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从发表声明那一天起,30多年来刘连仁就一直寻求实现自己向日本政府讨还公道的途径。从1989年至1998年,刘连仁在儿子刘焕新的陪同下,多次往返北京、5次重返日本,努力向日本政府讨回公道。2000年9月2日凌晨,刘连仁因癌症复发,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8岁。刘连仁虽然去世了,刘连仁的儿子刘焕新,继续他父亲未完成的诉讼案,一次次走上法庭,他一定要为父亲和中国劳工讨回公道。 父子五次往返日本 走上漫漫诉讼之路 从发表声明那一天起,30多年来刘连仁就一直寻求实现自己向日本政府讨还公道的途径。 1989年,在北京,刘连仁通过日中友好协会秘书长林伯耀,结识了慕名前来中国的日本律师新美隆和内田雅敏。他们对过去日本军国主义给刘连仁带来的伤害感到深深的内疚和痛心,并鼓励他用法律的手段为自己和自己所代表的中国受害劳工讨回公道。 从1989年至1998年,刘连仁在儿子刘焕新的陪同下,多次往返北京、5次重返日本,努力向日本政府讨回公道。 1991年10月20日,刘连仁应日本“北海道当别町欢迎刘连仁之会”的邀请,在儿子刘焕新的陪同下,于33年后重新回到了日本北海道,拜访日本友人,他说:“我到日本是来讨还公道的。” 21日,在昭和煤矿旧址,刘连仁百感交集,拾起两块当年遗落的煤块,带回中国作为物证:“我为什么一直保留着这两块煤?因为煤黑,可那些煤矿主、监工和今天一些否定历史的人的心比煤还要黑!所以我拿回来,教育后人,让他们永远记住这段历史……” 1992年3月11日,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中日战争的民间受害者,可直接要求日本赔偿损失。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刘连仁通过诉讼讨回公道的途径开通了。 1993年6月,刘连仁第二次回日本,向日本政府提出了三项要求:第一、承认应负的责任并向本人道歉;第二、进行物质赔偿和精神赔偿;第三、在中日两国分别建立有教育意义的中国劳工纪念碑。 1994年7月,刘连仁赶到北京,会见日本律师森田太三和渡边彰梧,日本“中国战争受害者要求赔偿事件律师团”把他的诉讼案定位为二战抗日战争受害者对日诉讼的突破口,全面铺开二战中国受害者在日本的诉讼之路。 1995年8月13日,刘连仁第3次又到日本,参加8月15日在东京举行的“终战50年市民集会”,刘连仁把重申他的3项要求的《致日本政府的公开信》交给日本NHK电台记者坂野秀久,由其递交给日本首相。这一次,刘连仁在律师森田太三代写的状告日本政府的诉讼书上郑重地按下了手印。21日,刘连仁在北海道当别町町长的陪同下,来到明治煤矿旧址,踏访建立纪念碑的预定地点,栽下一棵松树。 1996年3月28日,日本东京地方法院受理了刘连仁起诉日本政府的诉讼案,并决定在7月15日开庭审理。7月11日,刘连仁与长子刘焕新第4次踏上了前往日本的飞机。7月15日上午9时30分,84岁的刘连仁步入日本地方法院。10时整,首席法官山崎恒宣布开庭。法庭给了刘连仁16分钟,让他讲述14年的苦难。控诉未能打动毫无表情的审判长。日方对刘连仁的控诉提出了反驳:原告提出赔偿请求的依据不符合当时中国的民法;原告以战后日本的赔偿法为依据提出赔偿,不符合日本国家赔偿法的构成条件。 1998年6月12日,刘连仁第5次踏上日本的土地。6月18日,他又一次站在日本东京地方法院103号法庭上。审判长根据对方律师提出的纲目,竟然出人意料地连续询问了刘连仁187个问题,企图用疲劳战术来打乱这位86岁高龄老人的思维!刘连仁冷静地对所有的问题一一作了回答。 1998年,刘连仁感觉身体不适,经医院检查,发现他穴居时留下的胃溃疡的病根,引发了胃小弯处内侧腺性癌变。86岁高龄的刘连仁走上手术台,切除了胃的一部分。 2000年9月2日凌晨1时50分,刘连仁因癌症复发,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8岁。临终前,刘连仁告诉妻子赵玉兰和儿子刘焕新:“一定要把这场官司打下去,把公道讨回来!” 国内法院敞开大门 劳工索赔看到希望 2002年9月2日,在日本友好人士的广泛筹建下,刘连仁纪念碑在日本北海道建成揭幕。 