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潍坊旅游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聚焦鲁台会
 
标题导航
秋游赤山,别样风景
2014年09月0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秋游赤山,别样风景



  中秋,如果有一个地方,让你的心灵顿悟;如果有一个地方,灿若圣境,让你的思绪平静休憩;如果有一个地方,依山偎海,让你的胸怀徜徉豁达。那你还会沉寂于俗尘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去心如明镜的地方,在面朝大海的地方,拂去心灵上的庸烦尘埃,让身心静静地享受禅性的清净与大海的舒畅。
  □禅法
  能持自相故名为法,静虑研修即为禅。超脱世界,坠入造化,方能破解“自我”见真谛。大唐盛期,新罗人张保皋弃武归海,成就“海上王”,归寄赤山建立法华院,崇尚佛法成就一代虔诚传奇。古刹坐落在赤山幽处,绿树繁花相伴,奇石溪泉相依。烟雾缭绕,钟鱼之声不绝入耳,香火鼎盛,传佛家之慈悲。
  距法华院百十米,乃赤山禅院。青树翠蔓,亭榭楼台,依山而建。遗唐宋之风,巍巍之气势;卓佛道之韵,遗世而独立。赤山禅院为纪念圆仁法师入唐求法而兴建,求法馆与赤山阁相得益彰,彰显隋唐之盛世,广纳四海之博心。圆仁法师心慕佛乘,广问巡礼,曾三入法华院求法问佛,后著有《入唐求法巡礼行纪》,亦有对法华院的介绍——“南有岩岭,水流庭院,从西而东流,西南北方连峰作壁,东方望海远开。”
  漫步之中,你怎能不为古人心诚归一的情怀所感触,与其自身相比,自感愧疚不如。拂去对往昔的感慨,希望览完这段如画廊般的历史后,像坐在大殿之上的僧侣一样,心诚平静,朴素无烦。
  □情怀
  自古英雄素有逐海揽月之气势,博纳海阔天穹之情怀。
  新罗英雄张保皋,生于乱世,却心诚向佛;性格粗犷豪放,与山东人脾性相近。受命于危难之际,荡平叛乱,逐鹿中原;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禁奴婢买卖。建立中韩文化交流桥梁。功勋卓越,却朴素本真。建法华院,供养僧侣,诵读经文,潜心礼佛。站立英雄雕像前,膜拜之心油然而生。
  步入赤山禅院,如莫名走进一段历史时光隧道,历史的再现,栩栩如生,如身临其境。圆仁求法,度化世人,如鉴真东渡,为中日文化交融,开辟了一段新的篇章。听渺渺的钟声与回旋绕梁的诵经之音,如一股清泉从心底缓缓流出,时而奔腾,时而清扬,那浮躁的心会得到须臾的平静。
  □圣境
  仙神居住之地,飘渺而遥远,圣境更遥不可及。而对于我来说赤山就是仙神居于吾心的境,在于心,在于情,在于景。
  怀着虔诚的朝拜之心,于赤山脚下,朝山而拜。赤山明神,坐西朝东,背靠赤山,面朝大海。看到大海的汹涌波涛,你一定会心潮澎湃,但看到赤山明神安坐塔台,面持微笑,右手微微托于两膝之间,若在安抚狂风骇浪,保四海之平静,福佑天下苍生。
  过大明圣境牌坊,目山而上。俯望碧海蓝天,海天相依,午后风静浪平,大海如一面镜子倒映着蓝天。沙滩上慵懒的游人,晒着沙滩浴。风景宜人,游人陶醉,怡然自得。登高望海,心如平镜,站在佛脚之下,就算大海波涛翻涌,内心依然岿然不动。经过世事历练,就算在城市里偶遇愁心满怀之事,就像一轮小小涟漪,更不能惊扰内心。
  □古风
  看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无奈于城市的车水马龙,闲来何不返璞归真地看一下古朴的民风乡情。每个地方的民风乡情各不相同,胶东地区自成一“派”。胶东的民风乡情属威海,威海的民风乡情在荣成民俗馆。馆以海为邻,傍山而建。集山海耕牧、城乡情韵、劳逸人生为一体。实物、图片、雕塑等琳琅满目,栩栩如生。代表着荣成民俗事像的传承与变化。展示着胶东人民的风土人情。仿佛进入过往的岁月,看到城乡的不同生活景象,身临其境。在蹉跎岁月中感悟人生,在往昔艰苦中回味生活。

朱珠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