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殷龙在东达山留影。(殷龙供图) |
|

|
|
诸城小伙殷龙从北京到拉萨,骑行50多天,行程4500多公里 最近,社交网络上频频能看到形形色色的驴友发帖分享自己旅游的奇妙经历,但现实中大多数人苦于各种原因,也仅仅是心动而止于行动。近日,诸城小伙殷龙历经险阻,历时近两个月,完成了人生中的一大壮举——单车骑行拉萨游。7月13日,记者采访了这位意志坚定的小伙,跟他一起回味了骑行途中的酸甜苦辣。 为了圆梦拉萨 辞去北京工作 殷龙今年26岁,家住诸城市邱家庄子社区。大学毕业以后,他留在了北京,在一家公司从事计算机相关工作,从去年4月份一直工作到今年5月中旬。每月3000元的工资,对一个在北京生活的爷们来说是比较拮据的,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也没向家人伸手要一分钱,省吃俭用,用半年多时间攒下了一万多元的积蓄,用这些钱开始他的圆梦之旅。 当记者问他为何萌生这样的想法时,殷龙微微一笑,用平淡的语气说:“这个想法在我高三的时候就有了,只是现在才能够实现。”为此他向公司递交了辞职书。“我觉得人的一生有干不完的工作,赚不完的钱,但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却很少,我只是敢想敢作而已。”殷龙说。 出发之前,他做足了准备工作。他从网上查找旅行攻略,规划行程路线,购置风衣、风裤、雨衣、鞋套等生活必用品。为了让骑行更顺利,他花1000多元买了一辆山地车,作为他拉萨行的忠实伴侣。除此之外,他还带上了工具包,备置了扳手、打气筒、车胎等。“这样车子坏了我就能自己修,省出时间多骑会儿”。 翻越川藏“十四险”,路越走越难 5月15日下午一时,小伙殷龙踏上了他追梦之旅。总结自己这段行程,他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北京——成都,成都——拉萨。 从北京东四环出发,依照手机导航,殷龙骑车一路经过河北石家庄,山西太原,陕西西安、汉中,四川广元,最后到达四川成都,这是骑行的第一段旅程,相对较为轻松。虽说这样,他还是每天早上五六点就出发,一天骑行200多公里,直到晚上七八点钟才停下寻找住处休息。 这段行程令他印象最深刻的当属广元市到绵阳市梓潼县途中经过的剑门关。“骑上剑门关真的很难,有走不完的上坡,每一个上坡都要花一两个钟头的时间,下坡却只需要几分钟,但是一下坡就会遇到另一个上坡。果真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啊。”殷龙感叹道。这段路一共170公里,他从早上5点出发,到晚上9点半才将这条蜀道攻破。 抵达成都以后,连绵的雨天竟然持续了整整一周的时间。雨过天晴,殷龙再次踏上了旅程。从6月10日开始,殷龙从四川雅安进入318国道,此后一直沿着川藏线西行,实现他到达目的地拉萨的艰难旅行。 他首先遇到了位于四川天全县城西的“川藏第一险”二郎山。这是川藏线上要翻越的第一座山,此后还要翻越其他十三座山。殷龙说:“我爬二郎山的时候感觉很累,最后才发现,二郎山跟其他山的翻越难度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啊!” 之后他又翻越了第二座山折多山、第三座山高尔寺山。第四座山是剪子弯山。殷龙跟记者分享了爬剪子弯山时的一个有趣经历。“这座山有个近道,当时有人劝我不要抄近路,我没听劝。近道的确是近了差不多四五公里,但爬的那叫一个艰辛啊。不到1000米的山,坡度竟然达到了60多度,爬坡就花了一个多小时,还得走一会儿,休息一会儿,到山顶上看到一个路碑,上面全是‘我错了,不该抄近道’之类的涂鸦,太搞笑了。”说到这儿,他情不自禁笑出声来。 一路有险有乐 还遇知己同行 6月29日,殷龙终于抵达他魂牵梦绕的拉萨。 进藏后,在攀登第十座山东达山时,发生了一次意外。殷龙骑车爬山时正下着雪,一个下坡转弯处,他没有控制好车速,刹车失灵,一下子连车带人全都摔了出去,万幸的是他被甩到了一个土坑里,又戴着头盔与护膝,仅仅是摔得瘀青,受了些皮外伤。后来他才听人说这段下坡路特别险峻,已经有十几个人跌下悬崖。现在想想,殷龙还是有些后怕。 这一路骑行,他孤单但并不孤独,因为在川藏线上他认识了很多骑友。刚出成都,殷龙就碰到一位骑车去拉萨的75岁老人,号称“兰州铁老汉”,他曾经走过青藏线,在家退休无事,每年都骑单车旅游。还有两名青年竟然从上海318国道跑步前往拉萨,一天跑70多公里,最多时一天能跑90多公里,据说这两人经常跑马拉松,跑到进藏的第一个县芒康时,已经跑破了7双运动鞋。正是因为这些有相同追求与理想的骑友相伴,殷龙一路上虽然身体疲劳,但心里始终满怀轻松愉悦。 五十多天,4500多公里,殷龙从189斤瘦到了现在的168斤。谈到自己最宝贵的心得,殷龙说:“人生就像川藏线一样,有上坡山,也有下坡山,以前因为生活的安逸,让我有点困难就想退缩,但是这次旅行之后,我变得不再惧怕未知的各种磨难。只要肯努力,今天的困难一定能成为明天的财富。” 本报记者 秦子虚 实习生 张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