2004年清明节,刘连仁在中国的墓碑也在他的家乡草泊村落成。 2005年9月2日,草泊村,由中日两国友好人士共同捐资兴建的刘连仁纪念馆落成开放,刘连仁成为唯一一名在中国和日本同时拥有纪念馆和纪念碑的二战被害劳工。 2001年6月26日,刘焕新飞赴日本参加第23次诉讼。7月12日,历时5年之久、历经23次开庭的刘连仁诉讼案件一审胜诉,东京地方法院主审法官冈清一郎审判长当庭宣布297页的判决书,判令日本国赔偿原告刘连仁共2000万日元,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这是众多中国民间受害者诉日本政府的案件中首个个体胜诉案件,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刘连仁胜诉后不久,日本政府以“日本国没有保护刘连仁的义务,不能预见他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为由,向东京高级法院提起上诉。 2005年6月23日,日本东京高等法院作出二审宣判,判决二战中国劳工刘连仁败诉。日本政府根本不愿意承担战争责任,不愿正视侵略战争和对历史进行反省。在23次令人失望的日本之行后,刘焕新手捧刘连仁遗像,抗议东京高等法院的“不当判决”,明确表示:要代表受迫害的4万中国劳工把这场官司打下去! 2007年,日本最高法院三审驳回原告诉求,此后不再受理。至此,用诉讼手段解决问题的门被无情关闭。 2013年4月7日,中国被掳往日本劳工代表刘连仁100周年公祭活动在其家乡高密市草泊村举行。数十名来自日本和中国的民间人士参加公祭并呼吁劳工代表及其家属团结一致,将对日索赔进行到底。 2014年3月18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二战中国劳工及遗属状告日本企业一案,这是在国内首次立案。国内法院打开的这扇大门,让二战中国劳工及遗属有了希望,也让刘焕新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2014年4月15日,山东二战受害劳工联谊会在济南举行维权座谈会,来自全省的30余名遗属代表签订了民事起诉授权委托书,并委托四名代表向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帮助700名山东二战受害劳工向三菱在华分支企业索赔7亿元人民币。中国被掳往日本受害劳工联谊会执行会长、山东二战受害劳工联谊会执行会长刘焕新表示,此外,还要求被告必须在国内和日本主流媒体分别用中文、日文刊登书面谢罪声明,向劳工正式道歉,并在济南或青岛建立纪念碑或纪念馆,以此警醒后人勿忘历史。 ◎ 相 关 链 接 八年掳往日本的中国劳工超千万 在八年抗战中,中国被日本侵略者征掳的劳工总数超过1000万人。这些劳工在日本侵略者的野蛮奴役和残酷迫害下,尝尽了人间的痛苦和灾难。其中仅在东北受虐待致死者就达200万人。 据中国人殉难者名录共同编制执行委员会《关于劫掳中国人事件报告书》记载,按照日本内阁会议和政府次官会议所确定的方针,日本侵略者仅1943年4月至1945年5月间,就从中国各地掳掠劳工169批,共41762人。由于饥饿、疾病和迫害,乘船前死亡2823人,被赶上船的是38939人。除途中被虐待死亡者,实际运到日本各地的中国劳工是38117人。他们被强迫分到135个企业单位服劳役,稍有不慎即遭鞭抽棍打。据日本外务省1946年3月1日《华人劳工工作情况调查报告书》记载:在135个企业单位中,就死亡率而言,在10%以上的有57个,其中10%-29%的43个,30%-52%的14个。在这14个单位中,共有中国劳工6640人,占总数的36.31%,还有负伤的426人。被虐杀在日本的中国劳工约6800人,尚抛在日本的中国劳工尸骨还有4000余具,他们的遗属至今仍不清楚亲人的尸骨在何处。 抗战胜利后归国的劳工,有的体弱多病,孤苦伶仃;有的终生残疾,生活不能自理。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日本政府和日本所用劳工企业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本期图片均由李文奇提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