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市民们举行群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本报记者 巩建国 翻拍 |
|

|
|
文工团除了演出外,还担负着宣传党的政策、组织群众等任务。为迎接潍坊市首届各代会协商会的召开,文工团整整忙了一夜,圆满完成了布置会场的任务。为庆贺第一个国庆节,根据市委的安排,东门上的钟楼和南关操场上的大会主席台,是庆祝活动中的两处重点。这两处重点的装饰、布置的任务交由文工团负责。 裹红布挂标语,精心布置会场并演奏节目 建国前,各界人民代表大会还没有召开,这段时间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是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以下简称各代会协商会)。 潍坊市首届各代会协商会,于1949年9月25日至28日在新华影剧院召开。这是全市各界人民第一次选出自己的代表参政议政、行使民主权利、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的大会,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把布置会场和大会宣传的任务,交给了文工团。 这次“各代会协商会”会场的布置,市委要求端庄、隆重、大方。当时新华影剧院还不是一个正规的影院,是在文庙旧址召开市物资交流会时盖的一个可容千人的大席棚,虽能遮风避雨,但条件极差。团长和美工队长研究后决定,将会场的顶棚,全部用红布包起来,营造一种热烈、喜庆的气氛。方案既定,我们连夜奋战,裁的裁,钉的钉,热火朝天地干起来。 我记得那天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棚顶太高,普通的梯子够不到顶,当时没有高梯架,更没有现在可自动升降的梯架,我们就借了几张方桌,四张方桌为一个梯架,前后倒换着一步步挪动。我们几个个小身轻的上去,用细铁丝以十几厘米的距离,将红布绑在席棚上。会场的四周,挂满了贺幛及巨幅标语,主席台上悬挂上了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画像。台前上方,安装了大灯,有了大红的底色,灯光一照,显得会场气氛非常热烈。 我们从下午干到次日天亮,整整忙了一夜,圆满完成了任务。第二天市委领导审查后,非常满意。之后我们又制作了标语、幻灯片,编排出了短小精悍的文艺节目,做好了与大会同步进行宣传的准备工作。 9月25日上午8点,在由我们文工团演奏的音乐、锣鼓声中,196位各界代表怀着激动的心情,有秩序地走进会场。各代会协商大会胜利开幕。
画刊板扎舞台,成功设计国庆节两个会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欢庆这一伟大的节日,潍坊市委和市政府根据上级指示成立了“潍坊市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国际和平斗争日大会筹备委员会”,进行了统一的研究部署,向全市发出了“积极筹备,热烈开展庆祝活动”的通知,对从10月1日至4日庆祝活动的地点、方式、规模、人员组织等作出了具体安排。并宣布从10月2日起放假三天,集会游行,以示庆祝。 根据市委的安排,东门上的钟楼和南关操场上的大会主席台,是庆祝活动中的两处重点。这两处重点的装饰、布置的任务交由我们文工团负责。当我们接到任务时,距离庆祝大会仅有一周的时间了。时间紧,任务重。团长马上带领各队队长到城楼和南关操场进行了实地测量,画出图样报市委审查批准。 团里所有人员全体出动,写标语、画刊板、做彩旗、整幕布、扎舞台,不分昼夜地忙碌着。炊事班的同志为了让忙得误了开饭点的同志随时都能吃上一口热饭,也昼夜不离伙房。经过几天的奋战,到9月30日,我们把城东门从上到下装饰得庄严喜庆,宏伟壮观。 钟楼向东的一面(面向若飞桥),正面中间方框中悬挂着巨幅宣传画。画面是一杆带黄穗的红旗,右斜上角有一圆形浮雕样的毛主席头像,下面是“在毛泽东旗帜下胜利前进”一行大字。宣传画用三块布景片子上下横拼而成,整幅画为高3米、宽2.4米。 这幅宣传画是由我团美术干事陈洸、赵洪文绘制的。宣传画的上下横梁两侧从上到下张挂大字标语,左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右边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从钟楼顶尖斜向南北两边垂下的两条彩绳上,贴满了红、黄、绿三色纸裁成的三角小旗。钟楼两边的城墙上,各插有十几面彩旗。 在南关操场,我们用杉木杆扎起的大会主席台宏伟庄严,台口向南,东、北、西三面及上顶全用席子包起来,台口两边各扎有1.5米高的标语墙,上方扎有两端带尖角的会匾,横挂“潍坊市各界人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国际和平斗争日大会”的会标,台口沿边插满了青翠的松柏枝叶。会场东、西两面我们还扎了两个插满松柏枝叶的大门,一个是“毛泽东门”,一个是“朱德门”。 10月1日国庆节这天,全市到处张灯结彩,张贴庆祝标语。和现在不同的是这第一个国庆节的庆祝活动中,只有彩旗没有国旗,因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于1949年9月刚通过了国旗的图案为五星红旗,全国各地都还没有制作出来。 10月1日当天下午3点,开国大典在北京举行,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并亲手按动电钮,在天安门广场上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开国大典的红色电波由北京传来,潍坊各界群众和全国各地一样,守候在收音机旁收听了大会的实况转播。广大干部、群众,顿时激动万分,含着幸福的泪花,共同为新中国的建立而欢呼雀跃,敲锣打鼓,奔走相告,整个潍坊市人民全都沸腾起来。 演出团体轮番上 庆祝活动很精彩 10月2日(也是国际和平斗争日)凌晨,全市各个角落都响起了震天的锣鼓声,机关、团体、工厂、商店、部队、学校的门前都挂起了新中国鲜艳的五星红旗。 下午1点,各单位参加大会的3万多人,迈着整齐的步伐,由东、西两边的“毛泽东门”、“朱德门”兴高采烈地拥入会场。下午2点,大会在军乐声中庄严升起了五星红旗。大会主席井克里(市委宣传部长)首先报告了大会的重大意义,随后市长臧君宇、市委书记郭石、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副主席高象九先生、工人、学生等七位代表相继发言。 代表们在讲话中兴奋地说,“中国人民几千年来渴望的翻身解放,今天在共产党、毛主席领导下,经过艰苦努力,终于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这标志着国民党反动政府被人民彻底推翻,人民自己建立了自己的中央政府”。一致表示,“坚决拥护与执行人民政府的一切决议,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各界人民团结起来,克服困难,积极生产,共同建设新潍坊、新中国”。 接下来进行了庆祝游行,游行队伍由南向北经过博古街(今向阳路)、邓发街(今东风街)等大街。一路上锣鼓声、歌声、口号声响成一片,两旁围观的群众层层叠叠,拍手欢呼,游行队伍只能徐徐前进,全市人民都卷入了狂欢沸腾的热潮。 10月3日、4日两个晚上,继续进行庆祝游行。各单位的龙灯、高跷、旱船、秧歌、腰鼓、活报剧等一起出动。3日晚6点以后,全市统一组织游行;4日晚6点以后,各区分别组织游行。同时3日、4日的晚上,在南关会场主席台上组织了文艺演出,我们文工团及各厂矿、学校、街道的业余文艺组织,都献上了最优秀的节目,轮番演出。整个庆祝活动,组织得热烈有序。街头演出与会场演出点面结合,城里城外人潮涌动,鼓乐喧天,一片欢腾。人们唱啊跳啊,尽情地抒发对共产党的热爱和共和国建立带来的振奋与自豪,直到深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