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要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广而告之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市民王先生家固话常受骚扰,小区只有电信一家运营商没法换 9月25日,家住奎文区圣荣广场小区的王先生向本报反映,从去年开始他家的固话就一直受到“电话骚扰”,换成智能机也无法屏蔽,不管白天黑夜对方依旧会打来,想要换成别的运营商,但小区只有电信的网络。怎么才能不受到电话骚扰成为王先生心里的一件愁事。当天记者从运营商了解到,目前的技术对于这些骚扰电话也无可奈何,他们能做的是保证用户的正常通话。 真郁闷 骚扰电话一天六个,半夜凌晨也打来 9月25日,家住奎文区圣荣广场小区的王先生反映,他家从2003年开始使用电信的固话,之前都好好的,从2013年开始,家里的固话开始接到骚扰电话。“电话接起来之后,对方语音提示让接收传真,头几次我也没在意,以为打错了,后来发现并不是那么简单。”王先生对记者说。 “这种电话不仅白天有,半夜也有,甚至凌晨两三点钟都会打来。”王先生说,家里有老人和孩子,经常晚上睡着觉就被电话铃声惊醒。 “我曾统计过,这种骚扰电话一天会打6次,要是不接,响八声后对方才挂断。”王先生说,他尝试过给对方打电话,但拨过去就是传真机的声音,根本没人接。 为了不受骚扰,王先生将家里的电话换成了智能机,并且专门设定了骚扰电话拦截功能。换机之后,电话确实消停了几天,但之后又开始接到这种骚扰电话。 “更可恨的是,电话号码显示都是‘P’,根本就不显示数字了。”王先生说。 很无奈 小区只有电信的网络,不能换运营商 “我向电信客服反映过几次,他们都说没办法,除非把电话线拔了,但我们用电话线上网,这样既影响我们上网也影响正常的电话使用。”王先生说。 后来,王先生想换成其他通信公司的网络,但小区里规定只能用电信的网络,他家只能继续忍受着日复一日的“骚扰”。 “我住进小区的时候,就只有电信的网络,这么多年小区里也没有别的通信公司进来过,我想换电话也换不了。”王先生无奈地说。 王先生告诉记者,他跟小区里的其他业主交流过,大家都说当初盖楼的时候,开发商就和通信公司签订了一个类似“保护”协议的东西,规定小区里只用签订协议的通信公司的网络,别的通信商想进也进不来。 “不是都说选择自由吗,可现在我想选,但没得选。”王先生表示,他只是想过个安稳的晚上,但没想到现实情况这么难。 没办法 屏蔽骚扰电话,目前技术手段达不到 当天下午,记者联系了中国电信潍坊分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王先生遇到的情况,从目前的技术手段上看是没法解决的,除非把用户的通话功能关闭,但作为运营商首先要保证的就是用户的正常通话。 至于王先生无法更换运营商的问题,工作人员表示,用户有选择的自由,他们无权干涉。 “通信是个人的自由,运营商没有监管通讯内容的权利。市民反映的骚扰电话、诈骗电话属于公安部门管理的范围,不是运营商监管的范围。”中国联通潍坊分公司客服服务部总经理张先生说,“骚扰电话、诈骗短信等现象,已经存在很多年了,作为运营商也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我们想解决,但一方面技术上达不到要求,另一方面我们不能妨碍用户正常的通话功能。” “出现对方电话号码无法显示的情况,很有可能是因为对方使用的是网络电话,发到运营商交换机上的号码,本身就是一个虚假号码或变更号码。运营商只能将对方的号码发送给用户。”张先生说。 对于电信行业乱象,本报将持续关注,市民如果遇到与通信公司有关的维权问题,可以拨打本报记者电话:18765736562。 本报记者 窦圆娜 ◎相关新闻 街头买张充值卡 一用“缩水”一半 本报讯 9月23日上午,家住奎文区乐民园小区的王女士向记者反映,她在9月22日从地摊上花80元买了张100元的手机充值卡,没想到实际充值额却是50元。 王女士表示,9月22日,她去潍城区金沙城市广场附近办事时,看见有人在卖手机充值卡。卖卡人称这些卡里面的充值额都是100元,现在只卖80元一张,她便买了一张。由于还有事,王女士拿着手机充值卡就走了,回家后便拿出来刮开密码充值,没想到这张手机充值卡里面只有50元。 “发现里面只有50元,我特别生气,以前还真没遇到过这种情况。估计那人卖了不少,要是我在现场充值就好了,发现接着就能找他。”王女士告诉记者。 王女士表示,自己已经受骗了,但还是希望提醒其他市民注意,以免被骗。“其实都怪我自己图小便宜,不然骗子也不会得逞,我也不会多花30元钱。就算花钱买个教训,反正钱也不是很多。以后交话费还是通过正规的途径,这种地摊上的充值卡真是买不得。”王女士说。 (记者 常方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