时在叙利亚境内连续居住不得少于10年,且必须获得至少35名议员的支持。与此同时,必须有至少两名得到宪法法院认可的总统候选人,总统选举才能举行。 总统选举应在现任总统任期结束前60天至90天内进行,总统候选人需获得绝对多数选民票数才能当选。如果没有候选人获得绝对多数选票,则选举将在两周内重新举行,由选民在得票居前两位的候选人中选出总统。 根据相关规定,现任总统巴沙尔任期将于今年7月17日结束。为回敬反对派要求巴沙尔下台的诉求,4月中旬,叙官方发出举行大选信号,4月22日开放候选人登记,开启叙大选进程。5月11日,总统选举正式拉开帷幕。 本次选举投票分境内和境外两阶段进行,境外投票已于5月28日启动。 本报综合报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