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峡山朱马村郭天河与孤寡老人王会英互相扶持宛如一家 把邻家老人当亲娘养,而且一养就是24年,这事让谁听来都会竖起大拇指赞声“不容易”。他,年轻时父母因病相继去世;她,无儿无女孤苦无依。为了照顾她,他和家人尽心尽力;为了回报他,她把他当儿子,把他的女儿当亲孙女疼爱。在峡山区太保庄街道朱马村,郭天河一家人和孤寡老人王会英的命运24年来紧紧相连。10月30日,记者来到朱马村,倾听了这个“不是儿子胜似儿子”的感人故事。 现场 喂老人吃完午饭 又去院里倒尿壶 在峡山区太保庄街道朱马村有一家天河饭店,饭店老板叫郭天河。提起郭天河,村里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原因不是天河饭店的业务比别家好,也不是郭天河赚钱比乡亲们多,而是他无偿照顾村里的孤寡老人王会英,一照顾就是24年。 10月30日,在天河酒店旁边的一处平房里,记者见到了年已94岁的孤寡老人王会英,只见满头白发的她躺在炕上,脸上布满深深的皱纹。见到屋里进来人,她颤颤巍巍地坐起来,嘴里含糊地说着几句话,声音小到很难听清她究竟在说些什么。 “这两年,大娘有些老年痴呆,说的话听上去跟乱吆喝似的,一般人听不懂。”郭天河端着一碗冲好的奶粉和肉火烧从外面走进来,这是到了午饭时间,他来给王会英送饭。 “大娘,今天中午吃肉火烧,你尝尝。”看着郭天河进来,王会英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赶紧从郭天河手里接过肉火烧,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慢点吃,别噎着。”郭天河说着,把手里的一碗奶粉端到王会英面前。老人伸手扶着碗,慢慢喝起了奶粉。 等王会英吃完午饭,郭天河收拾好餐具,把妻子前天给老人洗好的棉袄叠起来放在一旁,又把床上的尿壶拿到院子里倒掉尿,最后把屋里的卫生打扫了一遍,这些活他干起来很熟练。 “自从两年前大娘卧病在床不能下炕后,我跟老婆就一天三时过来送饭,给她稍微整理一下。”说这些话的时候郭天河的表情很自然。 “郭天河两口子跟王大娘就是一家人,王大娘没有子女,就把他当儿子,郭天河没有了母亲,就把王大娘当妈。他这份孝心,在我们村那可是美谈啊。”朱马村党支部书记郭文伟说,郭天河照顾王会英的行为,让谁看,都是儿子在侍奉自己的亲娘,根本想不到这两人没有血缘关系。 缘起 老人帮着看孩子 他管饭给零花钱 郭天河为什么会照顾没有血缘关系的王会英,而且一照顾就是24年? 王会英30多岁的时候丈夫就去世了,她一直没有再成家,也无儿无女。郭天河22岁时母亲病逝,24岁时父亲又离他而去,那一年,他的大女儿盈盈才刚出生不久。 1990年,郭天河夫妻俩在村里经营了一家小饭馆,每到中午饭点,饭馆里就忙不过来,年幼的女儿没人照看,王会英便义务当起了郭家的保姆,中午就把盈盈抱过去哄着,等郭天河夫妻俩忙完再送回来。一来二去,双方互相帮忙,盈盈直接认王会英当了“奶奶”。郭天河觉得欠王会英人情,又考虑到她已经70岁,无儿无女没有经济来源,就管她一天三顿饭,每个月还会给她些零花钱,没想到这一晃就持续了20多年。 “把一个原本跟自己没关系的孤寡老太太当妈养着,村里人看到后,有夸我仗义的,也有说我傻的,我都没在意。我跟大娘相处了这么多年,已经把他当成亲娘了。”郭天河说。 