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专题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王征远先生1949年1月出生于济南,原籍安丘。1968毕业于山东艺术学校美术专业,国家一级美术师。历任山东省第七届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第四、五届理事,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第三、四届理事,山东画院高级画师,德州市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主席,德州市文联协会部部长等。出版《王征远书画印选》《王征远国画集》《国家一级美术师典藏丛书—王征远》等专集8部,作品多次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大展。 因为出生于“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泉城济南,看惯了大明湖上荷叶迎风摇曳、荷花千姿百态、莲蓬或藏或露的美妙景象,而且,不管是盛夏丽日下的荷花,还是深秋风雨中的荷花,都具有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之质。王征远先生对荷花情有独钟,他吸取国画中山水画的技法和西画的色彩、光感与构图来营造自己的荷魂世界。 作品是画家精神与人格的结合和心灵与自然的共鸣。为了追求一种独特的风格,首先,在构图上他以方形为主,画面饱满充实,富有张力,充分展现荷塘波澜壮阔和热烈奔放的气势。其二,运用点、线、面的构成因子,精心锤炼画面中的主体语言形象。画面中的面主要为天空、水面和荷叶;线为荷梗、芦苇、杂草等;点为荷花、莲蓬和鱼、鸟、昆虫等。在它们的相互重叠和碰撞中,注重画面整体的构成性和现代感。其三,借鉴国画山水画在用笔、用墨、用水三方面的技巧,以丰富画面,其中在荷叶的画法上吸取山水画中山石的各种皴法和积墨法,多遍皴擦,造成浑厚氤氲之感。荷叶在画面上不仅关系到构图、墨韵、气势等效果,而且它的嫩、枯、整、损、动、静、浓、淡……可以直观地表现不同的天气和意境。在用水方面即兴多于理性,以期达到酣畅淋漓的自然境界。其四,在用色上追求明快的节奏和装饰味,营构画面以传统笔墨塑造形象,用色彩烘托气氛,调动一切手段增强视觉冲击力。在绘制材料上从效果出发而不受传统的局限,这样就在创作中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另外,他试图在整体效果中产生光感,增强物体的立体感和画面的空间感,使画面浑然一体而不仅仅是技法和物体的堆砌。 在表现初秋雨后的荷塘时,征远先生用细线勾出荷花,荷梗用粗线写就,而荷叶则是泼墨,这就形成了线与线之间有变化、有对比,线与墨之间也有对比,从而使整个画面更加丰满充实,这一切都为雨后荷塘增添无限生机。 本报记者 王玉芳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