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5版:人文潍坊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广而告之
 
标题导航
苦干十年编出谜籍精品
2014年06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苦干十年编出谜籍精品
  《中华谜书集成》第一册内页。
  1991年,《中华谜书集成》第一册出版。(资料图片)



  为了保证我国第一部历代谜语书籍汇编的质量,置数世纪佳作于一集,汇几百位名家的作品于一书,发起这一巨大编纂工程的郭龙春虽然是不挂名的主编,但他深深地感到了肩上担子的重量。为了对读者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郭龙春事必躬亲。通过大家连番努力,终于在郭龙春返聘期内,圆满成功地出版了《中华谜书集成》三册书。1997年6月郭龙春不坐班了,未编完的第四册书稿由他继续在家里编,直至病倒为止。
精细严实,编纂谜书十分讲究
  为了保证我国第一部历代谜语书籍汇编的质量,置数世纪佳作于一集,汇几百位名家的作品于一书,发起这一巨大编纂工程的郭龙春虽然是不挂名的主编,但他深深地感到了肩上担子的重量。为了对读者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郭龙春事必躬亲。从设计查勘到统筹编排,他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他从北京图书馆到宁波天一阁,从藏书楼到民间书柜,寒来暑往,连他自己也搞不清跑了多少路,写了多少信。在郭龙春内心里,这部书一定要出成谜籍中的经典。
  参加编纂《集成》的诸家瑜回忆说,郭龙春从事新闻出版工作40年,在采访、写稿、编辑、排版、校对、发行、通联等等方面都是行家里手。他博学多闻、和蔼可亲、言传身教,循循善诱。亲身体验到了他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治学作风。为了学习谜书知识,他所到之处总是谦虚地说是向大家学习的。但在编纂中遇到的难题,经常被郭老逼着钻进书堆里一而再、再而三地考证查实并自我纠错。他早给大家打过“预防针”,请大家不要嫌他过于认真。不说什么大原则,仅是为了避免像《中华谜语大辞典》那样,一出版就受到指责,还是多推敲一下为好。
  比如冯梦龙的《黄山谜·谜语》,很多文人、谜人都不知其内情,开始编辑们这样编入了,后来在北大发现了一部明内府本《山中一夕话·谜语》,北大同志注完后,郭老在校对中发现原来《黄山谜·谜语》是从《山中一夕话·谜语》总数114则中,掐头去尾选了其中的77则,因此,他们只好将《黄山谜·谜语》删除,并在《山中一夕话·谜语》的“原著介绍”中作了交代。
  郭龙春的这些行动自然给在苏州参与编纂的同志以实际影响。无论是酷暑伏天,还是隆冬季节,年届古稀的高伯瑜一面鉴定和精选谜籍,一面坚守在苏州工艺美术研究所的那台老式复印机旁复印、把关;邱景衡白天上班,晚上挑灯夜战编纂校注,还写信邀请南京的陆滋源、香港的刘雁云、温州的柯国臻等几位著名谜家写序言。
  这样一来,南北联手,通力合作,保证了编纂的进度,按照计划顺利进行。
字斟句酌,校对谜书犹如绣花
  校对如同绣花,是件细心活,来不得半点马虎。《中华谜书集成》第一校和第二校由郭龙春与出版社编辑负责校阅,第三校先由郭龙春校阅,再委托上海江更生先生作最后校正定稿。
  校对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如清代未刊本《百二十家谜语》,摘录谜作10600余条,全部用行书抄写。这些行书字,费之雄先生已把最难认的认了出来,但等到二校后,发现仍有些字被校对认错,如“女”“如”“为”三字即常混淆。不得已,郭龙春只好拿原书从头至尾核对一遍。就这样宁使第二册出书延迟了4个月(原计划1992年9月出书)出版,也丝毫不敢打马虎眼。又如在第三册发排大部分时,发现《张黎春灯合选录》中缺页,补上是在3个月后,又发现许多地方需要查对核实,再拿原书按要求逐一核查,虽然编纂者被搞得焦头烂额、疲惫不堪,但确实保证了内容的真实。
  通过大家连番努力,终于在郭龙春返聘期内,圆满成功地出版了《中华谜书集成》三册书。1997年6月郭龙春不坐班了,未编完的第四册书稿由他继续在家里编,直至病倒为止。
◎相关链接
《中华谜书集成》
  《中华谜书集成》被喻为中华谜书的《四库全书》。最早由苏州谜坛耆宿高伯瑜带头献出了毕生珍藏的全部谜书,发起对历代谜书的汇编工作,期间,海内外谜界、文化界鼎力相助共襄盛举,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五位谜界知名人士同为此书写序言,成为佳话。
  集成分四册出版,前三册汇辑了数以万计各色谜语的谜集,第四册是论述谜理、谜艺、谜史的专集,共300多万字,还包括了春秋战国以来,散见于史书、笔记中的谜语资料。这部汇编里,不仅有费源的《玉荷隐语》、张起南的《橐园春灯谜》、钱南扬的《谜史》等著名谜书,还有仅闻其名而少见的陈眉公的《精辑时兴雅谜》、张云龙的《广社》等明版善本书,还有清代学者编著的满文谜集,也首次译成汉文刊印。
  编纂者对全部书稿进行了认真的校勘,纠正了不少错讹。文化界、谜界的众多名家都对此书的出版给予了高度评价。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