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被抓后,刘连仁开始了噩梦般的旅程。他与800多名同乡一起被辗转押至高密、青岛,最终被押送到日本北海道的涵馆。从涵馆换车,经过一天零半夜的时间,到达明治矿业公司昭和矿业所。一路上饥寒交迫,800多人被折腾得东倒西歪,无精打采。接下来,他们被逼下井挖煤,繁重的苦役,低劣的食物,残酷的折磨,加上寒冷的气候,劳工们死的死,病的病。冻得睡不着时,刘连仁就反复地想:难道我们就不能想办法从虎口里逃生吗?
与800多同乡上货船,押往北海道 1944年10月17日,伪军把抓来的人都押进高密县城,改由日本宪兵押往高密火车站。在县城和火车站,被抓的一些人两次想逃跑,被日寇当场开枪打死六人,打伤不计其数。混乱中,一颗子弹贴着刘连仁的头皮穿过,鲜血顺着脖子直往下淌。 10月18日,抓来的这些人被装进铁罐车,押送到青岛大东亚公司劳工协会。日本人发给他们每人一套单薄而且破烂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的黄军装、一副绑腿、一双鞋和两条小被子。经过一切手续后,10月26日凌晨,一共800多名劳工,在青岛大港码头,又被当作国民革命军“战俘”,装进日本“普鲁特”号货船的货仓运往日本。 船在海上航行了六天六夜,到日本门司下船时,有许多人连饿带晕不会动了。 大家刚缓过气来,刘连仁他们共200人被编为一队,又乘了两天火车、半天轮船到了北海道的涵馆。从涵馆换车,经过一天零半夜的时间,才到达明治矿业公司昭和矿业所。一路上的饥寒交迫,把刘连仁他们折腾得东倒西歪,个个无精打采。日本人称他们是“死亡队伍”,其实他们在家时个个都是年轻力壮的棒小伙子。 对中国劳工,日本政府方面早有指令:“不必有仁慈爱护之心;用不着洗澡设备;宿舍方面,坐下后,头上有一两寸空隙即可。”日本政府的态度是如此,而日本的劳工企业则更是变本加厉地残酷压榨中国劳工。刘连仁他们在日本的住所是专为中国劳工兴建的“华工寮”“兴亚寮”,大部分是用木板搭成的简易房,也有的是土房子。为了防止劳工逃跑,日本企业在劳工住所周围建了高3—4米的围墙,四周建有岗楼,有日本警察荷枪实弹把守。 日本的北海道不到10月就一片冰天雪地。刘连仁他们在青岛时发的破军装,却因为“质量太好”而被日本人没收了,又给每人发了一套更薄的单衣,理由是:矿井下不需要穿厚的。 日本人还把他们赶出去铲雪清路,连屋顶的雪也得上去打扫干净。有人手脚被冻僵倒在雪地上,就被埋入雪窟。日本方面不仅没有发给劳工们御寒的衣物,而且如果发现劳工用水泥袋或稻草袋裹身子取暖,日本监工就会迫使劳工脱下衣服在山坡上罚站。 劳工每一队有200人,日本人却每天只发给他们一些粗面粉,是一些豆饼面、橡子面和鱼骨粉、木粉,这根本不是人吃的东西。这些东西,劳工们连喝浆糊都不管饱。吃了这些东西之后人特别口渴,喝冷水后就拉肚子。实在太饿了他们就揪一些野菜、草根、树皮来充饥,还有的在垃圾箱里捡日本人扔掉的东西吃,也有人到伙房的浑水缸里捞饭渣吃。但如果被监工发现就要遭到毒打。有个劳工因为去捡了一个日本人扔掉的苹果核,被打死了。刘连仁个子高,饭量大,经常饿得眼冒金星,虚弱得站都站不稳。
