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新农人的金色梦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民生
 
标题导航
热带水果潍坊栽,卖的是“采摘”
2014年10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热带水果潍坊栽,卖的是“采摘”



靠农业新思维摸索三年多,于泳的庄园越来越有特色
  新农人离不了新思维。坊子区水墨庄园的于泳没事就站在白浪河边,酝酿着自己的农场如何向前发展。三年前因为看到国家政策对农业的扶持,于泳开始在白浪河东岸一步一个脚印地打造自己的庄园梦。10月26日,记者在水墨庄园的大棚里,见到了悬挂在枝干上的番木瓜、番石榴、杨桃、枇杷等水果,还有明年就可以采摘的火龙果、蓝莓。而这些,本不属于北方。把众多热带水果迁到潍坊来种植,于泳颇费了一番心思。“都说农业没什么技术含量,但想把这些南方水果种好,还是有很多门道的。”于泳说,他的农业之路,除了靠体力,最主要的还是靠脑子。
初入农门
农场模式不红火 决定转型种苗木
  26日,记者来到水墨庄园,见到了庄园创办人于泳。说起当年建庄园的初衷,他说,三年前各地开始兴起土地流转,加上国家政策对农业的扶持,他就有了干农业的心思。2011年6月,于泳承包了200亩土地搞起了家庭农场。“当年现实版QQ农场很火,潍坊上规模的家庭农场有四五家,各家经营路子都差不多,就是将土地分割成小块包给市民,农场只管灌溉等。”于泳说。
  经营了两年后,“小菜园”并没有于泳想象中的红火,这催生了他第一次将庄园经营模式向绿化苗木转型的念头。“我觉得菜园是不适合大面积推广的,因为一般来说,城市年轻人对菜园的热情周期也就两年,能坚持下来的只有老人,地不能荒废了,种成粮食又不划算,我就考虑种绿化苗木,虽然苗木生长周期较长,但收入相对比较稳定。”于泳说。
  目前水墨庄园面积已经扩大到了500亩,只有50多亩是菜园模式,而这50多亩又被于泳分成了菜园区、采摘区。正在菜地里给菠菜拔草的吴女士说,她第一年种菜时,由于没有经验,根本无从下手,好在庄园里有农业技术人员,手把手地指导,她第一年才有收成。今年她已顺利种出豆角、茄子、菠菜等家常菜。“我家离这里不远,只要天好我就骑电动车过来,给菜除除草、施施肥,走时再捎点菜回去,家里三四天就不用再买菜。”吴女士说。
于泳的农业新思维
1
试种热带水果,打造核心竞争力
  按照于泳的规划,庄园里长期的收益靠绿化苗木,但苗木要有三至五年生长期,这期间只有投入,于泳负担不起,如何才能给庄园带来人气,带动庄园的采摘?梨、苹果、柿子等在我市很多地方都有种植,庄园要种这些东西根本没有优势,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种植这些水果很容易被模仿,没有竞争力。正在于泳苦思种什么好的时候,他去海南出差,见到了南方水果,就想能不能把南方水果挪到他的庄园。
  出差回来后,于泳专门找了一个大棚,用于南方水果试种。百香果、杨桃、番木瓜、芒果、番石榴、枇杷、柠檬、香蕉……凡是于泳觉得合适的,他都从南方花高价买来成年树苗,种在大棚里,“这里面有很多水果,很多人都在超市里见过,但是开什么花,怎么结果,多数人就不清楚了。”在于泳看来,正是因为没见过,市民才会有兴趣来,而且想要这些果树成活,成本也是很高的,别人想要照搬他的模式,没有一定的经济投入也是不可能的。
  “在整个潍坊,我这里应该是唯一一个有这么多热带水果的庄园。”说起这份“独一无二”,于泳一脸的自豪感。尤其是看到已开始结果的番木瓜、芒果、杨桃、番石榴,于泳对自己试种的结果还是相当满意的。“这个棚里的热带水果大约有十种,都是今年刚种的,这是它们在北方过的第一个冬天,如果能够平安过冬,应该就没问题了。”于泳说,只要试种成功,明年这些水果就可以让市民采摘了。
2
拒绝大规模种植,只供采摘
  不管是热带水果,还是12月上旬即将上市的草莓,于泳都拒绝大规模种植,也拒绝让果实走市场流通的路子。于泳告诉记者,现在物流这么发达,南方水果在超市里随处可见,庄园里的热带水果要是走市场流通路线的话,没有价格优势,但是走休闲采摘路线的话,倒是可以让市民来尝个鲜,长长见识。
