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5版:他们享誉潍坊武林·陈铭彰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臂力惊人赢得绰号大力神
2014年07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臂力惊人赢得绰号大力神
  陈铭彰



  陈铭彰从小受祖训教诲,待人处事周到妥当,16岁开始武术生涯。“七七事变”后的一年,偶然结识形意拳大师尚云祥的弟子路凌云,并跟其学习了部分形意拳。形意拳在当时的潍县乃至今日潍坊武林界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一次因在马戏团力开一担单弓,得绰号大力神,挽回了潍县武行的声誉。

饱读诗书,精通四通捶和陈家刀
  陈铭彰1916年12月12日出生于山东潍县城里一户殷实的人家,从小受祖训教诲,饱读诗书,崇尚礼仪,待人处事周到妥当、彬彬有礼。
  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一个星期天,笔者到城里岳父家去,进门就见岳父从里屋送出一位大个子客人。此人60岁开外,只见他对岳父一鞠躬,并抬起右手示意岳父止步;来到院中,他又一鞠躬,再次抬起右手示意岳父止步,送出院门,他又是鞠躬抬手示意岳父止步;这样的情景顿时让我肃然起敬,询问岳母得知,此人就是陈铭彰老师,我感到十分惊讶,原来这就是威震潍坊武坛、大名鼎鼎的陈铭彰先生。
  陈铭彰16岁便拜潍县一代武术大师、四通捶第四代传人杜瑞林为师,开始了他的武术生涯。在学习四通捶的同时,他又跟武术名家同门师叔李钦增学习陈家刀,当时潍县民间流传的“边家捶(四通捶)、亓家棍、陈家单刀不用问”便是指此刀。人们都知道四通捶是一代大师武玺钰30岁拜师学艺苦练而成,并发扬传承以及形成颇具影响的一种地方拳种。亓家棍和陈家刀都是在清朝嘉庆年间由保镖练武护院发展起来的。亓家棍的创始人亓少堂,以保镖为业,精通棍术,他用的棍比齐眉棍长20厘米,以练棍功为主,亓家棍只传亓姓,不教外人,故称亓家棍;陈家刀的创始人是陈连登,以保镖为主业,精通单刀,他用的刀比一般的刀长一拳左右,演练刀重5斤,走镖时换轻刀。他传授的刀法讲求实用,不讲美观舒展,无缠头裹脑等虚花招。有马前16刀,马后16刀,四门刀,中堂刀,对练刀(二路)共108刀。
晨练习武,偶遇路凌云成为至交
  “七七事变”后的一年,陈铭彰早起到城北玉清宫处准备习武,却见空场上有一人影在起伏运动,并伴有武人特有的响动。他静悄悄地来到此人面前,练武人突见面前立一高个壮士,便停止运动,准备离去。就在此时,陈铭彰上前拦住此人说:“这位壮士,请留步说话。”练武人见他并无恶意,谈吐儒雅,便回话道:“本人路过贵地,因盘缠用尽,无钱打理客店,便暂借贵宫一寝,只是本人尚武,凌晨必练,不巧与壮士相遇,请问壮士尊姓大名,有何指教?”两人互通姓名后,陈铭彰立生好感,竭力相邀此人到家一叙,于是,两人到宫殿大厅的角落里,收拾起简单的行囊来到了城里的陈家。
  经详谈,陈铭彰才知此人留有光头并非出家人,而是上海易风易俗社副社长、京剧演员、铜锤花脸路凌云(据说是周信芳妻弟)——一代形意拳大师尚云祥的弟子。路凌云因上海沦陷,对日本人侵略中国的行径极为不满,烧了日本人的装甲车,遭到通缉,慕名投奔到寿光抗日队伍保三师,到了保三师方知与初衷相违,便流落到举目无亲的潍县城,恰巧遇到了喜爱武术的陈铭彰。
  二人越聊越投缘,陈铭彰便在西关给路凌云租赁了房子,为其提供生活来源,二人成了莫逆之交。路凌云为报知遇之恩教授陈铭彰形意拳,当陈铭彰已学完形意拳中的劈、崩、攒、炮、横五形拳和五形连环时,消息传到了恩师那里,陈铭彰被杜瑞林叫去盘问,得知并不是陈铭彰不告诉他路凌云之事,只是有难言之隐,杜瑞林才平了心中之火。按当时他的性情,是绝不允许没经他认可尤其是外人来传授爱徒的。经过调停,师徒各让一步,陈铭彰为维护师面,发誓从此再不跟路凌云学一招一式,杜瑞林也就放了陈铭彰一马,答应了陈提的要求,不与路断袍绝义。
