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牢牢把握“为民”主题,从体现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观点、增强群众感情入手,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贯穿民警依法履职、维护辖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稳定、打击违法犯罪始终,强化服务措施,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理念,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 “流动车管所” 下乡惠民树形象 为切实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实到工作中,交警大队积极探索车管工作便民利民服务新举措,不断延伸车管便民服务触角、丰富活动内涵。2013年5月份,配备了“流动车管服务车”,内置3G无线网络、笔记本电脑等设备,为群众现场办理摩托车挂牌、审验五小车辆等业务。今年以来,“流动车管服务车”继续深入偏远乡镇为农民朋友解决办证难、审车难,挂牌难问题,为群众提供车辆信息变更采集等便捷服务,认真、耐心地接受群众对车管业务的咨询。高效、优质、便捷的服务受到了社区群众的一致好评,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服务到家的车管所”。据统计,今年以来,“流动车管所”共办理二轮、三轮摩托车挂牌77台、年审82台,农用三轮车年审326台。在群众咨询、办理业务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交通安全知识宣传,发放精心制作的交通安全宣传材料,潜移默化中倡导群众文明驾驶、安全驾驶。今年以来,借机开展交通安全宣传24场次,发放交通安全宣传材料2万余份。 “彩信通”便民 提升处理效能 为保障城区道路有序、畅通,有效缓解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拥堵,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真正做到交通事故处理便民、快捷、高效。自去年以来,交警大队联合市保险行业协会、中国移动安丘分公司推出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彩信通”服务平台,对于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发生轻微交通事故当事人不需要拨打110报警,可直接用手机对车辆现场位置和碰撞痕迹进行拍照,将照片发送至彩信通服务平台审核后机动车撤离现场,双方约定时间一起到事故处理科“彩信通”事故处理室或交警大队红沙沟中队办理理赔手续。此举便于事故双方当事人实现快速理赔,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压力,也极大地解放了警力。
深化“助学岗”建设风雨无阻护天使 为进一步确保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交警大队在辖区中小学校设立“助学岗”,开展警校交通安全共建活动,每到上学、放学高峰时段,民警在各中小学及幼儿园校门口,指挥、疏导交通,维护交通秩序,对过往车辆进行控制和分流,让学生优先通行。 “助学岗”的设立有效杜绝了学校门口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了学生上学、放学时的交通安全。自“助学岗”设立以来,助学岗民警尽职尽责,指挥车辆减速慢行,护送学生安全通行,得到了学生、老师、家长和过往群众的充分认可,受到各级领导的好评。 开展城区交通整治提升群众满意度 为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规范城市道路交通和治安秩序,净化城市道路交通和治安环境,市公安局自4月28日起,在城区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道路交通暨治安秩序集中整治行动,大力整治扰乱城市公共交通秩序的交通违法行为和影响治安稳定的违法犯罪活动,针对上下班、学校上下学高峰时段人车流量大,城区部分路口路段易造成拥堵、秩序混乱的情况,从局直部门抽调警力,与交警大队机关各科室及城区中队、城北中队人员合理搭配,在主要路口上岗执勤,本着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严查严管行人乱闯信号、不走人行横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乱闯信号、不按规定车道和导向车道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 为确保集中整治行动取得实效,市公安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加强对集中整治行动的组织、协调和信息控制。行动中,以交警大队为主,治安、刑警、督察等大队、科室和城区及附近各派出所积极配合,对不服从交通管理、暴力阻碍执法等需要追究治安、刑事责任的人员,及时配合调查取证,落实处罚措施。 针对上下班高峰合理调配警力,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率先垂范,带头上岗,每天早、晚高峰时段在主要路口执勤维持交通秩序。同时,市局督导组每天对上岗时间、在岗在位、警容风纪、执勤执法等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解决,达到了预期效果。 此次集中整治行动组织严密,重点突出,以打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和规范交通治安秩序为主,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4849起,其中酒后驾驶51起、醉酒驾驶2起、涉牌涉证90起、货车超载195起、私自改变机动车外型13起、乱停乱放1200余起。同时,交警大队深入研判高峰时段外城区砂石车、渣土车等重点违法车辆的运行规律特点,针对易出行的重点路段和时间段,调整警力部署,及时予以查扣处罚,消除各类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建“双微”平台 畅通便民渠道 为准确、及时地发布交管信息,展示交管工作,进一步拓宽警民交流渠道,交警大队充分利用官方微博@安丘交警和微信公众平台“安丘公安交警”操作简单、方便沟通、传播信息丰富、覆盖面积广、影响力度大的优势,广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传递公安交警“正能量”,进一步提升了为民服务水平。 一是及时发布“微信息”。如交管信息、天气信息、预防事故等工作动态信息。二是及时发布“微举措”。适时发布、更新为民执法的工作举措,树立执法为民的良好形象。三是及时讲述“微故事”。强化宣传交通安全常识,车辆保养常识,恶劣天气下的行车安全常识,时刻警醒广大驾驶员杜绝交通违法行为。四是及时征求“微建议”。收集整理网民提议,为广大网民解答疑惑,搭建交流平台,积极构建警民关系。截至目前,@安丘交警共发布各类博文13000余条,“安丘公安交警”共发布微信120余期。便捷、广泛、迅速的“微服务”被群众和广大网友“点赞”。 本报通讯员 刘建华 张增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