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争创全国文明城
 
标题导航
要想爱心不搁浅,还需多方铺路
广告进教材,监管别打“马虎眼”□唐传海 
国考冷热不均不算啥“误区”
取暖费提高两倍虚惊后应有反思
2014年10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要想爱心不搁浅,还需多方铺路



    □本报评论员 李帆 
  既然市民有爱心又不乏热情,这条爱心之路该发扬光大才对。爱心市民、民间组织、快递公司与官方机构不妨多方合作,市民捐衣前清洗、挑拣,民间组织负责繁琐的收集、分拣等工作,快递公司作出让步,相关部门提供部分善款,爱心衣物与孩子们之间的阻隔也就不会有阻隔。

  市民陈永胜倡议亲朋好友为山区孩子捐赠衣物一事引起广泛关注,截止到10月22日,已收集约1.8吨旧衣物。然而这些衣物的寄出却让陈永胜颇为头疼,运输费用过高让他难以承担,平凡的爱心遇到了尴尬。鸢都义工发起的“衣衣不舍,旧衣回收”公益活动也遇到了类似的尴尬。
      (本报今日A4—A5版)
  市民和民间组织自发的捐衣活动可谓一呼百应,仅半个月的时间,陈永胜收到约1.8吨爱心衣物,鸢都义工每天也能回收四五百公斤衣物。可见,爱心捐物或许比捐款更受追捧。
  既然市民有爱心又不乏热情,这条爱心之路该发扬光大才对,孰料,就在市民热情高涨地捐衣捐物之时,爱心却被堵在了运输途中,令人惋惜不已。这一尴尬不只出现在我市,全国不少城市都遇到过类似的难题,天津120余名画家为山区捐衣同样面临运输问题,当他们向当地红十字募捐站求助时,竟因“更鼓励捐款”为由被拒绝。捐款是献爱心,捐物就是“多此一举”了吗?岂能因“麻烦”、“成本高”而拒绝爱心?
  官方慈善机构“苦不堪言”,难题便被摆到了爱心个人和民间组织面前,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个人和民间组织本已承担了繁琐的收集工作,若还强求他们自掏腰包承担一切费用,有些强人所难。而承担运输业务的快递公司和邮政局毕竟也是营利性企业,作出让步已算向善之举。虽说献爱心需尽力而为,同样也要量力而行,个人、民间组织、快递公司都有难处,运输问题也就成了“死结”。至此,市民陆女士在赞助单位打退堂鼓时的眼泪,恰是对这个“死结”的哭诉。当献爱心成了个人的负担,热情便面临消去的风险。
  运输费用无人承担,难道爱心捐衣只能就此搁浅?既然民间无力承担,手握市民捐款的官方慈善机构是否该“拔刀相助”?捐款作为市民的爱心付出,理应作出扶贫帮弱的贡献,如今山区孩子“衣不遮体”,市民爱心又被阻断在半道上,只要付出部分善款,孩子便可温暖过冬,市民也能得到一丝慰藉,何乐而不为呢?
  “零打碎敲”式献爱心可解部分孩子燃眉之急,但献爱心并非一锤子买卖,只有形成长效机制,才能将市民爱心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山区孩子们的心间。爱心市民、民间组织、快递公司与官方机构不妨多方合作,这首先需要市民承担一些清洗、挑拣工作,而不应像处理垃圾般把负担推到组织者头上,民间组织负责繁琐的收集、分拣等工作,快递公司作出让步,相关部门提供部分善款,爱心衣物与孩子们之间的阻隔也就不会有阻隔。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