  从此,陈铭彰和路凌云交往依旧,只是由原来的习武改成学戏,演唱铜锤花脸,并置办了戏衣。这场风波稍一平静,陈铭彰马上找来好友杨庆怡,并将其中的来龙去脉说给了这位小自己4岁的挚友,告诉他,路凌云的形意拳绝对是好东西,千万要学会它,又告知路凌云他与杨的关系。因陈的引荐,路凌云对热爱武术、又具有天赋的杨庆怡视同陈铭彰,将自己所学倾囊传于杨庆怡。从此,形意拳在当时的潍县乃至今日潍坊武林界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力开单弓,人们赠送绰号大力神
  学成于式太极拳后,陈铭彰将此拳传给了长他1岁的武林挚友于光庆。当年潍县武林界盛赞的“武林三友”,便是指于光庆、陈铭彰、杨庆怡。三人的结识在当地武林界传为一段佳话。
  1952年年底,潍县白浪河保安桥南西沙滩来了一家上海马戏团,他们扎棚打场子卖艺,场场赢得数次的叫好声,每天都爆棚。
  马戏团的教练张天艺每场的压场戏是力开铁弓,他在场上演练力开五担弓,当时每担弓没有100斤的力是休想拉开的,他手脚加脖子并用,一共开五担,赢来观众声声喝彩。在场上演练完力开五担弓后,他便拿起一担单弓(240斤)走到前台,对观众说:“你们有谁能开这一担,我就拜他为师,我走州过县,久闯江湖,都说潍县卧虎藏龙,看来也不过如此,来此地四五天了,也没人能将我这担单弓拉开。”由于他出言不逊,令潍县武行的人愤愤不平。
  一天,张天艺演练完力开五担弓后,又拿起一担单弓来到台下。著名拳师刘笑君及几个好友这天也来到了场子,在最前面席地而坐,陈铭彰也在其中。
  张天艺手持巨弓,收腹挺胸来到观众面前夸夸其谈时,盘腿席地的陈铭彰稍一纵身,便顺手接过了他手中的弓,双膀一抖,喝了一声“开”,雕弓便如满月,观众看着半蹲马步的陈铭彰和他手中的圆弓,大声喝彩。
  张天艺一惊,忙抱拳行礼,将陈铭彰、刘笑君等人请到了后台叙谈。稍后,张天艺等戏团人员一个劲地赔礼道歉。
  陈铭彰等人脸上洋溢着一种自豪感,这时不知谁说了一句:“欺我潍县无人,还什么大力神功,这(指陈铭彰)才是真正的大力神功。”
  从此,陈铭彰力撑240斤单弓的故事便在潍县城流传开来,他也有了一个新的绰号:大力神。
响应抗美援朝 捐献部分家产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出兵干涉。全国人民积极响应毛主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出钱,掀起自愿捐献运动,以实际行动来响应号召。
  这期间,陈铭彰毅然决然地将一头骡子、一架马车及部分家产捐了出来,以实际行动支援抗美援朝。在公私合营中,他又将祖上留下来的复增酱园(潍坊酱菜厂)、陈家磨房、陈家油房、门铺及上好良田等都捐了出来。
  建国后划成分时,他虽是地主、资本家兼工商业主的多重身份,但由于他深明大义,带头捐赠资产,以实际行动响应党中央提出的抗美援朝运动,为全市工商业者带了个好头,还曾任市武术协会委员,在工商联讲习班教授太极拳及多路拳种器械(却从没教过形意拳),获得了开明绅士的称号。
  1982年在青岛举办的“全国武术传统套路挖掘大会”上,受潍坊市体委及武协的委派,陈铭彰带队率于效航等人参加,表演了传统套路四通捶,得到了武术专家评委的好评,市体委为嘉奖其贡献,特奖励正宗龙泉宝剑一把。
  陈铭彰无论学练什么拳法,都是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由于他的博采众长,对武术的执着追求,无论是什么派别,内家外家,南拳北腿,长短器械,由他演练出来,一看便知是行家,功夫了得。
  1986年,陈铭彰因中风已无法参加各项社会及武术活动。于1991年5月14日谢世,享年76岁。   陈晓峰提供部分资料及照片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