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红莉 我又看到了莫言老家的那座石桥。莫言刚一获奖,我们就成群结队去瞻仰了一圈,老乡获奖,作为潍坊人脸上有光呢。在那儿还碰上了几拨外地人,大家也许都是想见识下怎样的地灵会出这么个人杰。当年巩俐版的《红高粱》多么惊艳啊,谁都没想到去看看外景,可见诺贝尔奖的确比金熊奖牛。高密只去过这一次,说实话有点失望,没什么景,连高粱也没有,只有个石桥。 获了诺奖怎么能不拍电视剧?选择拍《红高粱》不但是站在巨人莫言的肩膀上,而且同时站在老谋子肩膀上,收视率想低都不可能,要不怎么不拍《檀香刑》?《红高粱》省劲又讨好。前两天电视剧开播,周围的人都兴冲冲地说,咱老家的人写咱老家的事演咱老家的景嘛,必须得捧场。看过两集,也就那样。周迅还是《橘子红了》里的周迅,朱亚文还是《闯关东》里的朱亚文,只是比以前老了,仗着演技好,不算太难看。此时,老谋子正在家里享受着天伦之乐,28个春秋冬夏一笑而过。大家都在拿巩俐电影版的九儿和周迅版九儿相比,本人认为,纵观巩俐塑造的各种角色,演技真的越来越乏善可陈,但是当年她的九儿,那叫一个横空出世,不入流俗,青春的小火苗噼啪作响,就像燃烧的高粱。今天周迅的九儿则完全在意料之中,打一亮相就勇敢、镇定、智慧、坚韧,说是《大宅门》里的二奶奶也不为过,真不像是从高密穷乡僻壤里破落小户人家走出来的孩子。 好吧,这么说高密会不乐意了。咱潍县也不大,听上辈人如数家珍的那些大街、宅子和手艺都不见了,想象不出当年的“小苏州”如何繁华,就是借着《红高粱》把潍坊宣传出去,游客来了也没地儿寻古去。所以,还是让剧中的大户人家,看病求学都上青岛,产业都置在青岛吧。 高密现在命名为青纱桥的小石桥不必去看了,那片高粱地拍完戏也就不见了。莫言不是张贤亮,他不会造个东北乡影视基地,这点我们深信不疑。作为老乡,为此再一次向莫言致敬。
|
|