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潍坊新闻·社会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03版
法治中国

第04版
法治中国
 
标题导航
“我是他的耳朵,他是我的腿”
2014年10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是他的耳朵,他是我的腿”
  谭忠华推着妻子丁连桂出门。



腿脚不便的丁连桂和聋哑丈夫谭忠华结婚40多年来相濡以沫
  在奎文区中央丽景小区,每天早晨天蒙蒙亮,聋哑的谭忠华便推着残疾的妻子丁连桂出门,锻炼身体、呼吸新鲜空气。“我是他的耳朵,他是我的腿。”丁连桂总是忍不住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他们相濡以沫的幸福成为小区中的佳话。
丈夫听不到蝈蝈叫声,她告诉他
  10月23日上午,早饭后的丁连桂和丈夫谭忠华正在家中惬意地看着电视。阳台上的盆栽中传来阵阵蝈蝈的叫声。“蝈蝈在叫呢。”丁连桂边说边向谭忠华打手势,她说得很慢,每个字的嘴型都很丰满。谭忠华乐呵呵地笑了,又开始默默地和丁连桂一起看起了电视。
  今年69岁的丁连桂已是满头白发,因为腿脚有问题,在家中她只能扶着凳子一点点行走。今年66岁的谭忠华个头不高,但是身体还算硬朗,脸上总是挂着暖暖的笑容,他听不到也没法正常说话。他们在一起却总是那么地和谐幸福,让小区里的人都羡慕不已。
  “阳台上两只蝈蝈都是他买的,他听不到叫声,但是他喜欢,没事他就会问我‘蝈蝈在叫吗?’”丁连桂笑着说,每次谭忠华吃完饭都会忍不住过去看看蝈蝈,当他看到它们的翅膀在一动一动的时候,就会用不清楚的话语加手语问她蝈蝈是不是在叫。当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的脸上就会露出孩童般的笑容,如自己听到了一般。
  “我腿脚不方便,他耳朵听不到,家里要是来人了,我听到门铃声再转告他,他去开门。我们谁都离不开谁。”丁连桂笑着说。

丈夫推着她出门锻炼,从不厌烦
  上午11时许,窗外的阳光暖洋洋的,丁连桂和谭忠华经过手语和口型的交流后,决定出门走走。  两人穿好外套后,谭忠华将轮椅推到门口处,并把丁连桂扶到轮椅上。虽然住在一楼,但还是要经过5层台阶才能到达门口。丁连桂一只手扶着楼梯一侧的护栏,谭忠华则将轮椅微微后仰,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把轮椅推到了楼底,整个过程非常平稳。丁连桂说,丈夫谭忠华非常喜欢健身,每天早晨5时多就会起床,然后推着她出去。
  丁连桂说,除了每天早晨的外出晨练,她每天上午和下午还会和小区的朋友们在小区里聊聊天,丈夫每次都会把她送下去,然后一个人回家,等到时间差不多了,再回去接她。“每天来来回回,让他一趟一趟地搬轮椅,每次我都会问他烦不烦,他总是笑着摇头。”丁连桂说,为了能带自己出去玩,丈夫在家里的电动三轮车上设计了一个专门放轮椅的架子,用三轮车带着自己到目的地,再用轮椅推着自己慢慢赏景,植物园、人民公园他都带她去过。
公公婆婆都弄不懂的,她都能懂
  四十多年前,丁连桂和谭忠华在亲朋好友的介绍下相识。“那时我一点也不懂哑语,丈夫虽然能偶尔吐清一两个字但是想正常交流是很难的,见面后我们就通过写字进行交流。”丁连桂说,随着慢慢的交流接触,两个人越来越默契了。“没有专门学过手语,但是现在手语中基本的常用手势自己全都会了。”丁连桂说。
  “不知道为啥,他的那些手语我记得都特别快,结婚后,很多手语他父母都不懂,但是我懂。”丁连桂说,后来自己成了公公婆婆和丈夫的翻译。
  据丁连桂介绍,自己虽然腿脚不方便,但是最初还是可以走路的。六七年前,因为患有糖尿病,再加上年纪也大了,丁连桂便只能依靠轮椅行走了。“记得刚结婚那会,公公托人从上海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让我骑着上班,由于腿脚不方便,丈夫怕我摔倒,每天在我后面跟着跑,一旦发现我快摔倒了,便立刻把我扶住。”回忆起年轻时两个人的生活,丁连桂笑得很甜。 文/图本报记者 范国强 李早花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