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Q05版:青州新闻·关注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5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万花绽放,古城穿新装迎客
山沟里飞出的农民画,打开致富路
2014年09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沟里飞出的农民画,打开致富路
  农民画作品



  走近青州市庙子镇黄鹿井村的画室,只见一位素日里拿锄抗锹的农民正手握画笔创作作品,放羊赶鹅、打谷种田、摸鱼抓蟹、摘果子……这些充满农村气息的场景通过他们粗壮却不失灵活的双手展现出来。
  庙子镇山青水秀、风光旖旎,历史名人辈出,人文传说众多,根植于这片沃土之上的庙子镇农民,汲取当地剪纸、刺绣、年画、木雕、砖刻、灶壁画等民间艺术之精华,用手中画笔讴歌乡村美景,通过主动走向市场,探索出了一条农民画文化产业的发展之路。
  近年来,庙子镇对各村农民画爱好者开展摸底调查,从每个村挑选5—8名农民画爱好者进行专门培训,向农民免费提供画室以及画纸、颜料等创作必需品,聘请专业教师免费培训,并对农民画爱好者培训期间的误工费予以补贴,同时以保底价对农民画进行收购,为农民画爱好者提供创业扶持。
  目前,庙子镇已成立了农民画协会,并在泰和社区、上庄村、黄鹿井村建立了三个创作培训基地,生产之余从事农民画创作的村民有21人,报名参加农民画培训、创作的有1900多人,青州农民画重获新生并在庙子镇形成新的创作高潮。
  “我打小就喜欢画画,但是上学少,没有经过正规培训。想不到这个岁数了,还能像孩子一样坐在教室里,听老师给我们讲课,手把手地教我们画画。”在上庄村阳明山农民画院里,村民孙瑞云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正认真地勾画着牡丹的轮廓。
  庙子镇原始生态的山水风貌,吸引了王界山、王万全等近百名知名书画家和500多个省内外各大艺术院校、团体共两万多人前来采风写生,散布在村内、河边、山间、古树旁的写生队伍,营造出浓厚的艺术氛围,同时,他们也成了农民画爱好者们的启蒙老师。
  “画画不仅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陶冶了情操,还为老百姓带来了经济上的实惠。这事儿在以前是想也不敢想的。”农民画让庙子镇上庄村村民孙克杰在陶冶情操的同时,也让他有了另一份收入。“有时在村里的画室画画,很多村民、游客都当场购买,还有前来订购的。”一提起这些,孙克杰就一脸笑容。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发展农民画的最终目的是壮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庙子镇努力探索农民画的市场化运作,形成产业链,成立了乐绘园文化传媒公司,在4A级风景区黄花溪建立了专营农民画廊,组织作品展览会,让一幅幅装裱精美的农民画在市场上走俏,实实在在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文/图 本报见习记者 彭勃本报通讯员 潘伟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