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4版:诸城新闻·聚焦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广而告之
 
标题导航
餐馆吃饭小心被“吸毒”
中国旅游逆差将超千亿美元
2014年09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旅游逆差将超千亿美元



  中国旅游研究院22日预测,今年国庆节黄金周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收入有望创下4.8亿人次、2700亿元人民币的历史新高,而出境游增幅将大幅领跑入境游增长。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指出,2014年我国出入境旅游贸易逆差突破1000亿美元已成定局。
  中国旅游研究院称,国庆节黄金周接待人数将达4.8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3%;旅游收入将达到270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受国内经济平稳运行,旅游政策多重利好、目的地及在线旅游企业大幅促销、黄金周旅游需求集中释放,居民出游意愿旺盛(达56%)。”戴斌说,国内旅游增长平稳,出境市场仍将高速增长,而入境市场仍然平淡。
  中国人民大学财经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教授强调,尤其要注意人民币国际化是在特殊情况下进行的。“通常货币国际化要完成货币完全可自由兑换,而人民币在尚未完全放开的情况下走向国际市场。因此跨境消费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居民在海外旅游、购物等,使人民币兑换使用国际化。”
  正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我国旅游贸易收入逆转。这一时期人民币国际化则全面加速。赵锡军说,跨境消费的贡献份额较低,但增长速度非常快。“尤其2009年后发展迅速。2013年末,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累计金额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成为第二大常用国际贸易融资货币。同年人民币成为全球第八大支付货币。2014年人民币又成为第七大支付货币。”
  人民币结算发展迅速的区域,很大程度上与我国主要出境旅游目的地重合。如内地同港澳台地区以及中韩、中国与东南亚、中国与澳大利亚等。“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人跨境消费有互推关系。国民跨境消费与跨境支付发展,推动了人民币走出去。”赵锡军说。
  近年来我国旅游贸易逆差不断增长,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多次向全球旅游界阐明:中国政府鼓励出境旅游的政策不会动摇。在我国外汇储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旅游贸易逆差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全球贸易特别是在中国主要贸易伙伴间的一种“再平衡”。而人民币国际化加快、中国全球影响力扩大则成为一种“非货币收益”。       本报综合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