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根廷门将罗梅罗扑出两粒点球立下战功 当地时间7月9日,阿根廷独立日。198年前,阿根廷人通过武装斗争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获得独立。198年后的今天,阿根廷国家队在巴西世界杯半决赛上战胜荷兰跻身决赛,还有什么比用一场胜利更能纪念这一充满英雄主义的节日呢。 巴西世界杯第二场半决赛战罢,在120分钟的比赛中,双方踢成0:0,最终阿根廷通过点球大战4:2力克荷兰闯进决赛。本场比赛,阿根廷门将罗梅罗表现出色,在最后的点球对决中扑出对方两粒点球,力助球队时隔24年后再次晋级决赛。 赛后,罗梅罗激动地说:“我们在24年后重返决赛,我非常享受这一刻。我要感谢今天所有在场的球迷。我要向爸妈问好,他们在阿根廷不能来看我的比赛。我的妻子和兄弟都在那边,我要向他们问好。” 谈到点球大战,罗梅罗说:“在点球大战中我非常有信心。其实这就是运气,这也是事实,像对面门将最后一球也碰到了但球还是进了。我相信我们的目标没有变,我的队员们不会退缩,在场上和训练中都会竭尽全力。我要对决赛在马拉卡纳的球迷们说什么?希望他们能够享受这一切。我们一步一步地向前进,现在我们要全力备战决赛。” 当赛场内支持阿根廷队的“蓝白色”陷入狂欢时,橙衣方阵出现温情一幕。荷兰前锋罗本走向看台,去安慰躲在妻子怀中痛哭的儿子卢卡。“我们想让整个荷兰知道,应该为这支球队骄傲,我们付出了全部。”他说。 本报综合报道 时隔24年再进决赛,阿根廷为胜利哭泣 从1994年开始,每隔四年的夏天,那一首《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就成了阿根廷球迷必点神曲。每次球队高喊着夺冠的口号,却连4强都挤不进的落寞场景,让这首歌成了阿根廷的代表曲。 1994年,在马拉多纳因禁药禁赛后,失去核心的阿根廷队甚至在1/8决赛中就2:3不敌罗马尼亚遗憾出局,事后马拉多纳也因此流下了悔恨的眼泪。 1998年的法国世界杯上,1/4决赛中,巴蒂斯图塔曾有机会送荷兰队回家。不过“冰王子”博格坎普最后时刻的经典挑射,让阿根廷人泪水崩了堤。 2002年,贝尔萨执教的那支阿根廷队,在小组赛阶段从0:1不敌英格兰后便陷入被动,最后竟然小组出局。 2006年,1/4决赛阿根廷和德国队打到点球大战,却输给了一张小纸条。阿根廷人为此嘘,为此感叹,易碎之心终究过不了点球这一关。 2010年马拉多纳执教的球队在1/4决赛中遭遇德国,球迷相信马拉多纳会带球队走得更远。不过神锋阵容的阿根廷队败给了自己坑爹的后防,最终0:4惨败。 阿根廷人等了24年,再次进入世界杯决赛,他们等得太久了。梅西、马斯切拉诺在经历过2006年和2010年两次失败之后,自然更为这场胜利心绪难平。 哭吧,阿根廷人这次不再是为失败而哭,而是为胜利而哭。 本报综合报道
昨夜没有 橙色的眼泪 □付东升 圣保罗科林蒂安球场上空飘起了雨,落到了每个荷迷的伤口上。比赛结束了,看着疯狂庆祝的阿根廷人,只能说,上帝站在了南美人一边,更好的球队没能继续绽放亮丽的橙色。 永远坚持前行,永远追寻激情,永远享受足球,这是荷兰足球的精髓。这也是荷兰足球吸引我们的地方,本届世界杯,从一开始到结束,荷兰足球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前进,向着最伟大的目标。没有内讧、没有崩盘、没有口角、没有一盘散沙,可以说,这支荷兰队是近年来最团结,最稳定的队伍。主教练老范是一个低调踏实的人。不管是预选赛的轻松晋级还是决赛阶段小组赛全胜,荷兰队一直显得很低调,教练低调、球员低调、球迷也低调。 数十载的光阴,一代又一代的人年华老去,而那个令无数人为之向往,令无数人为之奋斗的荣誉,却依旧如此可望而不可及。总有这样或那样的原因阻挡着橙衣军团前进的脚步,总有这样或那样的声音说——看,那是荷兰队,那是“无冕之王”。 这四个字在他人口中,也许真的是赞誉和肯定。但对于真正喜爱荷兰队的人,却是心中一道不易察觉的痛。 正如今日,他们又一次倒在了争夺最高荣誉的路上。无数人苦笑,无数人叹息。已是五彩缤纷的世界杯殿堂里,再次少了一抹橙色。 这也许是斯内德、罗本、范佩西的最后一届世界杯,但不会是橙衣军团以及热爱他的人的最后一届世界杯。总会有无数的后辈前仆后继,总会有更多的人在绿茵场上自由飞翔,总会有千千万万的人在他的身边陪伴,不离不弃。 橙色永远是最绚丽的色彩,没有谁能遮避它的光芒。因为,生活中不能没有橙色,真男人一定穿橙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