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Q08版:青州新闻·综合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聚焦
 
标题导航
青州城市大商业财富向东看
晁谷花鸟画精品展顺利闭展
2014年07月0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晁谷花鸟画精品展顺利闭展
  晁谷书画展在中晨文化馆举行。



  6月28日上午,中国著名画家晁谷花鸟精品展在青州市中晨美术馆开展,本次画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联谊中心、潍坊报业集团、泰安日报社、青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青州市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展出时间为2014年6月28日到6月30日。
◎名家点评
  晁谷的作品,无论是谷穗松鼠、还是禽鸟荷花皆清新明丽,生动而自然,尤其是对一些动物的描绘更是活泼可爱,灵动传神。画面中始终洋溢着一股爽朗欢悦的气息。传造物的外在形貌特征和内在的精神气度于笔端,是国画家的必修课。而晁谷又能在笔墨传情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以谷穗、荷花、松鼠为主要表现对象,且精于表现他所钟爱的这些题材,表明了画家对自我艺术特色与当代画坛整体发展趋势的洞悉与把握,其经验可资借鉴。        ——刘大为
  晁谷先生善画各种形态的荷花,尤以画残荷而著称。自然界众多的花卉中,荷花是凋残以后也可入画且更富于造型魅力和精神气度的名花。那万亩荷塘众花开后的喧嚣与沉寂,绚烂与凋落,是人生所经历的生老病死,也是佛家所谓的苦寂灭道。
  晁谷先生选择残荷作为深入表现的绘画题材,既有他对传统花鸟画表现技法的突破,更是他从更高的艺术美学角度对自己作品内在品格追求的提升与超越。
          ——余根晖
  晁谷,1962年生于北京,1985年进入西藏写生,作品《高原之舟》入选全国美展;1987年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壁画并开始临摹《法海寺壁画》;1989年入选《中国水墨新人奖》;1993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晁谷画展》;2001年在中国水墨的实验中,着力表现残荷的水墨样式和生存状态,以及在花鸟画的取材上大胆创新,形成今日大家看到的残荷系列和野谷子系列;2002年以来对中国传统的生肖作品进行了系统的刻画与表现,尤其是鼠、牛和虎的表现更是独具匠心,是中国第一枚申奥邮折长卷绘画作者,全国居民身份证防伪标志设计者。晁谷先生是在国内享有盛名的中年实力派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自幼热爱美术,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多年来,立足中国画的传统根基,广泛汲取中西美术的不同营养,多年从事勤奋扎实的国画研习,走出一条个性鲜明的艺术道路。
  晁谷创作的野谷子系列、残荷系列、生肖系列已成为具有品牌效应的艺术作品。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他用一年半时间创作了长20米、宽1.64米的大型国画作品《2008到北京》,图中2008只鸽子从瑞典出发,飞过历届奥运会举办城市而来到北京长城脚下。这一巨幅作品通过中央电视台向观众播出后,反响巨大,奥申委和中国集邮总公司联合为这幅巨作发行8联张带邮资邮折,印制成1.1米长、0.1米高的长幅明信片,在北京取得2008奥运会举办权之际发行,成为当年最受人们欢迎的奥运纪念品之一。 文/图 本报记者 王慧 实习生 刘阳
◎相关新闻
《关公》邮票来助阵
  6月28日上午10时,记者发现不少市民手里拿着请柬在中晨美术馆入口处等待着。经询问了解到,他们都是在等着邮政局集邮公司的工作人员发放《关公》邮票。
  市民刘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是个集邮爱好者,一直想收集《关公》的邮票,无奈总是没机会买到。“这次画展正好有邮票的展出,我就带着全家人来看看。看到我手里的邮票了吗?原本只打算看看的,没想到还能得到。真是满足了我这么长时间的愿望。”刘先生一脸兴奋地对记者说道。
  邮政局集邮公司经理马军告诉记者,这套《关公》邮票,是著名画家晁谷亲自设计的。“今天不正好是晁谷的画展吗,我们就想着带着《关公》的邮票来捧个场,宣传一下作者。2011年这套邮票可是受到了大家的好评。这套邮票设计得非常精美,深得人心。”马军这样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于2011年12月发行了中国首套《关公》邮票,这套邮票一共2枚,《夜读春秋》《千里单骑》和《关公立像》小型张,是著名画家晁谷历时9个月完成的邮票设计作品。其中《夜读春秋》和《千里单骑》面值1.2元,《关公立像》小型张面值为6元。
  当记者询问画家晁谷设计这套邮票作品的经过时,晁谷告诉记者,自己当时接到中国邮政集团印制局设计《关公》特种邮票任务的电话时,心情很忐忑,“乍一想,关公的形象似乎并不难画。然而,仅仅‘像’是不够的。还要能体现出关公的‘忠’和‘义’。”晁谷补充说,“我当时就是利用多年来对中国传统壁画的临摹经验,借助了佛教壁画的气氛来烘托关羽‘关圣帝君’‘神’的一面,并尽量让‘忠义’二字能通过画作反映出来。我完全是依照我的心来画的关公。画关公其实是在画中国精神。要以传统技法结合现代审美,画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和精神,这才是关公画像的‘精魂’所在。” 本报见习记者 邢晶晶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