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穴居野人”刘连仁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逃出魔窟,山中艰难求生
2014年07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逃出魔窟,山中艰难求生
  北海道寒冷的冬天。
  刘连仁曾经吃过的野菜样品。



  一天,刘连仁发现日本人要安装高压电网,他意识到必须加快逃离进程。一天深夜,趁看守睡熟之际,刘连仁与另外四名难友竟顺利地逃出了虎口。接下来返回家乡的路该怎么走?五人一商量,决定朝西北方向走。他们白天靠太阳的出没和树上的绿苔判断方向,晚上无法行走,他们就在树下露宿,吃的是野菜和蘑菇。在一次寻找食物时,两名难友竟不幸被日本人抓走。北海道的冬天到了,刘连仁等三人只得挖了一个山洞暂时躲避严寒。
五人成功出逃向着西北方向奔走
  有一天,刘连仁发现日本人在围墙上钉上了木桩子,听说是为防止劳工逃跑,要在围墙上安装350伏的高压电网。刘连仁知道加装电网后,逃跑难度就更大了,在无法与盟友们取得联系的情况下,他只得与同组难友加快逃离进程。
  1945年7月31日深夜,趁看守睡熟了,刘连仁向4个知己的难友使了个眼色,大家就一起向厨房走去。他们砸开厨房门,冲进去抢干粮,以供逃跑的路上吃。伙夫发现后,大声喊捉贼,敌人的岗哨马上开了枪。刘连仁因为自己身材高大,就立即蹲下,让大家踩着他的肩膀搭成的人梯,翻越到墙外。最后剩下刘连仁一人,已经搭不成人梯,他急中生智,一头钻进排污水的通道,爬了出去。墙外是个大的污水和粪便混合池,不仅脏臭难闻,而且非常深。刘连仁拼命地从池子里爬出来,跟其他四人会合。
  他们甩掉了监工的追捕,到河里洗了个痛快澡。洗完澡后,五个人又坐在河边对着满天的星斗发愁。一个难友问刘连仁:“刘大哥,你年纪比我们大些,在家时还曾经走南闯北,有些经验,你看下步棋该怎么走?”刘连仁说:“中国有句俗语,叫‘车到山前必有路’。听说日本离中国的东北三省最近,咱就往西北走,一定会越走越近。”于是,刘连仁他们就朝着北斗星的方向走去。
  日本人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搜山行动,使刘连仁等人成了惊弓之鸟,夜里找个藏身的地方轮班打个盹儿,白天经常更换栖身之地。几天后,他们终于深入到树木丛生、山峦起伏的群山之中,像出了笼的小鸟,不顾疲劳,一直不停地奔走着。
逃进深山靠吃山韭菜野蘑菇为生
  而此时,天气的阴晴变幻,使刘连仁他们早已迷失了方向。他们白天依靠太阳的出没和树上的绿苔判断方向,晚上或阴天时无法行走,他们就在树下露宿。由于砸厨房时被人发现,没有抢到可以吃的东西,他们就在山上找野味吃。
  这里夏天的山上没有野果一类的东西,但外形跟韭菜差不多的山泽蒜较多,刘连仁他们叫它“山韭菜”。虽然很辣,但不苦不涩,也无毒,所以他们最喜欢用它充饥。为此,在1990年版《高密县志》的《歇后语》一节中,专列一条,记载了这一后来在高密无人不知的“刘连仁吃山韭菜,没有办法子”。
  刘连仁他们五个人还经常吃一种北方森林中常见的野菜,叫山白菜。可光吃野菜是不行的,连吃了十几天后,他们有的腹痛、泻肚子,有的虚弱无力走不动,也有的浮肿。
  怎么办呢?既然逃出来了,就得想办法活下去!大家商量了一下,有人说小时候在家曾采过蘑菇,不过有的蘑菇有毒,能毒死人,得小心。他们约定:无论是谁找到蘑菇,都先别乱吃,得大家一起验证,经过少量品尝、确认无毒后再吃。说完,大家就到大树下、乱草丛中去找蘑菇。毕竟蘑菇的营养价值比野菜高,几天以后,大家的身体状况都有了好转,又开始奔走。
