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亲患病,徐华江为打工还是上学纠结不已谁来帮帮这个孝顺孩子 |
|
|
|
◥徐华江扶着爸爸在屋外活动。 本报记者 刘辉 |
|

|
|
奎文区潍棉小区的徐华江还是一个不满16岁的孩子,即将初中毕业的他正在为继续上学还是打工而纠结。因为他的爸爸患有小脑萎缩,智力、肢体方面都有残疾,难以自理,一直靠低保维持生活。“我现在的学校离家一墙之隔,每天中午、晚上放学后,我都回家给爸爸做饭,可如果我到其他学校上学,就没法照顾爸爸了。要是不上学去打工,因为还未成年也只能偷偷摸摸地……”6月18日,徐华江对记者说出了自己纠结的心声。 栖身漏雨小平房 18日,记者来到潍棉小区,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绕过楼房区,来到了小区最北侧的一排平房处,其中的一间就是徐华江的家。刚到门口,一个阳光、帅气的男孩迎了出来,他就是徐华江。 走进这间10多平方米的小屋,里面没有一丝光亮,徐华江打开灯,记者才看清了室内的情景,徐华江的爸爸徐振明躺在一张小木床上。看到记者到来,徐振明扶着床边的拐杖坐了起来,他整个人非常消瘦,双腿已萎缩。记者试着与他交谈,但他有些语无伦次。 整个房间内没有什么像样的家俱,破旧的茶几上放着一碗西红柿面条。徐振明有些自豪地说,这都是儿子为他做的。 “这平房也不属于我们家,我们只是在这里居住,我18岁成人以后,也许还要交房租……”徐华江说,爸爸是原潍坊四棉的职工,当时,厂里安排他们在这里居住,后来爸爸失业了,他们家没钱买房就一直住在这里。这些年来,一到下雨天,这房子就漏雨,但不管怎样,现在还不用交房租。 打工为给父看病 说到目前的困境,徐华江一下子泪流满面。他说,他很小的时候,爸爸就患病了,而爸爸和妈妈的感情也不是很好,2007年离了婚。后来,爸爸的病情越来越重,时常口吐白沫,医生说是因为小脑萎缩的缘故。但因为家境贫困,爸爸从没到医院全面检查和治疗过。现在,爸爸的智力也受到了影响。 正是因为徐振明病情的加重,他没法照顾自己,更无法照顾徐华江。这些年,徐华江一边上学,一边照顾着爸爸。每天放学后,别的孩子有人接,到家就可以吃上准备好的饭菜,而徐华江放学后要赶紧回家给爸爸做饭吃。徐华江就是这样从上小学一直坚持到现在,如今即将初中毕业。 徐华江说,自己学习成绩不是很好,而且如果上高中的话,一则交不起学费,二则难以照顾爸爸,所以,他不打算上学了,想出去打工。但今年10月份才满16周岁的徐华江找了几次工作屡屡碰壁。最终在一家火烧铺找了份工作,每个月工资600元。 徐华江告诉记者,这段时间,他非常纠结。一方面,爸爸的身体越来越差,他很想带爸爸到医院看病,所以,他需要打工挣钱。而另一方面,他也很清楚,不上学以后找工作也很难,所以,他从内心想去一所职业学校学习一门技术。 “我也想让他上学啊!可我没本事,不但照顾不了孩子,还拖累孩子。”听到徐华江纠结的话语,徐振明哭着对记者说。 放弃学业太可惜 徐华江说,大伯等亲戚以及爸爸的朋友、社区里的阿姨,都对他们非常照顾,但大家都不是很富裕,也只能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前段时间,他爸爸的一些朋友凑钱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这样,他可以载着爸爸外出散散心。 潍州路街道健康街社区党委副书记徐红红对记者说,他们对徐振明父子情况非常同情,所以,这些年,一直为父子俩申请低保金,每到逢年过节,他们也会带着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去看望。但他们能做的毕竟还是有限,不满16岁的徐华江如果真的为了父亲放弃学业,还是有些可惜的。 徐红红说,看到徐华江的孝心和困境,他们希望有好心人能帮帮这个要强的孩子,扶他迈过这道坎。 本报记者 刘晓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