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广而告之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刘丹丹经常自己一个人在家里玩耍。 |
|

|
|
10岁的女孩,就像刚刚含蕾的花苞,多少美丽的日子,都在未来等待着她。刘丹丹,正是这样一朵小小的花蕾。可是,命运就在这时急转直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这个无情的病魔,将她幸福的生活生生折断。 2013年12月,刘丹丹不幸被查出患有白血病,使这个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为了给她筹集救命钱,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自发组织捐款活动,让刘丹丹全家感受到了融融的暖意,但连续三年治疗所需的医药费对刘丹丹一家来说仍是一个巨大的负担。6月22日,记者走进这个家庭,深刻感受到了刘丹丹笑对病魔的乐观及面对生活的坚强。 学习在病房 梦想在远方 6月22日上午,记者来到了郚山镇泥沟村,见到了正独自在床上玩耍的刘丹丹。由于化疗及药物治疗的影响,丹丹看上去有些浮肿,一头长发已经脱落了不少。记者来的时候,她刚刚结束化疗回家,第二天马上就要进行新一疗程的化疗。提到化疗的痛苦,从小拉扯她长大的妈妈刘江玲特别心疼。 刘丹丹的母亲刘江玲说,丹丹从小就非常听话,平时回到家就抓紧时间学习,还经常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当她得知女儿被查出患有白血病时,当时就蒙了,就好像晴天打下一道霹雳。“刚开始,孩子的手腕和脚面有些水肿,治疗一段时间后情况有所好转。没想到在潍坊市人民医院一查,居然是白血病。”刘江玲难过地说。 为了不让孩子有压力,刘江玲和丈夫瞒着孩子,不让她知道病情,但早熟听话的刘丹丹虽然隐约猜出了什么,仍然当做没发生什么一样,每天用笑脸开解父母,在化疗病房里,每天坚持阅读、绘画、学习,在与病痛斗争的同时,依旧没有丢失脸上的笑容和心中的梦想。刘丹丹说,她的理想是当一名教师,教出很多好学生。 刘丹丹弱小的身躯每天都被病魔折磨,她因化疗不得不中断了小学二年级的学习,但仍然用乐观和坚强去安慰家人。刘江玲说,女儿现在每天都要看几遍以前自己和同学一起拍的照片,虽然平时不吵不闹,但她从女儿的眼睛里能看出丹丹对回到校园的渴望。 有时候,丹丹孤单的久了,特别想去上学,也会向父母撒娇说想上学,因为她的身体不能过于劳累,丹丹的父母最终没有让她去上学,结果丹丹自己偷偷哭了很久。“丹丹现在整天都盼着上学,有时早晨起来还问我,她今天感觉很好,可以去上学吗?就算难过也不让我们知道,可知道疼人了。”刘江玲心疼地说。
化疗需三年 爱心要接力 一亩田地,然后种上些小麦、玉米,刘丹丹一家就是靠着它支撑生活,平时妈妈在家种地持家,爸爸在外打些零工,尽管家境贫困,但一家人其乐融融。 自从丹丹生病后,丹丹的爸爸刘学华和妈妈刘江玲需要在医院照看女儿,已经没有人能帮丹丹家挑起维持家庭生活的重担了,而丹丹除了必须定期接受化疗治疗,每天还要吃好几种药,有的药要七八百元,还必须从外地购买,这个家庭已经花光了全部积蓄。“不管怎样,就算是倾家荡产我们也不会放弃给女儿治病。”丹丹的母亲坚定地说。 在得知丹丹的病情后,丹丹家所在乡镇党委政府、村委和社会上的爱心单位和爱心人士纷纷为丹丹捐款,一场场爱心接力在传递,大家纷纷为丹丹捐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郚山镇泥沟村村支部书记说,安丘市民政局、郚山镇政府、丹丹所在的郚山镇中心小学、潍坊移动公司等爱心单位和爱心人士知道了这件事后都踊跃自发捐款,尽己所能送上对刘丹丹的一片深情和祝福,这些钱交到丹丹家人手中时,他们非常感激,知道这件事的人都说感到社会充满了正能量。 “非常感谢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多亏了他们,不然靠东借西借的钱很难进行前面几个疗程,丹丹整天说将来要报答他们。”丹丹的妈妈刘江玲说,从丹丹生病到现在,已经陆陆续续有很多好心人来给丹丹捐款,虽然丹丹被瞒着不知道病情,但也知道很多人都给了她很多帮助,她总说将来一定要报答大家。 据了解,丹丹的病情虽然得到了控制,但是必须经过连续三年的化疗才能治愈,目前只进行了半年的治疗,还需要社会上更多的爱心人士进行帮助。 文/图 本报记者 刘国敏 实习生 宋树云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