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N04版:安丘新闻·热线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民生
 
标题导航
吃了1745斤油条 迟迟不给钱
2014年10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吃了1745斤油条 迟迟不给钱



李福培夫妇联系不上欠款方,讨债无果
  每天清晨,走在大街小巷,经常能看见起早贪黑忙着炸油条、卖油条的商贩,对他们而言,只要卖的油条多,即使再累,他们也会笑靥如花。然而,已经卖了20多年油条的李福培拿着卖给潍坊市润康食品有限公司的1700多斤油条的收据,愁眉不展。这家公司已经欠着他油条钱一年多了,多次讨要无果。
起早贪黑炸油条
  近日,记者在安丘市一马路南段见到了正在炸油条、卖油条的李福培夫妇,据了解,他们夫妻两个已经炸了20多年的油条,可以说是安丘的老字号了。
  李福培拿出潍坊润康食品有限公司给他开具的多张油条收据条以及7月份剩余油条钱的欠条,激动地说:“去年说好的结清欠款,但到现在还是没有给钱,这可是我们老两口辛辛苦苦挣的血汗钱啊。”
  “平常卖油条是5元/斤,这家公司一次就买那么多油条,而且是连续两个月买,所以卖给他们的油条是按照4.5元/斤算的。”李福培回忆道,潍坊润康食品有限公司在去年7月份总共从他这里买了1745斤油条,总价是7852元,8月份买了1065斤油条,总价是4792.5元。“7月份只给了一半左右的油条钱,剩下的油条钱给打的欠条,8月份的油条钱一分钱也没有给。”李福培无奈道,潍坊润康食品有限公司总共还欠他7852.5元。

风雨无阻送油条
  李福培告诉记者,2013年7、8月份,潍坊润康食品有限公司每天都会从他这里订少则50斤、多则100多斤的油条。因为这些油条需要早上3、4点钟就要送到该公司,所以李福培夫妇一般晚上11点多就开始和面、醒面、炸油条。“炸油条比较麻烦,需要一根根的炸。”李福培算到,1斤油条差不多称18根,几十斤的油条差不多要忙活3个小时左右。早上3、4点钟的时候,李福培会准时骑着三轮车把刚炸好的油条送到位于市北区的潍坊润康食品有限公司。“每天我们那么早就开始忙活,就是害怕送货送晚了,耽误这家公司的员工吃饭。”李福培说道,为了给这家公司送饭,他是风雨无阻,还在送油条回来的路上出了几次车祸。
  “这些大客户的油条钱,一般都是一月一结。”李福培说道,在2012年的时候,他们也给潍坊润康食品有限公司送过油条,当时是一月一结算,很准时。就是出于这样的信任,在去年8月份的时候,该公司人员就说把7月份剩余的油条钱和8月份的油条钱一起给,绝对不会拖欠的,他毫不犹豫地相信了。

多次讨要油条钱
  从去年8月份到现在,李福培也不知道去要了多少次钱,打了多少个电话,对方一直说会给钱,但迟迟没有兑现诺言。
  “谁能想到这么大的公司会拖欠我们的油条钱啊。”李福培后悔道,卖油条挣的是辛苦钱,这7000多元差不多是他和老伴半年的收入,眼看着要不回来钱,他愁得是天天晚上睡不着觉。
  记者电话联系上了去年经常和李福培联系的潍坊润康食品有限公司的食堂工作人员都先生,在记者说明情况后,都先生回复道,去年公司确实是欠着李福培的油条钱,但具体多少钱,他也记不清了,并表示,他已经从该公司辞职不干了,至今,公司也还欠着他半年的工资,他现在也是有时间就去单位要工资,但也一直没有要回工资。“我只是在那打工,欠油条钱这个事情,我也无能为力。”都先生满怀歉意地说。
  随后,记者拨打该公司的办公室电话,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文/图 本报记者 刘国敏 实习生 宋树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