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中国新闻·聚焦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聚焦
 
标题导航
大连爆燃事故不怨中石油
2014年07月0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连爆燃事故不怨中石油
  7月1日,大连金州新区路安停车场附近马路上遍布泡沫。 新华社发
  7月1日,输油管道泄漏起火现场路面裂缝凸起。
  7月1日,原油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排入鞍子河,有关部门通过围油栏和吸油毡阻止原油通过河道进入黄海。



因企业违规施工钻通输油管致原油泄漏,五人已被控制
  6月30日18时58分,大连岳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在金州新区路安停车场附近,进行水平定向钻施工中,将中石油新大一线输油管线钻通,导致原油泄漏。溢出原油流入市政污水管网,在排污管网出口处出现明火。22时20分,事故导致的明火被彻底扑灭,无人员伤亡。肇事单位5名相关人员已被公安机关控制。
原油泄漏引大火 未造成人员伤亡
  据央视现场报道,6月30日19时许,大连市金州区铁山中路发生了原油管道泄漏,原油流入下水道之后,又泛出了地面,救援人员在现场用沙土和泡沫进行填埋处置,并关闭泄漏原油的管道。但泄漏的原油顺着地下管道一直往下游流淌,随后引起至少3处大火,并伴随着爆炸。
  目击者李林(化名)告诉记者,原油泄漏当时并未起火,而是在处理过程中发生的火灾。爆炸时他在距离爆炸现场3公里外的位置,听见明显的爆炸声后,急忙与现场居民逃离。他说,现场附近的水泥井盖都被强大的震颤掀起,丢在路边。他在附近闻到浓烈的刺鼻气味,戴上口罩都不管用。
  事故发生后,公安、消防、环保、安监等部门组织专业车辆和人员赶赴现场处置。现场指挥部组织疏散周边居民,组织市政部门对流经区域所有暗渠、涵洞、雨污水井进行全面排查,查清灾害范围。组织相关人员查找泄漏点,并对泄漏点进行有效封堵,从源头控制事故进一步恶化。
  6月30日22时20分,事故导致的明火被彻底扑灭。据悉,此次爆炸中有2万多居民疏散,无人员伤亡。
施工中钻通管道 五人已经被控制
  经查,溢出原油流入市政雨、污水管网,未对自来水管网等形成污染。环保部门设置多处空气质量监测点,持续环境监测表明,VOC(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超标0.79倍,其他指标均正常。目前,环保、消防、规划等部门正继续监测、处置溢油情况,中石油管道公司正在组织人员对事故溢油进行清理回收。
  记者了解到,对已经溢出的原油,一是使用吸油毡收集溢流到路面的原油,二是采用沙土进行填埋覆盖。为了防止可能产生的污染,在雨、污水管网入海口处设置多道围油栏,并派专人进行回收和处理。对残留在雨水管网中的原油,采用抽油机等措施将溢油清理干净,并送到有资质的相关单位进行处理。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7月1日凌晨发布消息,6月30日18时58分,大连岳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在金州新区路安停车场附近,进行水平定向钻施工中,将中石油新大一线输油管线钻通,导致原油泄漏。
  记者从大连市政府应急办获悉,中石油新大一线管道漏油事故肇事单位5名相关人员已被公安机关控制。
  记者从大连市应急办获悉,目前,在中石油新大一线管道漏油事故周边,经排查确认无危险地带的群众已陆续返回家中。
今年来得早了点
  有网友透露,从2012年起,大连每年都会发生石化管道爆炸,以前是在厂区,这次在交通要道。此网友称当地媒体很少报道,他曾经多次发帖,但被警方要求删除。
  据了解,当地人已经对石油管道爆炸见怪不怪了。此次爆炸现场附近东城天下小区是一个较高档小区,一位刚搬入不久的居民调侃,“每年都要来一次,今年来得早了点儿”。
三问
施工违规为何仍能开工?
