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刘鸿娥老人开心地坐在新房的床上,两个儿媳妇正在忙前忙后。 |
|

|
|
经济区友谊村首批80位70岁以上老人搬进免费老年公寓 新床新被、新房新电视……看到眼前这一切,94岁的刘鸿娥老人乐得合不拢嘴,“没想到近百的岁数了,我竟有了自己的新房子。”6月5日,经济区张氏街道友谊村首批80位70岁以上老人,陆续搬进了村里新盖的友谊老年公寓,不但自己不用掏一分钱,每月还可享受150元的餐补。
娘俩搬家当邻居 6月5日,在友谊老年公寓西单元17楼东南户,94岁的老人刘鸿娥身着大红色上衣,微笑地坐在新置办的大床上,看着两个孝顺的儿媳妇忙前忙后地布置新房子。“真是做梦也想不到,挤了一辈子平房,到了近百的岁数还能住上新楼房,而且还是免费的。”老人开心地说。 刘鸿娥老人说的新房,是村里刚刚分给她的一套面积约50平方米的一室一厅老年公寓。别看面积不大,里面却是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阳台等等一应俱全,电视、双人床、橱柜等等也都是新置办的。 刘鸿娥老人的大儿子王文贵今年70岁,住在母亲的隔壁,而他这套面积约60平方米的房子也是村里刚分给他的。王文贵告诉记者:“能分到房子就已经很意外了,没想到村里分给我们母子的房子竟然还紧挨着,而且还是独立的两套房子,这样既能给老太太一个相对独立安静的环境,又能方便我们照顾她。” 张氏街道友谊村党支部书记孙玉辉告诉记者,新建成的友谊老年公寓有25层,占地面积5亩,总投资3000万元,房间面积多在50-60平方米,为本村老人准备了180套房间。 曾14人挤三间房 一位老村民告诉记者,他们村属于白浪河水库建库时的移民村,住房问题一直困扰着村民,现在可算解决了。 王文贵说:“以前我们住的都是平房,三间房住着四代人,14口。晚上睡觉勉强能挤开,但洗澡可就不容易了,冬天还能去澡堂,到了夏天,只能趁家人外出的时候腾出一个房间,锁上门匆匆冲洗一下。” 友谊村党支部书记孙玉辉介绍,他接手友谊村后,承诺办四件大事,其中一件就是尽快建成老年公寓。村委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盖老年公寓时,村里的老人们拿个马扎板凳坐在旁边,天天看盖楼房的进度,就连吃饭时谈论的也是楼房盖到第几层了、是否能尽快入住等。这说明我们建免费公寓这件事办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按营养菜谱配餐 友谊老年公寓的二楼是老人们的活动区,跑步机、按摩机、棋牌室、乒乓球台、图书室等一应俱全,这些设备有不少是社会好心企业或村民自发捐赠的,还有的是村里出资购进的,没让村民拿一分钱。 在友谊老年公寓北侧的厨房内,大厨们正在精心地为老人们准备午餐。一位正在做菜的师傅告诉记者:“考虑到大多数老年人的体质,我们采取的营养菜谱避免了大鱼大肉,尽量做到营养均衡。” 工作人员介绍,公寓里也配备了厨房,天然气直通到户,老人们既可以自己在家做饭吃,也可以到公寓一楼餐厅就餐,甚至还可以电话点餐,一个电话之后,就有人将饭菜送上门。不但如此,老年人吃饭还有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150元。 张氏街道党委书记王海华介绍,友谊村自己筹资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街道上也会同民政部门积极为友谊村争取了上级资金236万元,用于友谊老年公寓的运营和添置老年人用品。 孙玉辉介绍,现在友谊村老年人的福利待遇非常不错,加上过节费、取暖补贴等,村里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可获得的补贴达7000元以上。 文/图 本报记者 韩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