  对于不走市场的路子,于泳心里有自己的盘算,等棚里的热带水果过完冬之后,他准备重新规划大棚内的水果布局,到时候大棚里从横向看就是一排芒果,一排枇杷,一排橘子,一排番石榴……就不会像现在这么杂乱了,而且以后热带水果的种类还会增加,但是每种水果的数量都会控制在几十棵左右。
  “等稳定了之后,后期我准备只种能够循环开花结果的热带水果,等到外面天寒地冻时,我这里还是百花盛开,硕果累累,那种场景光想想,就觉着有些‘醉了’。”对于这些热带水果的未来,于泳说他还有无数的设想。
  “今年草莓成熟期比去年提前二十几天,去年是12月下旬上市的,一直摘到4月份,入园费每人20元,进棚后随便吃,带走的话30元一斤,因为产量不多,必须提前预约,不预约摘不到。而有些冬天上市的草莓,市场价格也就十七八元一斤,走市场的话还得有人去摘,而且如果卖不完很容易烂,采摘的话因为上市早,价格贵,还把采摘的人工费省了。”于泳的“小算盘”这么一打,庄园既节省了开支,又增加了收入。
3
打好时间差,产品卖高价
  虽然于泳搞庄园时间不长,但一开始他就明白果实收获的节点能对价格有很大的影响,于是他的草莓就比露天的早了整整五个月,明年结果的蓝莓也比露天的早了两个月,套种的水果玉米,虽然晚于露天玉米,但还没有成熟,就已经被庄园的会员预订一空。
  “我的蓝莓棚只有七分地,结果不到1000斤,但每年4月份就可以上市,价格在400元/斤,5月份价格也要200元/斤,到了6月份才会降到100元/斤以下。按照平均价格150元/斤算,我摘600斤蓝莓,就有9万元的收入。6月下旬露天蓝莓上市时,价格仅80元/斤,产量再怎么高,效益也比不过我的。”于泳在田间算起这些经济账来,头头是道。
  虽然价格高,别人都以为于泳赚了大钱,但于泳说这四年他已累计投入800万元,至今没有回本,而且要想发展得好,投入还远远不止这些,好在于泳已找到了自己的经营路子。“从经济效益看,菜园属于短平快,当年就有收益,苗木是3到5年才有收益,属于中长期的,我现在就是用这些短平快来维持我的费用,支撑我的中长期,要不我500亩土地,光地租每年就60万元,再加上人工费,一年运转的费用不低于100万元,没有这些短平快,在苗木有收入之前,我就只有投入。相反有了这些当年就可见收益,就可以承担起庄园一多半的费用,甚至是维持庄园的费用开支。”于泳说。
4
不断摸索门道,搞设施农业
  在于泳500亩庄园里,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土地用于种植绿化苗木,苗木的稳定收入,也让于泳有时间有精力,对这50多亩农场进行细致打造。在热带水果的高温棚里,于泳还建立了自己的农家乐餐厅,里面只提供猪肉和鸡肉两种肉食,猪和鸡都是于泳自己养的,用的油也是于泳自己榨的,菜是自家菜地里拔的,“我这个餐厅,平时只从外面买盐、酱油、醋,别的都是我自己提供。”
  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农业的于泳,对这四年的庄园生活颇有感触,“以前别人都说种地没什么技术含量,但从盖棚到采取保温措施,再到水果栽培,我发现这里有很多门道。”为了学习这些门道,于泳也走了不少弯路,付出过一些代价,像高温棚里下端的排水沟,是大棚建好后他才想到的,改造时工人只能蹲着干活。设施农业要保温,也有很多措施,这个措施能提高2℃,那个方法能提高3℃,这样就减少了煤炭的使用。不管是种菜还是种水果“门道”还有很多,于泳说他还在学习。
  “我虽说是搞农业,但具体说是设施农业,本身投入的成本就高,一般人光看投入就已经退缩了,但要有人气,这些配套设施自然不能忽视,当然产品要有新意才能吸引市民来。”对于庄园的未来,于泳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打造休闲生态农业庄园,但是要想聚集更多人气,于泳说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文/图 本报记者 窦圆娜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