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N03版:安丘新闻·人物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专题
 
标题导航
放弃绘画30年后重拾画笔
2014年09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放弃绘画30年后重拾画笔



夏淑云自学成才创作800余幅铅笔画并配打油诗
  家住安丘市大汶河旅游开发区夏家庄村的夏淑云从小酷爱画画,只有初中文化的她,用铅笔绘出的人物、动物形态逼真、栩栩如生。30年前,为了家人,她放弃绘画。30年后,为了家人,她又重新拿起画笔。截至目前,夏淑云已经创作了800余幅铅笔画,令人刮目相看。
因为家境贫寒,她埋藏梦想
  夏淑云的铅笔画形态逼真、立体通透、质朴灵动。小时候,夏淑云就展现出绘画天赋,随手涂鸦都惟妙惟肖。“当时没有素描纸和素描笔,我就在窗户纸、挂历纸上,用普通的铅笔头不断地画。”夏淑云说,她虽然从来没有受过专业的绘画教育,但她自悟自画,也很快乐。
  画画是年幼的夏淑云唯一的乐趣,但贫寒的家境不能支撑她的爱好。夏淑云的母亲刘英华说,当时家里穷,连4毛钱的学费都拿不出来,夏淑云就在树叶上画画。16岁那年,夏淑云被迫中断了学业,也放弃了绘画,开始赚钱养家。

为让父亲开心,她重拾画笔
  去年11月,夏淑云帮父亲搬家时,意外发现父亲一直珍藏着自己过去的画作。夏淑云的父亲夏子英说,他一直很后悔没让夏淑云学美术,所以一直珍藏着女儿的作品。夏淑云说,父亲已82岁了,身体不好,有时候情绪也不好。为了让父亲开心,夏淑云决定重拾画笔,这时,她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纪。
  每次夏淑云给父亲看自己的画,老人都心情大悦,夸她的画好看,甚至比报纸上刊登的都好。“我父亲现在经常说对不起我,但我理解老人的想法,在父亲眼里,闺女画的是最好的。所以我还得继续画!”夏淑云说,画画能让父亲开心,也是她坚持不懈创作的源泉和动力。

诗画双绝,铅笔画灵气十足
  夏淑云不仅能将脑海中的景象和人物勾画出来,还会配上诙谐的打油诗。“兔子在啃萝卜头,自娱自乐涂涂鸦。忙里偷闲解解愁,有事没事打打油。”这类打油诗朴实自然,配在画上既亲切自然又灵气十足。
  夏淑云作画先是观察感悟,将最强烈的感情倾注到铅笔画中,她的每幅作品多以童年与父母相处的经历为素材。“时隔30年,再次提起画笔,就像又遇到了老朋友,总有描绘不完的故事。”夏淑云说,她有时一天画两幅画,多的时候三四幅,现在已经画了好几本册子,共创作了800余幅铅笔画作品。
  “铅笔画的创作过程枯燥乃至辛苦,铅笔画必须一笔一笔地画,用力既要有变化,又要适度均匀。”夏淑云说,创作一幅铅笔画,要很长时间,她经常一画画到半夜两点多钟,有时还忘记吃饭。由于手握不同粗细的铅笔用力作画,夏淑云的手指已经磨出硬茧,胳膊经常累得抬不起来,但她依然乐在其中。
  谈到未来,夏淑云说:“说句心里话,我也不想成为什么艺术大家,有时间多陪陪父母就好,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父母健健康康的,天天开心快乐,就是我做小辈的最大的福气了……”
    本报记者 刘国敏 实习生 宋树云 本报通讯员 刘春山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