下矿挖煤遭鞭抽棍打,不少人惨死 中国劳工的生活条件如此恶劣,但他们的工作却是最苦、最累、最繁重、最危险的。刚到矿上第5天,刘连仁等人还没适应过来,日本监工就逼着他们开始下矿挖煤了。 日本的小矿井,开采条件十分恶劣。矿顶用一些棍子支撑着,摇摇欲坠,随时有塌下来的危险。冒顶、片帮、水淹、瓦斯爆炸等事故时常发生,矿井成了死亡之井。日本侵略者实行一种惨无人道的要煤不要人、以人换煤的“人肉开采”政策,视广大劳工的生命如草芥。 刘连仁他们被日本监工逼着每天早晨4点半起床,一下矿就成了“机器人”,一刻也不能停。完不成规定的数量,不光不让吃饭、休息,监工还用皮鞭抽、皮靴踢、木棍打、铁棒敲。日本当局还以防止劳工逃亡为借口,根本不给一分钱的工资。 繁重的苦役,低劣的食物,残酷的折磨,加上寒冷的气候,使劳工们个个骨瘦如柴,病号越来越多。日方不仅不给治疗,还把病人视为装病,押到工地,强迫他们进行超强度的劳动,拼命榨取劳工的血汗。劳工们的病情由轻变重,直到最后病死。矿井塌方,砸死砸伤人是常有的事。 为了完成挖煤的定量,刘连仁等人想了一个办法,早上喝点稀饭,再多喝水,把肚子撑起来,省下那个窝窝头揣在怀里,留着下井干活时饿急了再吃。有一次,一个难友藏的干粮被老鼠吃了,他饿得直冒虚汗,没劲干活,被监工发现了,举鞭就打。难友忍不下这口气,顺手一抡,一锨劈中了那个家伙。这下可惹出了大祸,日本人剥光了他的衣服,把他绑在树上,用冷水往他身上泼,一会儿他就冻成了一个冰人,被活活地冻死了! 每次收工后,难友们都睡在透风的草铺上,大家紧紧地挤在一起靠各自身体的热气取暖。即便如此,他们还是不忍心把遇难劳工们留下的破旧衣物盖在身上,总幻想着能逃出地狱,把遗物捎回家作纪念。
萌生逃走念头 结成十人联盟 冻得睡不着时,刘连仁就反复地想:难道我们就不能想办法从虎口里逃生吗?曾经有三个难友从矿上逃出,但因为在雪地上留下脚印,而被日本人跟踪抓回,日本监工当众把他们用木棒活活打死,以恐吓那些有逃跑念头的劳工。但是,日寇的残暴更加坚定了刘连仁逃出这里的决心。为成功逃走,王立亭、邹福田、赵乐园、刘连仁、胡镜海、杜贵相、孙连城、张同升、李松和、王学绩共十个人悄悄地结成了同盟,每人都发了一张盟约纸,写下了每个人的籍贯、年龄和家庭成员,相约“结成盟兄弟,共同一条心,打败小日本,不做奴隶人!” 但日本监工的监督很严密,刘连仁和盟兄弟们见面商谈的机会很少,只能耐心等待机会。对外联络艰难,刘连仁就在避开日本监工的时候,把自己想要逃走的想法,告诉了与自己同班劳动的高密同乡难友邓撰友、陈宗福、陈国起和诸城县相州人杜贵相,得到了他们的积极响应。 刘连仁并不知道,他被抓走后,继母孙氏觉得是自己让刘连仁出门到邻居家而导致他被抓,又无钱赎出他,内疚得日夜伤心哭泣,不久就哭瞎了一只眼,父亲刘志远也因为过度思念刘连仁,原本身强力壮的他由此病倒了。 1944年12月3日,刘连仁的儿子刘焕新出生了。刘志远先是给孙子起乳名为“盼儿”,盼着儿子刘连仁能早点回来;盼儿未成,又改为“等儿”,再改为“寻儿”,上学时才起了学名“焕新”,还是盼着刘连仁早日回家。 刘连仁他们好不容易熬过了漫长的寒冬,到了1945年农历六月,天气暖了,冰河开了,积雪化了,终于盼到了逃跑的机会。偏在此时,刘连仁忽然病倒了,高烧不退。日本监工一鞭一鞭地痛打刘连仁,逼他上工,日本人打累了,见刘连仁实在是动弹不了才罢休。第七天,刘连仁的高烧竟然自动退了,但身体仍很虚弱,日本人立即用铁棍痛击他,逼他上工,这更坚定了刘连仁逃跑的决心。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