2012年12月的一天,郭天河给王会英送饭时发现她躺在炕上,叫了几声,也没回应。郭天河用手一摸老人额头,发现烫得厉害,于是赶紧喊来妻子把老人送到了村卫生室。医生诊断是患了流感,在卫生室挂吊瓶,一挂就是5天。每天早上,郭天河都会把老人送到卫生室,家里虽然忙不过来,他却坚持让妻子在病床前守着,老人有什么需要也能帮一下。 “记得当时天冷路难走,大娘中午不能回家吃饭,我就做好饭菜让孩子送过去。”郭天河说。 心疼 老人卧床已两年 身体一天差一天 王会英因病卧床前,体格还算硬朗,可自从2012年的那场病后,她生活无法自理,饮食起居都落在了郭天河和妻子身上。“大娘吃喝拉撒都在炕上,每天除了送饭、洗衣服、晒被子外,还要端屎端尿,天气好的时候我们要把她抱出来晒太阳。”郭天河说。 随着年龄的增长,王会英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待在炕上的时间也越来越多。有一次,郭天河给王会英送饭时,发现老人已经起不来了。之后的一个星期,郭天河没怎么吃下饭,这个农家汉子打心眼里心疼王会英。 就如王会英24年前帮郭天河照顾嗷嗷待哺的女儿一样,王会英在床上拉了、尿了,他和妻子总是及时地帮她倒屎倒尿、换洗衣服和铺盖。夏天天热,郭天河一天去王会英的屋里好几趟,帮她开关风扇;冬天天冷,他送去电暖风,还给王会英烧炕。 最让郭天河难过的是,90多岁的王会英患上了老年痴呆。这两年,她几乎都认不出郭天河了,吃饭、喝水也得有人看着。 “王大娘老家还有个侄子,今年70多岁了,基本一年来看她一次。今年夏天来过一次,当时我们不知道他来给大娘放下了一个西瓜和一袋葡萄。大娘神志不清醒,炕上有多少就吃多少,结果,等我媳妇去送饭时,发现她拉尿了一床,衣服、被褥都脏了,墙上也抹得到处是。”郭天河说,妻子一个人忙不过来,赶紧回家叫他一起给老人换衣服、被褥、擦墙,忙活了半天。 “这么多年,她就像我的亲娘一样,这些都是子女应该做的,只是看见她这样,我心里难受啊。”说到这,郭天河低下了头。 ◎情谊 没有老人搂着 闺女都不睡觉 郭天河把王会英老人当亲娘养,这些年,老人也一直把他当儿子,把他的闺女当自己的亲孙女一般照顾。 “我闺女一出生就由王大娘照看,饿了喂奶,哭了哄着,这些事王大娘做得比我们俩都多,闺女就跟她亲。”郭天河说,在闺女盈盈还在襁褓中的时候,王会英就把她当亲孙女一样宠着,甚至没有王会英搂着,闺女都不睡觉。 郭天河回忆说,闺女上幼儿园后,王会英老人还时常帮他们接送。后来上了小学、初中,闺女懂事了,就更加依赖王会英,一放学便跑到奶奶家去吃饭,到睡觉时才恋恋不舍地回家。更多时候,王会英会到郭天河家,跟他们一起吃饭。 “每当冬天天冷的时候,她总会提醒我们一家人多加衣服,如果我们一家人外出,也会把钥匙直接给她,她就很高兴地帮我们守着家。”20多年来,王会英俨然成了郭天河家的一员。 现在,尽管24岁的盈盈已经在青岛黄岛工作并且成了家,可她还是经常打电话给爸妈询问奶奶的近况,怕爸妈太忙顾不上照顾奶奶。每次回到家,盈盈也是放下行李便到奶奶那,为她擦脸、梳洗、按摩。在她心里,王会英像亲奶奶一样把她一把屎一把尿地带大,奶奶是她内心深处最柔软的牵挂。 “家里有个老人是福啊。”虽然现在的王会英老人已经神志不清,甚至已经认不出郭天河和盈盈的模样了,但每次他们一来,老人还是紧握着他们的手,仿佛抓紧了幸福。 文/图 本报记者 贾慧 李廷辉 本报通讯员 赵学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