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私家车主郭峰发起黄丝带免费搭乘公益活动,一些响应者遭遇疑虑和误解而放弃了 现在的城市道路越来越宽,私家车也越来越多,但是多数时候,私家车里都坐不满人。为了节省有效资源,城区私家车主郭峰发起了免费搭乘黄丝带公益顺风车活动。他通过论坛、QQ群等宣传方式,已发展了城区的20多名私家车主参与这一活动。对于这一活动,不少市民心有疑虑。郭峰表示,目前,他正在向民政部门申请注册相关组织,希望让更多的市民了解黄丝带公益顺风车。10月24日、25日,对于这一活动,记者采访了部分车主、市民、交通部门、交警部门以及律师,他们也对此提出了看法。 发起初衷 高峰时段遇到很多人乘车难 10月24日,记者联系上了郭峰,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发起免费搭乘黄丝带公益顺风车活动的经过。38岁的郭峰是潍城区一家餐饮公司的管理者,2012年,他有了自己的私家车。“有了自己的车后,我和妻子上下班方便了很多。但是上下班时,基本上都是我开着车,妻子坐在副驾驶座位上,后排的座位都空着。高峰时段,经常看见路边有很多人在焦急地等公交车或出租车,特别是遇到雨雪天和在位置偏僻的地方,很多市民乘车非常不方便,所以我就有了顺道免费捎人的想法。”郭峰说。 2012年年底,郭峰把自己想免费顺路捎人的想法以帖子的形式发在了论坛上。帖子发出后,在论坛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不少网友支持,表示这是公益善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交通压力,解决市民的出行之困。但是也有网友贬斥郭峰的想法,说他是吃饱了撑的,甚至有的人质疑他“到底想干什么”,“有什么目的”。 后来,郭峰建立了QQ群,他把支持自己想法的同学和朋友拉进了群,参与这个活动的车主也多了起来。这些私家车主的年龄大都在30岁到40岁之间,多数从事个体经商。 捎人遭遇 女孩在车上一直紧握着手机 郭峰告诉记者,2013年年初,他和一些群友开车外出时,遇到焦急等车的市民,本想顺道捎对方一程,但是对方一听有人要免费捎自己,没有人敢上车。 “一开始,很多人认为我们是黑出租,但是当听说是免费搭乘,几乎没有人相信会有这样的好事。我也感觉我们这样做公益确实存在很多现实问题,没有任何凭证,市民肯定不会相信我们。”郭峰说,“高考时,有蓝丝带爱心助考活动,只要在私家车的反光镜上系上蓝丝带,高考考生就可以凭准考证等证件免费搭乘。我就和朋友们商量,黄丝带代表安全、祝福、平安等意思,我们可以在我们的车辆反光镜上系上黄丝带,让市民知道我们是黄丝带顺风车,这样就能打消市民的顾虑了。” 事实证明,虽然郭峰他们的私家车上系上了黄丝带,但是市民的顾虑仍然存在。“有一次雨天,我和我媳妇从郊区驾车回家,碰巧看到有两个女孩在路边冒雨等公交。当我停车询问她们是否需要搭乘顺风车时,一个女孩子看上去有点迟疑,另一个女孩一个劲地摆手。后来,她们看我媳妇也在车上,才犹豫着上了车,一路上还忐忑不安地握着手机。”郭峰说,社会公信力下滑,让他的公益顺风车遭遇到了信任危机。 从去年到现在,他们的黄丝带顺风车活动开展一年多了,由于很多市民不认可这一活动,有好几位加入公益顺风车的私家车主已经退出。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开展免费搭乘顺风车的活动,但是也碰到了和我们一样的棘手问题。今年9月29日,聊城市民政局准许筹建聊城市公益顺风车协会。我觉得这为公益顺风车活动开了一个好头,我也正在准备材料,到民政部门注册个组织。”郭峰说,他想在潍坊成立一个“黄丝带公益服务中心”的顺风车组织。 市民表态 活动挺好但是怕坏人钻空子 24日,记者采访了部分市民,对于免费搭乘黄丝带公益顺风车的活动,市民普遍叫好。但是大家叫好的同时也表示,害怕有坏人利用这个机会钻空子,把好事搅坏了。 家住奎文区胡西小区80岁的潘立功说,他们这个年龄乘坐公交车是免费的,一般他一上公交车,很多人都会起身给他让座。但是遇到公交车拥挤的时候,热心市民给他让座也是个麻烦事,有可能会让公交车内更加拥挤。“我们老年人有时候出去没有什么急事,如果能搭乘顺风车的话,那当然很好。”潘立功说。 家住潍城区汇丰花园小区48岁的赵立荣女士认为,黄丝带公益顺风车这个活动很好。她担心单凭私家车反光镜上系着黄丝带就上车,万一发生意外怎么办。“我们这个小区门口只有一条公交线路,因为位置相对偏僻,出租车来回跑得也少,有时候出去办事得走到东风西街或者福寿西街乘坐公交车,遇上高峰时段、雨雪天气,公交车内挤得要命,很不方便。如果有黄丝带公益顺风车的话,就太好了。但我觉得顺风车应该有专门的组织约束管理,要不然出了事算谁的责任。”赵立荣说。 部门回应 可进行团体注册,不需业务主管单位出具审查文件 对此,记者采访了潍坊市民政局。工作人员表示,根据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要申请成为社会团体,需要同时具备6个方面的条件,分别是:需要有50个以上的个人会员或30个以上的单位会员,个人会员、单位会员混合组成的,会员总数不得少于50个;有规范的名称和相应的组织机构;有固定的住址;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专职工作人员;有合法的资产和经费来源,全国性的社会团体有10万元以上活动资金,地方性和跨行政区域的社会团体有3万元以上活动资金;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对于郭峰想成立“黄丝带公益服务中心”的顺风车组织,该工作人员表示,公益服务中心是民办非企业单位,根据国务院《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申请登记应当具备5个条件: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有规范的名称、必要的组织机构;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从业人员;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合法财产;有必要的场所。