  走了没几天,刘连仁吃蘑菇中毒了,口吐黄水身子发软。他心想:坏了,这回可要去见阎王爷了!难友们见刘连仁病倒,都很难过,他们把刘连仁抬到树阴下,给刘连仁按摩肚子,还捧来山泉水给刘连仁喝。泄了几天肚子后,刘连仁竟然活下来了。这时,大家又找来些野菜、竹笋给刘连仁吃。刘连仁的身体稍好一些后,大家就轮流搀扶着他,继续往前奔。

下山找食物两名难友不幸被抓走
  一天,他们爬上一道山岗,往下一望,看到山下有一些妇女、老人在庄稼地里干活,一种被饭香味引出来并放大了的饥饿感,一下子涌向心头。“走!咱们冒死下山想法弄点吃的去,不然就会被饥饿折磨死的。”
  说完,刘连仁便带领大伙往山下跑。刘连仁他们刚到山脚下,忽然听到竹林里沙沙地响——原来,因为太饥饿而跑得太急、动静太大,被日本人发现了,20多个日本人把他们包围起来,叫喊着捉拿他们。
  刘连仁看到情况不妙,喊了声“快跑”,就带头向外冲。慌乱之中,刘连仁他们被撵散了。刘连仁跑了一程,回头一看,邓撰友和陈宗福两位难友被日本人抓走了。刘连仁他们失去了两个难友,心里十分难过,剩下的3个人抱头大哭一顿,赶快逃离了那里,以免重入虎口。
  不幸失去了两位难友,但是却意外地发现了地里有土豆。从此,刘连仁他们白天在离农田不太远的山上隐藏,夜间就下山挖土豆吃,有时还能在村子附近意外地发现一点别的食物。
  在一个晴朗的天气里,刘连仁他们爬上靠近大海的一座山头,抬头一看,一片无边无际的海洋,岸边上有几条渔船在汹涌的海浪中飘摇。过了一会儿,他们又看到一条冒着浓烟的长龙,由南向北奔驰。“啊!火车,怕是通往朝鲜的吧。听说朝鲜和中国只隔一条江,只要能到朝鲜,咱就不愁回国。”他们议论了一阵子,决定在夜间下去察看一下。
  天黑以后,他们悄悄地下了山,小心翼翼地沿着铁路往前走。走到一个扳道房附近,突然被人发现,多亏刘连仁他们都学了几句日语,在相互看不清面孔的情况下,胡乱地对付了几句,便避开对方继续向前走。
穿纸袋抵御寒冷 学冬眠挖洞躲避
  在海边,刘连仁他们闻到了腥味,走到近前一看,有海带,也有晒着的鱼干,他们马上饱食了一顿。这是刘连仁他们到日本后从来也没有吃过的美食,虽然是生的,但他们觉得比过年的饺子还要香呢!
  为了找到通往祖国的路,刘连仁他们晚上沿着海边转,白天就回山里藏起来。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之间,三个多月过去了。刘连仁他们爬山过河走海滩,踏遍了半个北海道,可眼前除了大海还是大海,并没有看见通往祖国的道路。到这时,刘连仁他们开始怀疑自己原来的想象有错误。
  日本北海道一年只有3个月的夏天,却有九个月的冬天,刚进入9月,茫茫大雪就飘落下来,冬天到了。天气一冷,三个人都又发愁起来,可是远离祖国,又能指望谁来搭救他们呢?看到天渐渐地冷了,刘连仁对两位难友说:“看样子,咱们一时半会儿是回不去了。先在山上挖个洞,避过寒冬,再想办法。”
  一天夜里,三人下山在庄稼地里摸索食物时,刘连仁用脚踢到一只没有柄的旧铁镢。刘连仁喜出望外,马上找了一根棍子安上,他们庆幸心想事成,有了挖洞的工具。他们找到一个僻静的山沟,白天动手挖洞,夜间下山搜寻食物。海带、鱼干、土豆……凡是能充饥的东西,刘连仁他们都要。日本农民在往地里施化肥时,包装化肥用的纸袋子拆破以后就随手扔掉了。刘连仁就和同伴们把这些破纸袋子捡回来,用树皮搓的绳子缠到自己身上,用来抵御寒冷。天冷得太快了,他们刚挖好洞,才积下一些口粮,大雪就封山了。封山后,如果再出去活动,就会被日本人跟踪捉去,他们只好背对背蜷坐在洞里,开始了第一年的穴居生活。
  北海道的冬天是漫长的,刘连仁他们都自觉地省吃俭用。为了度过难熬的冬天,他们还学习动物们的冬眠:多睡觉,少活动。曾经有很多次,旋风卷着大雪,把洞口封得很深很深。三人在睡梦中被憋醒,抬头一看,大雪把洞口封死了,大家马上互相招呼着起来扒雪。为了活命,他们与风雪搏斗,封了就扒,再封就再扒,决不能让大雪把自己闷死在洞穴里。他们因此与世隔绝。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