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一位毕业生在扫“潍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二维码。
◤7月11日,潍坊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报到窗口前挤满了毕业生。 |
|
|

|
|
省外院校的办理报到需到潍坊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近日,记者从潍坊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获悉,2014年潍坊生源的高校毕业生达5.98万人,比2013年的5.6万人高出0.38万人,是高校扩招以来最多的一年。进入7月份,省外各大院校潍坊生源高校毕业生陆续到潍坊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办理报到手续,工作人员表示,7月15日到10月15日是集中报到的时间,希望大家错峰前来办理。 现场 女儿仍在外地 父亲帮忙办理 “请帮我查询一下我的档案到了没?”7月11日上午10时许,位于胜利东街与新华路交叉口西南角的潍坊市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21楼的潍坊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高校毕业生报到窗口前挤满了人,毕业于长春工业大学的刘帅正在向工作人员询问档案的事情。 记者发现,服务窗口前贴着一张“2014年省外毕业生报到流程”,上面写着2014年省外毕业生如何办理报到的详细流程。现场,不少学生拿着《报到证》和毕业证书正在办理报到手续,其中不乏有家长来替孩子办理的。 来自临朐县的李先生正在“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的实名管理服务系统中,填写女儿的相关信息。李先生告诉记者,由于女儿现在仍在外地,没时间来报到,无奈只能托他前来办理。 亮点 毕业生可扫描二维码加关注及时了解信息 在报到窗口东侧,一位办理完报到手续的女生正拿着手机扫描张贴在墙上的二维码。记者发现,业务办理大厅内,张贴的二维码图案随处可见,时不时会有前来办理业务的毕业生用手机扫描。 据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为给毕业生提供实时的就业创业服务,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开通了“潍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微信平台,今年6月中旬正式运行。“关注这个微信平台后,毕业生们可以及时了解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相关政策,包括我市各个县市区的就业创业信息。”该工作人员介绍道。 按照往年惯例,潍坊市大中专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预计,在今年集中报到期间,大约会有3万名非师范类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前来办理报到手续。 工作人员介绍,为了应对报到高峰期的到来,市大中专就业指导中心专门免费开放了电子阅览室,毕业生现场激活账号后,可以去电子阅览室进行网上实名登记。 提醒 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已换了地址 “原来我应该去安丘市人社局办理报到手续,现在白跑了一趟,早知道应该提前打个电话或者上网查一下。”当天,来自安丘市、毕业于山东建筑大学的白冰,在朋友陪同下来到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办理报到手续,可是得知省内院校潍坊户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需要到户籍所在县市区办理报到后,白冰有些后悔提前没问明白就盲目跑来。 据了解,省外院校的潍坊户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办理报到手续,需要到潍坊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但是,对于省内院校的潍坊户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不一样了,潍坊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部分毕业生需要到户籍所在的县市区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办理报到、网上实名登记、就业创业服务等手续。“为了方便省内毕业生报到,潍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网公布了各县市区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的联系方式和地址,省内院校毕业生报到前可网上查询。”该工作人员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有不少毕业生因为不知道潍坊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已换了地址,所以走错了地方,还有的去了潍坊市公共行政服务中心。为此工作人员提醒,潍坊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具体地址是奎文区胜利东街与新华路交叉口西南角潍坊市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2104室,工作时间为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2:00,下午2:00——6:00,毕业生可以错峰前来办理报到手续。 另外,为节省报到时间,毕业生在现场报到前可先到潍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网(www.wfjyfw.com)表格下载栏,下载填写“潍坊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登记表”等,并扫描“潍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微信平台二维码添加关注。 文/图 本报记者 刘江峰
◎相关新闻 过半毕业生就业 拟“避开”北上广 逃离“北上广”的现象或将蔓延到更多大学生身上。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社会调查中心联合发布《2014中国大学生城市形象及择业倾向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受访大学生中,选择去二线城市的占57.2%,而选择北上广的只占29.5%。 据介绍,这项调查针对中国33个城市123所高校的12000余名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展开,主要了解大学生群体的择业倾向和优先考虑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近六成大学生未来的工作地点更倾向于选择二线城市。在受访大学生中,选择在二线城市发展的比例最高,为57.2%;其次是北上广,占比29.5%;选择三线城市的比例为9.4%;选择国外、港澳台、乡镇和四线城市的比例分别为6.6%、3.1%、1.6%和1.5%。 报告显示,受访大学生中,择业时优先考虑薪酬待遇的比例最高,为69.0%,其次是个人发展空间和工作地点,占比分别为65.4%和47.9%,选择工作稳定性、企业文化、专业对口和工作强度的比例分别为29.1%、20.8%、18.9%和15.2%。 就不同专业学生来说,文科生倾向北上广和港澳台,医科学生更愿意去二线城市,农科学生选择三、四线城市和乡镇较多,理科生倾向国外。根据统计,文科学生选择北上广和港澳台地区的比例分别为32.6%和3.8%,高于理、工、农、医科学生;相较于理、工、农、文专业,医科学生选择二线城市占比最高,为65.6%;农学专业学生选择三、四线城市以及乡镇的比例均高于其他专业学生;理科学生选择国外的占比为8.4%,高于其他专业学生。 有趣的是,统计数字也表明,月消费支出越高的大学生越倾向于北上广、港澳台及国外。如每月消费支出在2500元以上的受访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北上广,其比例为41.4%。 据《羊城晚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