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项食品安全标准整合工作两年内完成 本周是2014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11日上午,国家卫计委召开例行发布会,介绍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工作进展。记者获悉,目前我国正在整合食品安全标准,已公布新食品安全标准429项,还将通过2014至2015两年的努力,使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框架、原则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基本一致。最终的食品安全标准将被整合为1000多项。此外,为方便各方查询和使用标准,卫计委开发了食品添加剂标准查询软件,将于近期开通启用。 清理整合 已公布429项新标准 风险监测是食品安全的“风险雷达”,而标准就是衡量食品安全的“尺子”。受食品产业发展水平、风险评估能力等因素制约,现行食品安全标准存在标准间交叉重复、脱节,部分标准指标欠缺风险评估依据等突出问题。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全面清理整合现行食品标准。11日上午,国家卫生计生委表示,2013年,重点开展了对近5000项食品相关标准的清理工作,2014年又全面启动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整合工作,重点解决我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以及相关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内容存在的交叉、重复和矛盾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已经公布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429项。标准的目录也已公布,覆盖了数千项食品安全相关指标。 风险监测 乳制品污染趋于好转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制定并组织实施了年度国家风险监测计划,在2142个县区设置了食品污染物的监测点,2013年共监测42万件食品样品,涵盖了307项监测指标,获得的监测数据493万个。监测结果表明,我国食品安全的形势总体稳定,并且不断向好。其中,乳制品、面粉等食品中真菌毒素、微生物等污染物情况趋于好转,兽药滥用以及非法添加的情况有所遏制。同时,监测发现因环境污染,生产环节控制不严以及违法使用非食用物质或禁用物质的情况还存在,这些构成了食品安全的隐患。 在食源性疾病防治方面,全年共接到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报告1001起,救治患病人数14413人。监测显示,化学性因素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有下降趋势,致病性微生物仍然是主要病因,宾馆饭店、食堂等集体供餐场所是主要暴发场所。此外,误食有毒动植物和毒蘑菇中毒是主要致死原因。 查询软件 添加剂使用量更透明 卫生计生委表示,在食品安全标准方面,将通过2014至2015两年的努力,使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框架、原则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基本一致,主要食品安全指标设置和控制要求符合国际通行做法并适应中国膳食结构和食品产业国情。 另外,今年还将制定公布新的食用植物油、蜂蜜、粮食、包装饮用水、调味品等一批重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一步满足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和产业发展需要。今年还将开展对《食品中污染物限量》、《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等重点标准的跟踪评价,掌握标准执行情况,分析标准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为标准修订提供依据。 在现行的标准中,食品添加剂是整个标准中最大的一个,这个标准是一本书,里面有2000多项食品添加剂的指标,同时还有很多食品的分类。为让大家在使用时更加方便,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组织研发了一种查询软件,将于近日上线。这样公众就可以比较方便地查询添加剂的使用情况。 热点 膨化食品将禁用含铝添加剂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等5部门发布了《关于调整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的公告》。 公告规定,自2014年7月1日起,国家禁止将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用于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膨化食品生产中不得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小麦粉及其制品(除油炸面制品、面糊、裹粉、煎炸粉外)生产中不得使用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而制作馒头、油条等食品时常用的明矾,就是硫酸铝钾。专家表示,这一要求实施后,含铝添加剂的摄入量将减少一半左右。 关于,世界卫生组织设定的铝的最高摄入量健康指导值为每人每周每公斤体重不超过2毫克,经过风险评估,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面制品摄入量较高地区,这个数值达到了3毫克,对其适用范围调整之后,这个数值将降到1毫克左右。 最近,很多企业在宣传售卖富氧水,遭到一些公众的质疑,因为我国的一些规定当中要求,在水的宣传当中不可以使用矿物质水的宣传字样。对此,专家表示,从法律上来说,原卫生部同意可以把氧气加入到普通食品中,但是对氧气的质量规格、纯度以及使用有非常严格的界定。关于矿物质水,有些包装饮用水中加入食品添加剂是为了调节水的口味,现在一些产品中加了一些矿物质盐以后口感发生了变化,而不具有补充矿物质的功能。为了规范管理,在标准清理整合过程中需要把它规范起来。
专家 别怕食品添加剂 关注剂量是正解 提起香精、色素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人们往往唯恐避之不及,大有一种谈“剂”色变之势。但实际上,食品添加剂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恐怖。 专家表示,我们能在超市购买到各式各样的食品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食品添加剂。比如,防腐剂的出现使得过去难以保存的食品可以实现长途运输,甚至足不出户就能品尝到世界各地的美味。比如以前食用油、麻花、坚果等食品经常会有哈喇味,现在有了抗氧化剂,这种情况就减少了。再比如甜味剂糖精、安赛蜜、阿斯巴甜等,它们的甜度比蔗糖高得多,不但可以降低食品成本,减少能量摄入,还能够满足糖尿病人对甜食的渴望。 那么,使用这么多种食品添加剂是否安全呢?专家说,通俗地说就是,“剂量决定毒性”。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归根结底是要看用了多大的量和吃了多少,而和使用的品种数量没有必然联系。只要符合标准的要求,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实际上,多种食品添加剂的复合使用,往往产生事半功倍的“协同效应”,会大大降低食品添加剂的总使用量。科学家对每一种食品添加剂都要进行严格细致的风险评估,并通过留下足够的安全系数,严格规定其使用范围和使用量来确保安全性。 据《北京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