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暑天送棉被,算哪门子救灾
观点PK
图片
高校豪华会所食客都有哪些人
整治吃喝歪风何须“喝出病”后
取消机场VIP,市场与反腐双赢
2014年07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观点PK



  

  7月16日下午,重庆276路公交车上,一位老太太将唯一空位让给了十六七岁的孙子,却要求另一个年轻人给其让座。年轻人没让座,老人便大声抱怨其没教养,惹得车上乘客议论纷纷。(7月20日《重庆商报》)
    年轻人给老人让座没有理由
    □万吉良 
  表面上看,这位老人将车上唯一的空位让给了十六七岁的孙子,却要求坐在一旁的年轻人给其让座,有不妥之处,这或许是老人的过错,且最大的过错就是没能给自子的孙子一个教化的机会。
  但作为一个年轻人,却不能因为别人的过错,就理直气壮地不让座,否则就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如果人们都去支持这位不让座的年轻人,岂不是给了那些缺乏“让座意识”之人以口实。
  由此思彼,笔者又想起了那些“扶与不扶”的讨论。本来搀扶老人也是搀扶社会的道德良知,绝不能因那一个个“扶不起”的个案,而沉浸在埋怨和等待中,让“当扶”迟迟成不了社会风尚。
  相比之下,给老人让座并不是一个“技术活”,所以最好不要找理由不让座。只有这样,才会通过一个小小的座位,看到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回归与传递,最终壮大社会的正能量。
    没道德奉献凭啥要道德福利 
    □傅万夫 
  这位老人对孙子的爱护,暴露出她在道德的坚守上,本身就是一个不及格者,这时候却要享受道德福利,还打着道德的旗号,总让人产生一种“倚老卖老”的感觉。而事实上,有这位老人心态的人不在少数,包括那些觉得跳广场舞是自己权利的大妈们,她们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没有考虑别人的权利是否因此而遭到破坏,这就是一种自私,而在这种自私下形成的所谓道德圈子,满足的只是一己私利而已。
  种什么因,结什么果。笔者当然不认为这个年轻人的做法就一定正确,但同样不觉得这位老人的做法有值得同情之处。年轻人给老年人让座,这是一种美德,它的美丽在于让人们感受到了这种付出。这种美德传承,才是道德社会的渴盼与希冀。也就是说,道德的遵守与形成,需要遵守道德的每一个方面的共同努力,老年人可以享受尊老爱幼的道德福利,但前提是,他们曾经为这个道德领域做出过贡献。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