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争创全国文明城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重点
 
标题导航
校园边难觅正规食品摊
社区宣传板屡遭“黑手”
2014年09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校园边难觅正规食品摊
  胜利东小学门口附近卖煎鹌鹑蛋的摊位食品原料来源无从得知。   新华中学门口附近的涮串摊位吸引了不少学生。



小吃摊主对亮证经营等新规毫不在乎
  从9月起,全省中小学校周边200米范围内面向学生经营的食品店、餐饮店和食品摊贩等食品经营业户全部纳入食药监部门的监管范围,亮证经营、单据留存、原料公示等五项标准成为学校周边食品经营的标准。9月9日,记者走访城区多所中小学了解到,学校周边小吃摊几乎都属无证经营,食品安全卫生情况堪忧。
胜利东小学附近
摊主称所用材料新鲜安全
  9月9日,记者首先来到位于奎文区胜利东街与文化路交叉口附近的胜利东小学,学校门前聚集了很多接孩子放学的家长。学校周边除了几家火烧店、包子铺外,经营食品类的门店并不是很多,临近放学,学校周边的烤面筋、煎蛋摊位开始忙活起来。
  当被问及是否已经办理经营证件时,一位正在胜利东小学门前南侧卖煎鹌鹑蛋的摊主回答说:“我在这边干了很长时间了,哪有什么证件,咱都是做良心买卖的,给孩子吃的东西能差到哪里去?”这名摊主向记者解释称,她使用的材料都是新鲜安全的。
  不过,记者发现该摊主用的调料根本没有标注正规厂家,全部放置在饮料瓶中,煎蛋用的油则放置在一旁的玻璃瓶中。煎蛋有香辣、番茄、孜然等多种口味,这些调料的来源也无从得知。一些鹌鹑蛋明显已经坏掉,摊主看到鹌鹑蛋坏掉直接扔到车下的垃圾桶内。虽然顾客不多,但是总有人光顾。“我孙子爱吃,隔两天就给他买一根,一根才2.5元,也不算贵,吃几个鹌鹑蛋还能给孩子补充点营养。”一位来到摊前购买煎蛋的女士告诉记者。
  相隔不远,一家正在卖烤面筋的摊位同样一证没有。
中新双语学校附近
摊主不采取卫生防护措施
  11时30分许,潍坊中新双语学校前已经聚集了近百名前来接孩子的家长。从新元巷内学校的门口处一直往东,鸡柳摊、年糕摊忙得不亦乐乎。
  在一个名为“怪难吃”的香鸡柳摊前,记者看到摊主没有采取任何卫生防护措施,当盘子里的肉快掉出来时,摊主直接用手把肉放进盘子,一旁正在等孩子的家长见此情形表示无奈。
  “学校有两个大门,这边我中午过来,下午去正门。这个门口的家长对我不大熟,因此生意并不好,下午去正门后熟人多,生意就好了。”“怪难吃”香鸡柳摊主告诉记者,她是加盟了该品牌,部分货源是由公司配送,但肉都是她自己购买的,对于这些肉的具体来源,该摊主并未明确说明。
  “别看我的摊前生意冷落,那是因为老顾客都没在的原因。我在这摆摊好几年了,主要是卖给小学生。有时候一下能来一大群人,生意就好,有时一天也卖不出几根。”该摊主告诉记者,自己什么证也没有,靠的是打“游击战”,“城管整天来查,有时候整个摊子就都收走了”。
  相隔不过几十米,一位年糕摊照样很红火。“我卖的年糕好吃还养人,买的人也很多。”记者看到这个年糕摊位顾客不少,几分钟的时间,就有四五位顾客光顾,其中多数是刚刚接到孩子的家长在给孩子买。
新华中学附近
十多家摊位没有一个有证
  掉渣饼、麻辣烫、鸡蛋灌饼、特色无骨鸡柳、白吉馍夹腊汁肉……当天12时许,记者来到位于民生东街和新华甲巷附近的新华中学,只见校门前聚集了大大小小十几家摊位,不少刚放学的学生正在马路边上品尝自己购买的食品。
  “路边摊位卖的东西比店面里要便宜,一般花5元钱就能吃饱,像麻辣烫什么的我们都很爱吃。”一位正在购买麻辣烫的学生告诉记者。
  记者随机询问了几名摊主,发现摊位上的食品价位定的很低,从0.5元到5元不等。“不管素的、肉的,涮串都是0.5元一串。”一名正在卖涮串的摊主表示。
  “这种大鸡排卖2元钱/块,炸得透透的,很香。”一家特色无骨鸡柳的摊主表示。“这个鸡蛋灌饼可以加香肠、鸡蛋,总共才4.5元,吃一个就能吃饱。”一名卖鸡蛋灌饼女摊主表示。
  记者采访了解到,聚集在新华中学前的十几家摊位多为流动摊位,赶着学生的吃饭时间做买卖。这些摊位上的食品虽然价格便宜,但是没有一名摊主能够拿出相关证件。
  这些小吃摊基本上都是流动的,没有固定的经营场所,由于价格便宜味道足,受到学生们的青睐。
家长 小吃摊食品安全令人担忧
  9日,记者走访城区多所小学和中学发现,学校门外附近的小吃摊开始多了起来,而且种类繁多,多数是油炸食品和烧烤类食品,主要有烤香肠、烤豆腐干、烤面筋、烤鹌鹑蛋、烤肉串等。这些小吃摊基本上都是流动的,没有固定的经营场所,但由于价格便宜味道足,受到中小学生的青睐。
  当天中午放学时间,位于奎文区的中新双语小学门口聚集了不少流动小吃摊位。在一个卖年糕的小摊前,刚刚升入一年级的张欣茹嚷嚷着让奶奶给她买,无奈之下,奶奶只好妥协。
  对于小吃摊有没有营业执照、卫不卫生的问题,大多数孩子都表示“没想过”。“好吃就行,从来没想那么多。”潍坊十中的初二学生小蕾说。
  “孩子就是想吃,有时候我也是没办法,只好将就他。”家住奎文区圣荣小区的黄女士无奈地说,孩子们都喜欢去买点零嘴小吃,但是小吃摊的卫生的确令人担忧。
  刘女士的女儿在奎文区胜利东小学上二年级,刘女士告诉记者,她每个月给女儿50元零花钱,本来想让她买点玩具或者书籍,但现在几乎都用来买零食和路边摊的小吃了。对此,刘女士多次提醒孩子不要吃路边摊的小吃,既不卫生又没营养,但是孩子根本不听,这让她很担忧。
  圣荣小区的张女士也表示,很多孩子都有吃零食的习惯,而且价格便宜且味道较足的小吃是他们的最爱。一名家长还向记者透露,据他所知,小摊贩为了降低成本,所用的肉类、烤肠、油等原材料大都是从批发市场上购买,食品安全问题堪忧。
  采访中,家长们认为,校园周边的食品安全问题,最关键的还是需要相关部门加大力度净化学校周边饮食环境。
  文/图 本报记者 魏慧敏 陈静静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