  据悉,这一工程是大连德泰易高新能源有限公司拟在松岚路安停车场北侧建设LNG加气站,委托大连岳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施工。为加气站配电工程实施电缆外线水平定向钻施工,将输油管钻漏导致原油泄漏。
  大连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这种穿越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的施工必须经发改委、安监局联合审批后才可进行,而导致事故的这次施工未经审批。“输油管道位于地下2米,按照要求,施工应从地下4米穿过。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并未严格遵守这一规定。”中石油有关方面人士也同时表示,施工未经批准。安监部门人士也表示,施工时确应有监护。
  国家安监总局总工程师黄毅说:“全国油气管线超12万公里,又与供水、供气等城市管网交叉重叠。有些企业管网需要自己解决,有些需要政府协调多个部门解决。”他坦承,历次油气管网事故都暴露出来的一个共性是:很多城市地下管线铺设地面标识缺失、不明显,施工单位施工资质和督察不到位。
安全隐患多,只查不改?
  针对舆论对油气管网“只查不改”的质疑,黄毅并不认同。黄毅说:“历史遗留问题太多、难点太多,解决起来确实需要一个过程。”
  据黄毅介绍,安监总局在去年11月起开展的全国管道安全整治过程中发现大大小小的问题上万个。特别是带有行业性特点的安全生产隐患突出,例如,油气输送管线和城市燃气存在违章占压管线、安全间距不足、管道埋藏过浅、部分管道腐蚀等。
  据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5月16日的通报称,我国陆上油气输送管线总长度约12万公里。截至3月底,全国共排查油气输送管线隐患2.9万余处,需要政府协调整改的隐患1万余处,其中重大隐患5072处,整改任务十分艰巨。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铁民说,这样的事故屡屡发生,不是一个人或是一个企业的问题,更反映政府管理基本面上出了问题。因为管线不仅仅局限在厂区内,出了厂区特别是城市边缘的地区,光靠企业自身管不了。
地方政府如何承担责任?
  既然多起油气管线事故的发生,都与政府监管的不到位有关。那么,政府该如何承担责任呢?
  刘铁民说,城市管网是一个城市的血管和生命,但是政府目前在铺设、管理、信息备案等方面层层都有漏洞。统计了一下,现在有近三十个政府部门在管理城市管线,何止是“九龙治水”!更可怕的是,这些管理部门互相间没有沟通、信息共享机制,并且管理方法“一届领导一套”。这就是所谓的“时间上没有连续性、地域管理有割裂性、管理上缺乏协调性。”
  “举一个例子,我曾经调研过北京一个地方,一百平方米的地上有30个井盖,问了多个市政部门连这些井盖地下管网是什么都不清楚。这30个井盖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工业化进程下城市规划能力的不足。”刘铁民说。
  工业化城市应当怎样铺设管网?刘铁民说,应该分作两步,第一步,所有城市应当由政府主导,在清查基础上做风险评估,居民区附近老旧管线采取整修措施,对重大风险及时评估。第二步,由当地政府委托一个部门将这个问题统一管理,对新开发的地区必须按照长远的、高质量的规划进行设计,至少要考虑到50年至100年,使得新老管网慢慢融合成一个安全的新系统。
◎链接
大连中石油 四年六起事故
  检索近年来媒体关于大连中石油的公开报道,算上此次事故,2010年至今,已经发生6起较大安全事故。但诡异的是,尽管事故频发,却并影响这些油企获奖。
  网上资料显示,2010年7月16日,中石油大连大孤山新港码头一储油罐输油管线发生起火爆炸事故,据估算,有1500吨原油进入海洋。
  2010年10月24日,大连新港码头油库“7·16”爆炸事故现场拆除曾着火油罐时,引燃罐体内残留原油,再次发生火情。3人在火灾中遇难。  2011年7月16日,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厂区内1000万吨常减压蒸馏装置换热器泄漏着火,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2011年8月29日,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875号柴油罐发生火灾,该罐储存柴油约800吨。未造成人员伤亡。据了解,是工作人员操作过程中发生静电起火引发爆炸。
  2013年6月2日,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位于甘井子区厂区内一联合车间939号罐着火,该罐用于储存焦油等杂料,火灾造成2人受伤,2人失踪。
  然而,在事故多发的同时,中石油大连石化还是辽宁省多年的纳税冠军。据中石油网站信息,2012年,中石油大连石化以172.4亿元纳税额获得2012年度辽宁省纳税百强企业排行榜第一名。这是大连石化连续四年蝉联第一名。此外,2012年中石油另有6个在辽企业入围百强榜前十名,分别是辽阳石化、锦州石化、锦西石化、抚顺石化、辽河油田和西太平洋石化。在最近4年辽宁省纳税百强榜单上,中国石油旗下企业每年在排行榜前十名中均占七席以上。
       本报综合报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