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已有“少数”伊朗特工进入伊拉克协助对付极端武装 美国国务院当地时间21日称,美国国务卿克里今天将出访中东和欧洲以斡旋伊拉克局势。此前一天,美国五角大楼表示,伊朗已派遣特工进入伊拉克,协助伊拉克政府应对“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极端武装。 各方动态 克里今日赴中东 据美国国务院当地时间21日通报,按照总统奥巴马的授意,美国国务卿克里将于6月22日至27日出访中东和欧洲,与地区国家领导人讨论稳定伊拉克局势和组建包容政府事宜,并参加北约外长会议。 通报称,克里将与约旦外长举行磋商,并将访问比利时和法国,与地区合作伙伴和海湾同盟国讨论伊拉克和叙利亚局势。 有媒体报道称,克里此行还将与伊拉克各派系领导人举行会晤。 美国总统奥巴马20日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采访时称,“美国曾给伊拉克一个组建包容民主政府的机会,但现在信任破裂了。” 伊朗特工已介入 美国五角大楼当地时间20日说,伊朗已经派遣“少数”特工进入伊拉克,协助什叶派领导的伊政府对付逊尼派极端武装。 五角大楼发言人约翰·柯比说,美方情报显示,伊朗“至少有一些特工已经在伊拉克”,但拒绝透露这些人员活动的更多细节。 “伊拉克有一些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特工,但我认为这不属于地面部队或者大型军事团队,”柯比说,“他们干预伊拉克已经不是新鲜事了……我想应该由伊朗方面来自行解释他们的活动。” 这是伊拉克局势近期恶化以来,美国首次公开确认伊朗军事人员进入伊拉克境内助阵。
政府军准备反击 伊拉克政府当地时间20日在该国首都巴格达北部集结5万大军,准备对节节进逼的“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极端武装予以反击。 美国总统奥巴马此前已宣布,将派出300名军事顾问,协助伊拉克政府应对反政府军。 在巴格达以北100公里外的萨马拉,伊拉克政府从提克里特、舍尔加特以及尼尼微调遣5万名军人,准备同“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武装正面对决。 伊拉克总理马利基的亲信称,过去几天,伊拉克政府组织了一条新防线,阻止“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武装挺进。该人士还表示,伊拉克政府准备展开反击,收复早前失去的土地。 前几天,伊拉克政府军实力因为大量逃兵而大受打击,这几天来数万志愿军报名加入,加上一些什叶派民兵部队相助,政府军军力已得到恢复。
宗教领袖呼吁组建新政府 伊拉克什叶派宗教领袖、大阿亚图拉西斯塔尼20日呼吁伊各派团结起来将极端武装赶出伊拉克,并尽快组建具有包容性的高效政府。 西斯塔尼通过其发言人在什叶派圣城卡尔巴拉表示,新选出的议会应依照宪法履行职责,选出议长、总统、总理,继而组建新政府。他强调,伊拉克必须建立一个“高效”的新政府,避免重犯“过去的错误”。 西斯塔尼在伊拉克什叶派中声望颇高,很少公开露面。舆论认为,他的上述表态隐含了对总理马利基的不满。马利基正面临国内什叶派内部的“逼宫”。一些政治分析师认为,美国总统奥巴马虽未公开寻求马利基下台,但19日在谈及伊拉克局势时要求伊组建包容性政府的表态已给马利基的竞争对手足够暗示。 受西斯塔尼的号召激励,数以千计伊拉克民众志愿参加对抗极端武装的行动中。 在巴格达中部经营一家店铺的乌萨马说,他的店铺过去所售军事装备“全部卖给了军队和警察”。如今,从年轻人到白发老人,普通平民也因号召涌来买装备,一些装备的售价因此水涨船高。
媒体观察 美国利用伊朗恐加剧中东乱局 对于不愿再对伊拉克发动新军事行动的美国政府来说,借力地区力量进行反恐就成为一个比较现实的选择。美国的策略是拉伊朗入伙,组成“反恐统一战线”,自己在尽量不出兵的情况下对伊拉克局势施加影响。这是美国要从伊拉克抽身,避免重陷泥潭,卷入“第三场伊拉克战争”的权宜之计,但在中东地区,中东乱局恐由此进一步加剧。
伊朗为核谈增加砝码 据《纽约时报》的报道,伊朗和沙特向来互不信任,伊朗领袖是什叶派回教徒,沙特领袖属于逊尼派。两国的言辞激化,显示它们最近尝试改善关系的努力可能因伊拉克危机而宣告失败。 对于伊朗来说,美国伸出的“橄榄枝”可谓正逢其时。因为美国有求于伊朗,所以伊朗在包括核谈判在内的一系列问题上又增加了新的砝码。伊朗如果能在伊拉克问题上和美国实现军事合作,一是在道义上得到了“反恐”这面大旗,二是可以放手支持同是什叶派的伊拉克政府,三则间接支持了叙利亚巴沙尔政府。巴沙尔政府一直以来都强调,叙利亚反政府武装里混杂着很多恐怖分子。美国和其盟友一直不予承认。但如果伊朗的反恐行动成立,美国无疑是自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加剧美国沙特间裂痕 对沙特来说,以伊朗为首,从伊朗、伊拉克,经叙利亚到黎巴嫩形成的“什叶派新月带”,对沙特等逊尼派为主的海湾国家构成了最大和最直接的威胁。因此长期以来,它就一直要求美国对伊朗等什叶派国家保持高压政策,以遏制什叶派国家的发展。而这次伊拉克危机再现,美国的考虑显然与它不同。与伊朗的合作将加大美国与沙特之间的裂痕,给地区增加更多不稳定性。 据悉,伊朗总统鲁哈尼18日在电视直播的演说中,表达了对伊拉克人自愿加入什叶派民兵,共同对抗极端组织“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的支持。而沙特外长费萨尔则警告外部势力不应干预伊拉克局势。他呼吁伊拉克进行宪法和政治改革,尽快组建由各阶层平等参与的全国和解政府,以恢复国家稳定。
伊局面或在多地重演 中东地区两大宗教派别所代表的国家在伊拉克问题上的分歧是非常严重的。同时,由于美国不愿过多对伊拉克进行军事干预,当地的局面恐怕会向更加复杂和矛盾的方向发展。 伊拉克乱局是美国七年前种下的苦果,这一次的事件也标志着美国现政府反恐战争的失败。而美军在先占领再撤出后对当地造成的灾难性局面,不光是在伊拉克,未来在阿富汗和更多地区恐怕会再次重演。 本报综合报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