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N06版:安丘新闻·教育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标题导航
实现教育均衡,办人民满意教育
2014年07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实现教育均衡,办人民满意教育
安丘数字教育专网正在进行网络直播。 民间艺术进入校园。   安丘市召开校舍安全工程会议。 中小学教师读书演讲比赛现场。 职业中专学生进行操作技能训练。



安丘市教育局打造教育特色品牌
  安丘市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总体目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各项教育工作走在了潍坊市前列。
  安丘市将校舍安全工程和标准化学校建设纳入市政府承诺的为民办好的实事,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强力推动工程建设。
  安丘市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和学校标准化建设以来,共新建、迁建学校10处,改扩建学校49处,新建校舍67.9万平方米,总投资10.8亿元。所有镇(街、区)的大部分学校都进行了校舍改造,市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舍改造基本完成。市教育局在做好校安工程和标准化建设的同时,不断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投入资金9000余万元,实现了农村学校班班配备多媒体、城区学校班班配备电子白板,高标准完成了“班班通”工程。投资836万元,在全省率先筹建了覆盖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教育专网,实现了教育数字专网的拓展提升深化。投资300万元,建成了教育城域网云数据网络中心。投资600万元建成由30处自动录播教室组成的网络视频教学平台和网上教研平台,录制精品课程3500余节,平台使用一年来,访问量达到了200多万人次。
  安丘教育信息化建设被确定为我省教科所规划办“十二五”重点课题,代表山东省参加了教育部举办的首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活动。在山东省第2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第11届中小学机器人决赛中,有3处学校获山东省科技创新奖,1处学校获潍坊市机器人比赛一等奖。
  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安丘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了全市第四届中小学师生运动会、“走复兴路,圆中国梦”第二十一届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未来十年的高中教育”主题征文、“世界环保日”等系列活动;对全市9000余名小学五年级学生进行了劳动技能和科技创新实践教育培训,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教育基地被评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开展校园数字科普活动、科技活动周专题活动,提高中小学生科学技术素养。
  深入开展“职教企业行、企业进职校、服务促发展”和“双师双挂”(职校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企业师傅到职校挂职实践教学)活动,不断提升学生技能操作水平。  近年来,我市职业学校在国家级职业学校技能比赛中获得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3个,在省职业学校技能比赛中获得一等奖9个,名列潍坊市前列。
  积极实施以创建名校、塑造名师、培育名生为重点的“三名工程”,打造安丘教育特色品牌,城北小学的腰鼓舞、兴安小学的京剧艺术进校园等先后走上了中央电视台的舞台,我市构建新课程理念下的实验教学课堂、安丘一中“新德育”的创新实践、兴华学校的“问题课堂”荣获山东省“十一五”创新成果奖,安丘一中推进“四有”课堂建设,打造优质高效课堂荣获山东省基础教育省级教学成果。
  优化师资配置。每年暑假期间,根据教师分配情况,对全市教师进行统一调配,近三年我市共对613名教师调整了工作单位。2014年计划为全市农村小学每校引进1名音体美专业教师。
  建立并有效实施了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出台了《关于城乡交流学校领导干部和教师考核管理办法》《城乡交流学校领导干部和教师考核管理办法》,每年安排农村和城区初中、小学40周岁以下的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和教师进行对口交流,近三年交流城乡教师、校干169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实行兼课听课制度,全市具备任课能力的1378名学校领导干部全部兼课,严格教职工考勤,重新核定教师编制,制定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师德考评工作机制的意见》。
  加强教师培训。出台了《安丘市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五年规划》,组织112名中小学校长参加了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远程研修,对183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导主任、业务副校长进行了义务教育阶段校干“影子培训”,实施了“齐鲁名师带教工程”,成立了教育文联,组建了文学、书画、音舞、摄影四个协会,在潍坊市率先推行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网络培训,被确定为“山东省教师教育基地”和“全省教师常态化网络研修唯一县级试点单位”。

  完善学校安全稳定责任制,教育局与各镇(街、区)教管办、各市直学校,各学校与教师、学生层次签订安全责任书,并在全市小学三年级以上教学班设立了班级安全委员。加大安全巡查力度,制定了《安丘市校园安全巡查工作实施意见》,安排专人加强对各学校校园安全工作的实地巡查指导,创新开展了“家长进校园,协助抓安全”活动,协助学校开展校园安全检查及安全管理。设立校园安全预警提示信息平台,建立校园安全检查联动机制,每年4月和9月,开展校园安全全面检查,其余时间进行不间断巡查指导,确保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对全市160名校园安全干部进行培训,将6月份定为“安全教育月”,通过安全课、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交通、食品卫生、法制等各类安全知识教育。制定完善地震、消防、预防暴恐袭击和不法侵害等各类安全应急预案,提升师生的安全应急能力。加强校车安全运营管理,利用GPS系统、日常督查,对校车实行日常动态监管,确保校车安全运营。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形式,进一步加强了对校车车主、驾驶员、随车照管人员、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并与交警部门联合,进行校车集中检查整治。

  坚持城乡资源配置均衡。在学校建设、教学仪器设备配备、师资配备等方面,坚持城乡均衡配置的原则,特别重视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近年来,全市用于教育事业的资金中,农村教育投入占到70%以上,最大程度的满足了农村薄弱学校的办学需要。
  坚持城乡学校发展均衡。加强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以教育联盟和教育学区两种模式建立9个学校发展共同体,按学段分别组建16个对口帮扶实体,让城区中小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结成帮扶对子,通过核心学校在教育管理、教育科研、课程建设等方面的辐射带动,最大程度实现共同体内各学校间的理念共享、资源共享、管理共享和成果共享,促进各校间均衡发展。
  坚持城乡教研水平均衡。将全市中小学校划成12个片区,由市教研员牵头,构建城乡一体学科教研联盟。定期举办“同课异构”研讨、“名师论坛”“名师讲堂”“盟区新秀赛讲”等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通过集体备课、片区教研、送课进校、讲座等形式,有效提升农村学校教研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文/图 本报记者 王玉芳 通讯员 李召军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