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NFC全称叫“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只要手机上安装NFC模块,安装相关插件,绑定银行卡后,就能实现在POS机上的金融支付。
7月4日,市民马女士向记者反映,朋友的手机可以扫出她的银行卡信息和交易记录。记者试验后发现,该功能适用的对象集中在带芯片的银行卡上,并且手机上需要有NFC功能,同时安装支付宝钱包。银行表示,虽然账号信息泄露,但只要密码不泄露,账户资金就不会出现问题。 市民反映 手机读出交易记录 7月4日,家住奎文区广文苑小区的马女士跟朋友吃饭时,无意间将钱包放到朋友的手机上,结果自己银行卡的开户银行、卡号、余额、使用次数、最近交易记录等信息全都显示在对方的手机上。马女士仔细对比了一下银行卡,账号确是自己的无疑,而且交易记录上也清楚地标着近期的十笔交易记录。 “现在银行都在宣传芯片卡的安全系数高,我前段时间把几个银行的磁条卡换成了芯片卡,没想到交易记录还是这么轻易就泄露了。”马女士告诉记者,她钱包里有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华夏银行三张芯片卡,都能轻松地用手机读出信息。 试验一 芯片卡贴手机背面,信息即被读取 7月4日,记者用多部手机进行试验发现,带有NFC功能的手机在装有支付宝钱包的条件下,确实可以读出芯片银行卡的基本信息和交易记录。 记者先是把一张工商银行的芯片卡直接贴在手机背面,不到3秒钟,手机就发出“滴答”的提示音,手机屏幕随即跳转至支付宝钱包页面,读取结果中包括该卡的发卡银行、银行卡类型、完整的卡号、卡内余额、使用次数、最近10笔交易记录。记者将工商银行的借记卡换成建设银行的信用卡后,在读取结果中除发卡行、卡号、使用次数、最近10笔交易记录外,还显示可用额度、持卡人姓名、身份证号,不过身份证号只能显示第一位和最后一位,中间全部用*代替。 除了银行卡基本信息和交易记录外,还可以在读取结果页面上进行“开通快捷支付”、“转账到该卡”、“关注公众服务”的操作。 记者又分别用四家银行的磁条卡进行试验,手机没有任何反应。将手机的NFC功能关闭之后,用芯片卡试验,也显示不出任何结果。 试验二 距离手机超过5厘米就读不出信息 手机和带芯片的银行卡紧挨在一起,银行卡信息可以轻易读取到,但平时银行卡一般是放在钱包里的,甚至是放在包里的,银行卡信息还能用手机读出来吗? 记者将芯片卡放入钱包中,将手机放在钱包外面,手机上同样能够显示出该银行卡的基本信息。将手机拿到距离钱包2厘米时,手机显示不出银行卡的信息。当记者将所有银行卡全部放入钱包时,就算手机贴在钱包外面,手机屏幕上也不再有显示。 单张带芯片的银行卡放到外面,手机背面隔着银行卡三四厘米时,手机还能读取到银行卡的信息,但是相隔五厘米左右的时候,就读取不到了。 银行 交易记录虽然泄露,但账户资金安全 为什么银行卡上的交易记录可以随便查询?究竟漏洞在哪里?记者咨询了多家银行的客服人员,他们均表示,虽然交易信息泄露,但是账户资金安全。 工商银行的客服人员告诉记者,正常情况下用户查询个人交易必须凭卡凭密码,且仅能查询自己的交易记录,在没有密码的情况下不能查询他人的。对于记者反映的可以通过手机NFC和支付宝钱包查询芯片卡交易记录这一现象,该工作人员表示不知情。 华夏银行的客服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带有NFC功能的手机能查询账户信息,其作用类似于支持闪付的POS机。“正常情况下,只要密码不泄露,账户资金不会出现问题。”该客服人员告诉记者,虽然账号信息泄露,但资金是安全的。 本报记者 窦圆娜 李廷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