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名称应当符合国务院民政部门的规定,不得冠以“中国”“全国”“中华”等字样。 该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根据2013年7月山东省民政厅下发的《关于创新社会组织登记和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郭峰想成立“黄丝带公益服务中心”的顺风车组织,可以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出具审查同意的文件。 随后,记者采访了市运管处的一位相关负责人。他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和《山东省道路运输条例》的相关内容,运管处只对正常运营收费的车辆进行管理,以及对非法运营收费的车辆进行打击。既然顺风车属于公益车辆不向乘客收费,就不在运管处的管理之列。 记者又采访了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工作人员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的规定,驾驶员在驾驶车辆上路前要持有驾驶证且车辆检验合格及相关手续齐全,在道路正常行驶过程中,不能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不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 责任认定等内容需提前明确 律师建议 当日,记者又采访了山东王杨律师事务所的律师王建华。他表示,顺风车组织是新时代下产生的新生事物。综合来看,顺风车节约了能源,在私家车大量普及的情况下,搭乘顺风车,可节省大量的用车资源;有助于提高空气质量,减少环境污染;节省时间;减少车辆拥挤、提高车辆通行率;减少事故发生率等。所以说顺风车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值得政府、社会去推广。 王建华表示,好的事情也需要规范和监管。顺风车必须是免费的,如果收费,按现行法律法规即涉嫌非法营运;规范和正确识别顺风车,以避免趁机坑客或违法犯罪的发生;运行过程中,意外事故的责任认定及分担问题;公益组织组建后运营费用从何而来等。 从长远来看,顺风车活动个人或单个的组织只能起到推动作用,要想真正将此活动做大做好,国家层面上现行的法律法规需顺应时势进行修改,政府应主动参与并支持,监管部门应有所作为。统一以官方的名义制作车辆标识将更具公信力,鼓励甚至奖励好人好车,处罚害群之马。 总之,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政府、社会和每个社会成员用向上的、公益之心去支持、培养,更要大胆地去付诸行动,只有这样,不仅顺风车活动,其他任何于国家、于社会、于公民有利的方案或行动都将被顺利推动。 逐渐摸索 近期,江苏、浙江、山东、重庆等地发生多起女大学生失踪甚至遇害案件。如何防止不法分子借黄丝带公益顺风车之名从事违法活动? 25日,郭峰对记者说,要想成为黄丝带公益顺风车的志愿者,驾驶员需要先详细填写一张志愿者登记表,其中包括驾驶员的姓名、联系方式、驾驶员本人照片以及驾驶的车辆信息等。“对驾驶员及其车辆进行了解后,才能决定是否接受其成为顺风车的志愿者,这就从源头上杜绝了不法分子加入顺风车队伍的可能性。”郭峰说。 驾驶员成为志愿者后,还要与“黄丝带公益服务中心”签订协议书,其中明确规定,顺风车实行严进宽出的政策,加入者必须提供本人身份证、驾驶证、行车证、车辆保险单(证)扫描件或复印件各一份;驾驶员必须在车辆指定位置贴放车标并将黄丝带系于车辆两个反光镜上,车标为统一印制,若车主退出,则必须交回组织发放的所有物品等。 “凡参与的志愿者,必须购买车辆相关责任险,这是为驾驶员的善意之举保驾护航。”郭峰说。 “市民搭乘顺风车时,车主与乘客得签合乘协议,合乘协议由‘黄丝带公益服务中心’统一设计,乘客签字程序很简单。”郭峰说,“协议上有相关解释,比如车主应遵守交通法规安全文明驾驶,乘客不得要求车主违反交通法规驾驶,不得有危害安全驾驶的行为;乘客不得携带违禁物品、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上车等。顺风车活动只有车主和乘客双方互相配合,才能开展好。” 外地经验 聊城已准许筹建公益顺风车协会 我省各地都存在免费搭乘顺风车的现象,但是成立的顺风车组织名称却很不统一。东营的顺风车组织叫东营绿丝带志愿者协会,济南有个恒大名都社区公益顺风车组织,威海有个爱心顺风车队组织。虽然有自己的名称,但是这些组织都没有在当地民政部门注册。今年9月29日,聊城市民政局准许筹建聊城市公益顺风车协会。 10月25日,记者电话联系上了聊城公益顺风车发起人刁海刚。2012年10月份,刁海刚和八九个好友通过网络论坛、QQ群等发布信息,提出可以免费顺道将市民捎到目的地。到2013年年底,该协会成员增加到了五六百人,如今已经有1200多人加入,还有200多名“准会员”报名参加没通过审核。 “刚开始时就是顺路捎个人,车里一个人也是走两个人也是走,又不会费多大事儿。搭车还可以缓解交通拥堵、减少PM2.5排放。”刁海刚说。 今年9月29日,聊城市民政局批准了以刁海刚为负责人的筹委会的申请,准许筹建聊城市公益顺风车协会。协会属于社会团体,要申请成为社会团体需要同时具备6个条件,包括得有固定住址,聊城团市委允许其入驻聊城市新设立的志愿者社区服务站。 “有了固定的场所,3万元的启动资金我已经筹集完备,现在正在填写一些表格及办理有关手续。文字材料整理完毕后,就可以向聊城市民政局递交所有的材料了。希望潍坊的顺风车组织成立后,我们两地可以进行联系。往返潍坊和聊城及其他地市,都可以进行顺风车搭乘,我们可以成立齐鲁顺风车大联盟。”刁海刚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